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藝術中的魚和文明史 (彩圖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15244
- 條形碼:9787100215244 ; 978-7-100-21524-4
- 裝幀:10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藝術中的魚和文明史 (彩圖版) 本書特色
一場色彩斑斕的魚類藝術巡禮,透視魚類之于歷史、文化與人類的豐富意義。 從古埃及墓穴的壁畫,到荷蘭與佛蘭德斯大師的靜物畫與英美藝術家筆下的河邊垂釣場景……英國知名藝術史家帶你展開一場魚類藝術巡禮,透視魚類之于歷史、文化與人類的豐富意義。 英國知名藝術史家帶你展開一場色彩斑斕的魚類藝術巡禮幽邃的深海,寧靜的河岸,熙攘的魚市,餐桌上的盛宴…… 鱈魚戰爭的遺產,港口的興衰,捕魚的倫理,鹽業的發展…… 近200幅世界各地博物館的館藏畫作,靈動曉暢的文字透視魚類之于歷史、文化與人類的豐富意義1. 以魚類藝術的發展串聯起豐富的社會與歷史意涵魚類對歐洲的社會史產生了深遠影響。政治上,比如形成了漢薩同盟以及英國與冰島間的冷戰;經濟上,建立了低地國家的財富基礎;宗教上,羅馬天主教會關于“大齋節”和星期五不吃肉的法令引發了人們對魚的大量需求。從商業角度而言,冰、鹽對魚類市場有一定的影響,干燥、腌漬、煙熏以及浸酸的技術亦同。蒸汽船和鐵路的作用,以及冷藏和罐裝技術,也是將新鮮的魚帶到餐桌上的故事中的一部分。本書通過魚類繪畫透視魚類之于歷史、文化與人類的豐富意義。 2. 從深海到河岸,通過不同種類的魚類繪畫,呈現不斷變化的時尚需求淡水魚類和海洋魚類的繪畫歷史是不同的。歐洲大陸魚類繪畫的常見題材是人們駕著小船遠渡重洋,把捕獲的獵物帶回家,登陸海灘并在那里出售,或者前往市場。而英國人在19世紀和20世紀則幾乎只畫淡水魚,因為垂釣在英國成為一種運動,同時也是捕獲食物的方式。一些魚類繪畫的面世,也讓垂釣運動變得無比重要和流行。20世紀后半葉,深海潛水成為可能。美國藝術家創造了一些令人難忘的龐大的獵物魚以及海釣的場景。 3. 豐富有趣的細節,讓你了解魚類與文化史上的冷知識? * 一些種類的魚會改變顏色。縱帶羊魚在白天是紅棕色的,但是到了夜晚,身體上的條紋就會變成大理石紋樣。在死亡之前,它的顏色是*鮮艷的。羅馬人將活體標本拿到桌子上,觀察它們死亡時不斷變化的絢麗色彩。 ? * 人們早就知道鱈魚的肝油可以用來做蠟燭,然而人們花了很長時間才發現這種油有藥用價值。1815年,有哥薩克人偶然吃了一些蠟油,而后發現它們對健康有益。這種油是在大約85℃的溫度下壓榨新鮮的鱈魚肝得到的,其中富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D。 * 在中世紀的威尼斯,根據法律規定,魚販的攤位每天都要接受檢查,任何不新鮮的魚都要被搬走并銷毀。賣魚的人不允許在魚身上灑水以保持魚的涼爽或使魚變新鮮。但他們找到了一種繞過這條特殊法律規定的方法。兩個魚販會發生爭吵,爭吵隨即會引發格斗,一個會被另一個打倒在地,這時,旁觀者就會提著水桶,把水澆在倒地的魚販身上,同時也會順便把水灑在魚身上。這是一個至少存在了1000年的詭計。
藝術中的魚和文明史 (彩圖版) 內容簡介
從古埃及墓穴的壁畫,到荷蘭與佛蘭德斯大師筆下斑斕的魚鱗和五彩的龍蝦,以及英美藝術家筆下的河邊垂釣場景,幾千年來,魚類一直是藝術家們靈感的來源。克莉絲蒂娜·E. 杰克遜在本書中,以新穎的視角審視了藝術中的魚我們帶來的社會與文化遺產。通過研究公元前2000年至今的繪畫作品,作者勾勒出了魚在藝術中的表現形式的演變,并探討了吸引藝術家的諸多社會和歷史議題,包括關于何時吃魚的宗教法令、鱈魚戰爭的遺產、特定港口的興衰、捕魚的倫理,以及罐頭業與鹽業的發展。書中收錄了200余幅不同國家的藝術家所創作的色彩斑斕、美麗動人的魚類畫作,以期滿足藝術批評家的要求,也為淡水魚垂釣者和海上漁夫帶來樂趣。
藝術中的魚和文明史 (彩圖版) 目錄
藝術中的魚和文明史 (彩圖版) 作者簡介
克里斯蒂娜·E.杰克遜,倫敦林奈學會研究員、英國博物史學會委員。著有《鳥類蝕刻:插圖畫家和他們的書,1655—1855年》《薩拉·斯通:來自新世界的自然珍品》《世界上偉大的鳥類畫》《威廉·賈丁爵士:研究自然史的一生》等。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史學評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山海經
- >
煙與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