鄂溫克族敖包文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77730
- 條形碼:9787542677730 ; 978-7-5426-7773-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鄂溫克族敖包文化研究 本書特色
《北冰洋研究》是由聊城大學北冰洋研究中心主辦的一份關于北冰洋研究的學術刊物。
鄂溫克族敖包文化研究 內容簡介
敖包作為整個東北亞民諸民族民間信仰的重要部分,以其獨特祭祀儀式作為古老的文化傳統而廣泛的存在于各民族之中。本書以鄂溫克族敖包文化為研究對象,從森林到草原,通過對敖包的起源,發展脈絡,敖包的類型、祭祀儀式和民間文學等方面,總結出敖包是多元文化融合的有機體。敖包作為諸多信仰文化的復合體,發揮了宗教鏈接世俗的紐帶作用。敖包文化及其儀式對鄂溫克族內部的文化認同和族群內部的凝聚力,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者通過十年田野調查,重點描述在鄂溫克族社會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薩滿敖包、 家族敖包、官祭敖包的立祀和祭祀儀式的過程。深入的分析了在社會發展過程中,鄂溫克族敖包文化的社會文化價值,以及時代背景下鄂溫克族敖包文化的變遷與重構的意義。*后,總結敖包傳說與祭祀儀式作為鄂溫克族生存策略或是家庭策略,對族群內部構擬族群歷史和維護游牧社會平衡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鄂溫克族敖包文化研究 目錄
引論
一、問題的提出與研究意義
二、中外學術研究回顧
三、研究的方法與田野工作
四、相關概念闡釋
(一)白納恰
(二)敖包樹
(三)仙登
(四)敖包文化圈
**章 鄂溫克族敖包祭祀的起源及類型研究
**節 鄂溫克族概況及核心田野點介紹
一、鄂溫克族起源及其分布情況
二、核心田野點鄂溫克族自治旗概況
第二節 鄂溫克族敖包祭祀的起源
一、敖包起源的相關傳說
二、鄂溫克族敖包祭祀與自然環境
三、鄂溫克族敖包祭祀與社會環境
第三節 鄂溫克族敖包的類型
一、民祭敖包
二、官祭敖包
小結
第二章 鄂溫克族敖包祭祀儀式研究
**節 鄂溫克族敖包立祀儀式過程
一、選址與日期
二、立祀人
三、立祀材料準備
四、祭祀時間的選擇
五、牲祭
六、鄂溫克族敖包的結構
第二節 鄂溫克族敖包的祭祀儀式
一、民祭敖包的祭祀儀式
二、官祭敖包的祭祀儀式
三、仙登敖包祭祀儀式研究
祭祀敖包日期與邀請的薩滿
第三節 敖包祭祀后的活動
一、傳統競技賽事
二、娛樂表演
三、商業活動
小結
第三章 鄂溫克族敖包祭祀儀式的口傳文學研究
**節 鄂溫克族敖包祭祀儀式中的口傳文學研究
一、鄂溫克族敖包祭祀相關口傳文學范式
二、鄂溫克族敖包祭祀相關口傳文學母題
三、敖包祭祀口傳文學的演變特征
第二節 鄂溫克族敖包祭祀文化的口傳文學特點
一、敖包祭祀文化與口傳文學的地域性
二、敖包祭祀文化與口傳文學的部落性
三、敖包祭祀文化與口傳文學的家族性
四、敖包祭祀與口傳文學的神圣性
第三節 鄂溫克族敖包祭祀文化及口傳文學的功能
一、教育與歷史記憶功能
二、行政與地標功能
三、傳承民族文化功能
四、民族團結與交流功能
五、經濟交往功能
小結
第四章 鄂溫克族敖包祭祀文化的跨文化比較研究
**節 鄂溫克族敖包祭祀儀式中的宗教要素
一、鄂溫克族敖包祭祀文化與薩滿教文化
二、鄂溫克族敖包文化與藏傳佛教文化
三、鄂溫克族敖包文化與滿漢民間信仰比較
第二節 鄂溫克族敖包祭祀文化的借鑒交融
一、鄂溫克族與蒙古族敖包祭祀文化的比較
二、鄂溫克族與達斡爾族敖包祭祀文化的比較
三、鄂溫克族與鄂倫春族敖包文化的比較
四、鄂溫克族敖包文化的跨界比較
第三節 鄂溫克族敖包祭祀文化的變化與重構
一、現代化與鄂溫克族敖包祭祀文化的變化
二、世俗化與鄂溫克族敖包祭祀文化的變遷
三、鄂溫克族敖包祭祀文化重構的因素
四、鄂溫克族敖包祭祀文化重構的意義
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 鄂溫克族敖包及仙登名錄表
附錄二 鄂溫克族仙登統計表
附錄三 內蒙古知名敖包名單
附錄四 伊敏蘇木吉登獵民嘎查那達慕日程表
附錄五 鄂溫克族自治旗巴彥呼碩敖包文明祭祀注意事項
附錄六 鄂溫克族自治旗巴彥托海鎮敖包傳說統計
附錄七 民間文化人——德勒格爾扎布訪談報告
附錄八 莫吉格仙登敖包達——敖斯爾訪談報告
附錄九 薩滿信仰調查訪談——烏蘭塔娜訪談報告
附錄十 薩滿及敖包信仰調查——薩仁花爾訪談節選
附錄十一 翁根琪琪格——關于薩滿信仰的訪談
附錄十二 阿拉坦德力格爾薩滿的個人筆記整理
附錄十三 索倫鄂溫克族格根薩滿個人筆記整理
展開全部
鄂溫克族敖包文化研究 作者簡介
曲楓,聊城大學北冰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分別于吉林大學獲歷史學學士學位,于荷蘭萊頓大學獲考古學碩士學位,于美國阿拉斯加大學獲人類學博士學位。研究方向包括北極考古學和民族志學、北極環境史、宗教人類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