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跨文化交際概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59244
- 條形碼:9787100059244 ; 978-7-100-05924-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跨文化交際概論 本書特色
《商務館對外漢語專業本科系列教材:跨文化交際概論》依據對外漢語專業(本科)的教學目的和課程設置的實際需要編寫,是跨文化交際通論性教材。教材以對外漢語專業本科生為主要對象,也可供中文系、外語系本科生及相關的研究生和教師參考。
《商務館對外漢語專業本科系列教材:跨文化交際概論》力避與外語專業同類教材的重復,努力出新,突出對外漢語專業的特點,體現出學術性、實用性和原創性。在對跨文化交際的基本概念等進行界定后,全書從文化背景與跨文化交際、社會環境與跨文化交際、規范系統與文化過濾、跨文化語用對比分析、跨文化語篇對比分析、非言語行為差異與跨文化交際、性別差異和性別歧視與跨文化交際等角度進行闡述。教材吸取當前外語學界“跨文化交際”研究的成果,適應對外漢語專業的特點和需要,創建了不同于外語專業“跨文化交際”教材的框架。教材編寫遵循以下基本原則:適當地淡化純理論的探討,重在實際案例的分析;弱化對西方文化的系統介紹,強化中國文化的闡述;在分析傳統文化差異的基礎上,盡可能多地分析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所產生的文化變異現象;轉變立足“翻譯”的思路,著眼于現時的口語交際。
跨文化交際概論 內容簡介
本教材依據對外漢語專業(本科)的教學目的和課程設置的實際需要編寫,是跨文化交際通論性教材。教材以對外漢語專業本科生為主要對象,也可供中文系、外語系本科生及相關的研究生和教師參考。全書從文化背景與跨文化交際、社會環境與跨文化交際、規范系統與文化過濾、跨文化語用對比分析、跨文化語篇對比分析、非語言行為差異與跨文化交際、性別差異和性別歧視與跨文化交際等角度進行了闡述。
跨文化交際概論 目錄
節 文化、交際和語言
一 關于文化的概念
二 關于交際的概念
三 關于語言的概念
第二節 跨文化交際
一 跨文化交際的概念及學科背景
二 跨文化交際研究的時代必要性
第二章 文化背景與跨文化交際
節 文化因素與跨文化交際
一 價值觀念
二 民族性格
三 自然環境
第二節 心理因素與跨文化交際
一 思維方式
二 民族中心主義
三 心理環境
第三章 社會環境與跨文化交際
節 角色關系與跨文化交際
一 角色概念
二 角色關系
三 角色關系的變量
第二節 人際關系與跨文化交際
一人際關系及其制約因素
二 人際關系的文化對比分析
三 人際關系取向及其類型
第四章 規范系統與文化過濾
節 行為與規范系統
一 關于規范和規則
二 規范和規則系統
三 規范系統的文化沖突
第二節 代碼與文化過濾
一 文化過濾及代碼系統
二 明指意義和暗涵意義
三 句法意義和認知意義
第五章 跨文化語用對比分析
節 語言使用的文化差異
一 社會語言差異
二 合作原則及其文化差異
三 禮貌原則及其文化差異
第二節 言語行為的文化差異
一 言語行為理論
二語言表達的間接性
三 言語行為的文化差異分析
第六章 跨文化語篇對比分析
節 跨文化語篇差異的相關研究
一 語篇及其相關概念
二 語篇的文化差異研究
三 語篇差異與語境因素
第二節 語篇結構差異的對比分析
一 漢語和英語的語篇結構差異
二 語篇結構差異的相對性
第七章 非言語行為差異與跨文化交際
節 非言語行為的類型與功能
一 非言語行為的類型
二 非言語行為的功能
第二節 非言語行為的文化差異
一 身姿語的文化差異
二 手勢語的文化差異
三 表情語的文化差異
四 體距語的文化差異
第八章 性別差異、性別歧視與跨文化交際
節 性別差異及跨性別交際
一 性別文化與性別角色
二 性別差異與交際規范
三 跨性別交際的文化沖突
第二節 性別歧視與跨文化交際
一 女權運動與語言性別歧視研究
二 性別歧視現象在語言中的表現
三 語言性別歧視與跨文化交際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朝聞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