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遂昌昆曲十番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1404891
- 條形碼:9787551404891 ; 978-7-5514-0489-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遂昌昆曲十番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括: 遂昌昆曲十番概述、遂昌昆曲十番的曲牌與曲譜、遂昌昆曲十番的、遂昌昆曲十番的傳承與保護。遂昌昆曲十番在江南十番中頗為特殊, 它直接源于“正昆”, 并吸收了“京昆”的內容, 形成自己的, 曲目多為昆曲曲牌, 尤其以湯顯祖“四夢”為主, 除了器樂演奏外, 還有人聲伴唱。根據樂器組合, 有以管弦樂為主的“文十番”和以管弦樂、打擊樂組合演奏的“武十番”, “文十番”幽雅動聽, “武十番”則格調粗放、節奏明快。
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遂昌昆曲十番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遂昌昆曲十番 前言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歷史文明的寶貴記憶,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顯著標識,也是人民群眾非凡創造力的重要結晶。保護和傳承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建設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實現人類文明延續具有重要意義。
浙江作為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人杰地靈,人文薈萃,創造了璀璨的歷史文化,既有珍貴的物質文化遺產,也有同樣值得珍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她們博大精深,豐富多彩,形式多樣,蔚為壯觀,千來薪火相傳,生生不息。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浙江源遠流長的優秀歷史文化的積淀,是浙江人民引以自豪的寶貴文化財富,彰顯了浙江地域文化、精神內涵和道德傳統,在中華優秀歷史文明中熠熠生輝。
人民創造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屬于人民。為傳承我們的文化血脈,維護共有的精神家園,造福子孫后代,我們有責一步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不僅是一種文化自覺,是對人民文化創造者的尊重,更是我們必須擔當和完成好的歷史使命。對我省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項目一項一冊,編纂“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就是履行保護傳承使命的具體實在當代,惠及后世,有利于群眾了解過去,以史為鑒,對優秀傳統文化更加自珍、自愛、自覺;有利于我們面向未來,砥礪勇氣,以自強不息的精神,加快富民強省的步伐。
的十七屆六指出,要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文化基本元素,抓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共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這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們要按照“保護為主、搶救、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繼續推動浙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與社會各方共同努力,傳承好、弘揚好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浙江文化軟實力、推動浙江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出貢獻!
(本序是夏寶任浙江省人民政府省長時所作)
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遂昌昆曲十番 目錄
序言
遂昌昆曲十番概述
[壹]昆曲十番的產生地——遂昌
[貳]遂昌昆曲十番探源
[叁]遂昌民間昆曲活動概況
遂昌昆曲十番的曲牌與曲譜
[壹]遂昌昆曲十番曲牌
[貳]遂昌昆曲十番曲譜
遂昌昆曲十番的
[壹]遂昌昆曲十番的樂器
[貳]文十番與武十番
[叁]遂昌昆曲十番與民俗
遂昌昆曲十番的傳承與保護
[壹]傳承譜系
[貳]傳演
[叁]保護情況
后記
主要參考書目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
- >
莉莉和章魚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