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技術(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637165
- 條形碼:9787302637165 ; 978-7-302-63716-5
- 裝幀:6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教育技術(第二版) 本書特色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遵循教育的規律和特點,以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為重點,體現以下原則:理論與實踐并重;反映當代科學技術的新動向;注重反映國內外現代教育技術領域的新研究成果;適應信息技術教育的需求。本書可供高校、成人教育學校相關專業的教師和學生、教育碩士和中學教師繼續教育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作為各類中等專業學校教師、教研工作者的培訓班教材,同時也適合作為教育技術工作者的參考用書。
本書在**版的基礎上修訂,旨在反映當代科學技術的新動向;注重反映國內外現代教育技術領域的新研究成果;適應信息技術教育的需求。
現代教育技術(第二版) 內容簡介
本書在**版的基礎上按照教育技術學科的基礎理論、教學資源開發與利用、教學設計三個部分展開,內容共七章: 教育技術概述、常規媒體的教學應用、現代教學環境、數字化教學資源的獲取與利用、多媒體課件的開發、教學設計、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本書基礎理論部分主要介紹教育技術學科的基本理論,包括概念、內涵、發展歷程、媒體理論及本學科理論基礎;教學資源開發與利用部分講解各類教學媒體的基本原理、使用及軟件的制作;教學設計部分主要包括概念、前期分析、目標、教學環境的設置、策略和評價,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介紹,整合的概念、原則、方法及現階段整合的模式等。
本書可作為高等師范院校現代教育技術課程教材,也可作為各類中等專業學校教師、教研工作者的培訓教材,還可作為廣大教育技術工作者的參考用書。
現代教育技術(第二版) 目錄
目錄
**章教育技術概述1
**節教育技術的概念2
一、 AECT'94定義概述2
二、 AECT'05定義概述5
三、 我國的教育技術定義6
四、 現代教育技術概述8
五、 現代教育技術的特征和作用10
第二節現代教育技術的產生與發展12
一、 人類教育史上的四次革命12
二、 現代教育技術產生和發展的原因13
三、 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歷程13
四、 現代教育技術理論的新進展19
第三節現代教育技術的理論基礎24
一、 學習理論24
二、 教學理論27
三、 視聽教育理論30
四、 傳播理論31
五、 系統科學理論37
復習思考題39
第二章常規媒體的教學應用40
**節教學媒體概述40
一、 教學媒體的分類40
二、 教學媒體的特性41
三、 教學媒體的作用42
第二節視覺媒體43
一、 幻燈機與投影儀43
二、 照相機與數碼相機44
三、 手機51
四、 視頻展示臺與多媒體投影機54
五、 掃描儀與電子白板57
第三節聽覺媒體62
一、 擴音設備62
二、 錄放及調音設備66
第四節視聽覺媒體67
一、 電視機67
二、 攝像機70
三、 影碟機72
復習思考題73
第三章現代教學環境74
**節多媒體教學系統與多媒體教室74
一、 多媒體的概念及特點74
二、 多媒體教室79
第二節網絡教學機房83
一、 網絡教學機房的基本功能83
二、 網絡教學機房的組成83
三、 網絡教學機房的軟件維護、使用和管理84
第三節微格教學系統87
一、 微格教學概述87
二、 微格教學系統的構成88
三、 微格教學系統的功能89
四、 數字化微格教學系統90
第四節校園計算機網絡與數字化圖書館91
一、 校園網概述91
二、 校園網的功能模塊92
三、 校園網的設計原則93
四、 校園網的建設方案94
五、 數字化圖書館及其教學應用94
第五節慕課簡介97
一、 認識慕課97
二、 慕課的本質內涵98
三、 慕課的特點99
四、 慕課的分類102
五、 慕課與傳統教學的區別103
六、 慕課在我國當下教學中的應用104
七、 智慧樹105
復習思考題108
第四章數字化教學資源的獲取與利用109
**節數字化教學資源概述109
一、 數字化教學資源的開發109
二、 數字化教學資源的管理111
第二節數字圖形圖像的獲取與利用113
一、 圖像基礎知識113
二、 數字圖像的獲取116
三、 數字圖像的編輯處理117
四、 Photoshop軟件與圖像的編輯處理117
第三節數字音頻的獲取與利用125
一、 數字音頻基礎知識125
二、 聲音素材的獲取126
三、 聲音文件的簡單編輯128
四、 Cool Edit Pro專業音頻編輯軟件129
第四節數字視頻的獲取與利用131
一、 數字視頻基礎知識131
二、 常見的數字視頻文件格式及其特點132
三、 數字視頻的獲取方法133
四、 視頻素材的制作與編輯134
復習思考題148
第五章多媒體課件的開發149
**節多媒體課件概述149
一、 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149
二、 多媒體課件152
第二節多媒體課件的設計與制作步驟154
一、 多媒體課件設計的基本原則154
二、 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步驟156
第三節多媒體應用軟件160
一、 多媒體應用軟件簡介160
二、 PowerPoint在課件制作中的應用164
第四節微課與虛擬現實技術概述175
一、 微課的發展175
二、 微課的特點176
三、 微課的特征177
四、 微課的分類177
五、 微課的作用179
六、 微課的意義和價值180
七、 虛擬現實技術的教學應用181
復習思考題184
第六章教學設計185
**節教學設計概述185
一、 教學設計的定義185
二、 教學設計過程的模式187
第二節教學設計的前期分析190
一、 學習需要分析190
二、 學生特征分析191
三、 學習內容分析193
第三節學習情境和環境的創設195
一、 情境的主要形式196
二、 學習環境設計197
第四節闡明教學目標198
一、 闡明教學目標的意義及教學目標的分類198
二、 學習目標的編寫方法199
第五節教學策略設計202
一、 制定教學策略的依據202
二、 教學順序的確定203
三、 教學方法205
四、 教學組織形式205
五、 教學媒體選擇206
第六節教學方案編寫207
一、 文本式教學方案207
二、 表格式教學方案208
三、 流程圖式教學方案209
第七節學習評價210
一、 學習評價的原則211
二、 學習評價標準對學生的影響211
三、 學習評價的分類212
四、 學習評價的方法213
復習思考題216
第七章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217
**節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概述217
一、 信息技術教育應用發展概況217
二、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218
三、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內涵219
第二節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施222
一、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層次222
二、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基本原則223
三、 探索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途徑與方法225
四、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現實意義227
第三節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228
一、 教學模式及相關概念228
二、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過程中的教學模式分類230
三、 傳遞—接受教學模式231
四、 探究性教學模式234
五、 研究性學習教學模式238
六、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243
復習思考題249
參考文獻251
展開全部
現代教育技術(第二版) 作者簡介
姜忠元 男 佳木斯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從事教學工作30多年,獲得黑龍江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一項,主編教材多部,發表論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