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未來產業發展――全球模式與中國路徑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457999
- 條形碼:9787121457999 ; 978-7-121-45799-9
- 裝幀:平塑勒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未來產業發展――全球模式與中國路徑 本書特色
本書聚焦未來產業,從概念內涵和重要特征、發展趨勢、發展模式、產業成長性等維度展開深度剖析。站在當前的視角,梳理了主要國家布局發展未來產業的戰略舉措和經驗;站在歷史的視角,系統歸納了歷史上"未來產業”的六大類發展模式;站在未來的視角,創新設計了未來產業成長性象限評價模型和指標體;*后以我國未來產業的發展為落腳點,結合我國實際和國外先進做法,提出了支撐我國未來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建議。 本書系統研究了未來產業概念內涵、重要特征和發展趨勢,并展開深度剖析。站在當前的視角,梳理了主要國家布局發展未來產業的戰略舉措和經驗;站在歷史的視角,系統歸納了歷史上"未來產業”的六大類發展模式;站在未來的視角,創新設計了未來產業成長性象限評價模型和指標體系;*后提出了支撐我國未來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建議。既可以作為普通讀者認識和了解未來產業的科普讀物,又可以為研究機構開展未來產業發展研究提供理論參考。
未來產業發展――全球模式與中國路徑 內容簡介
本書聚焦未來產業,從概念內涵和重要特征、發展趨勢、發展模式、產業成長性等維度展開深度剖析。站在當前的視角,梳理了主要國家布局發展未來產業的戰略舉措和經驗;站在歷史的視角,系統歸納了歷史上"未來產業”的六大類發展模式;站在未來的視角,創新設計了未來產業成長性象限評價模型和指標體;*后以我國未來產業的發展為落腳點,結合我國實際和國外優選做法,提出了支撐我國未來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建議。未來產業尚處于萌芽期,國內外權威機構和學者對于未來產業的概念和范圍界定尚未達成一致,本書系統研究了未來產業概念內涵、重要特征和發展趨勢,并展開深度剖析。站在當前的視角,梳理了主要國家布局發展未來產業的戰略舉措和經驗;站在歷史的視角,系統歸納了歷史上"未來產業”的六大類發展模式;站在未來的視角,創新設計了未來產業成長性象限評價模型和指標體系;*后提出了支撐我國未來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建議。既可以作為普通讀者認識和了解未來產業的科普讀物,又可以為研究機構開展未來產業發展研究提供理論參考。
未來產業發展――全球模式與中國路徑 目錄
一、未來產業的內涵及特征/2
二、全球未來產業的發展動向及演進趨勢/6
三、發展未來產業的重要意義/13
第二章 站在現在看未來:主要國家推動未來產業發展的戰略舉措/17
一、美國/18
二、德國/23
三、法國/27
四、日本/30
五、韓國/35
第三章 站在過去看未來:全球未來產業發展模式分析/39
一、未來產業發展模式探討/40
二、政府主導資源配置的發展模式/49
三、市場主導資源配置的發展模式/53
四、政產學研聯合發展模式/62
五、產業集群式發展模式/72
六、軍民融合發展模式/79
第四章 站在未來看未來:未來產業成長性評估分析/89
一、理論基礎/90
二、未來產業成長性評估/95
第五章 我國未來產業發展現狀及面臨的形勢/106
一、發展現狀/107
二、面臨的形勢/119
第六章 多管齊下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未來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125
一、強引領,強化國家層面頂層設計和整體統籌/126
二、強生態,構建多元參與、集聚共生的產業環境/128
三、強要素,建立與未來產業發展相適應的要素供給體系/130
四、強示范,以應用示范驅動技術和產業化升級/131
五、強人才,完善未來產業人才“引培用評”體系/133
六、強合作,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創新體系/134
附錄A 未來產業成長性象限評估相關表格/137
未來產業發展――全球模式與中國路徑 作者簡介
彭健,畢業于北京交通大學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工學博士,副研究員,現任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無線電管理研究所副所長,中國通信學會無線電應用與管理專委會委員。主要從事未來產業、無線電管理政策法規及ICT產業的研究,對5G/6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衛星互聯網、量子信息等前沿技術及未來產業生態有著較深的認識和趨勢性把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莉莉和章魚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唐代進士錄
- >
二體千字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