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地獄的熔爐:沖繩島戰役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5576467
- 條形碼:9787545576467 ; 978-7-5455-7646-7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地獄的熔爐:沖繩島戰役 本書特色
沖繩島戰役是戰后琉球歷史的起點, 戰爭對于島民來說, 遠不能被界定為記憶, 在當代琉球的表面之下, 其恐怖的往事歷歷在目, 構成了琉球思考現在和未來的源泉。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員 陳靜靜 ★沖繩人是日本人?了解二戰,應該了解沖繩的苦難 沖繩自古屬中國的藩邦,1879年為日本所吞。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日本成為軸心國,沖繩人民卻陷入身份的迷茫:究竟為何而戰?1945年,沖繩島成為日本發生地面戰爭的地方,當地島民則成為被侮辱與被舍棄的一方。 ★一部講述沖繩島戰役的全景式史詩 沖繩島戰役是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血腥的戰斗,丘吉爾稱其為“戰爭史中激烈著名的戰役之一”。本書以細膩的筆法記錄了戰役每一天的各方行動,回顧了每條戰線的前進、后退、反復拉鋸,解密了戰況推動了原子彈的試驗和終投擲,史實般呈現了太平洋戰場終戰之役的全過程。 ★一部基于大量檔案回憶的真實戰場記錄 作者前往歐洲、北美洲、亞洲,獲取了軍方、檔案館、博物館的大量一手檔案。書中也引用了大量參戰士兵的日記、書信、回憶錄,展現了目擊者生動的描述。史詩般的戰役很難講述,因為地形太廣,參戰人數太多;但在本書中,防線隨著敘事慢慢瓦解,有經驗的戰士也可能隨時中彈,真實的戰場令人瞠目結舌。 ★一部靈活變換敘述視角的生命悲歌 從美軍將領到散兵坑中的士兵,從躲在山洞里的日本指揮官到神風特攻隊隊員,還有深陷戰爭泥潭的沖繩平民,本書的敘事視角靈活變換。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為士兵帶來愉快的著名戰地記者恩尼·派爾中彈犧牲,看到陷入恐懼的沖繩女校學生被驅趕到前線充當護士,也可以看到《血戰鋼鋸嶺》的主角戴斯蒙德·道斯搶救傷員的真實回憶。
地獄的熔爐:沖繩島戰役 內容簡介
1945年4月1日,沖繩島戰役正式開始。83天后的6月22日,日本守軍停止了一切有組織的抵抗,戰役宣告結束。近5萬美軍和10余萬日軍傷亡,此外還有12.5萬沖繩平民死于戰火。一名老兵竭力解釋他目睹的一切,稱這場戰役為“地獄的熔爐”。沖繩島之外,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里,世界也發生了不可逆轉的變化:羅斯福總統去世了;歐洲戰爭結束;美國對日本本土作戰的興趣已經減弱,杜魯門總統希望使用其他手段來結束戰爭——毫無疑問,那就是原子彈。
沖繩島戰役經歷了血雨腥風的83天,戰斗之慘烈也漸漸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丘吉爾因此稱之為“戰爭史中激烈著名的戰役之一”。要想透徹地講述這段歷史,就必須采取多視角的方法——從那些在狹小機艙內駕駛自殺式飛機咆哮赴死的飛行員的視角,從那些在燃燒得令人窒息的艦船炮塔內依然堅守崗位的水兵的視角,從那些在污水沒半的散兵坑內躲避敵軍炮火、身旁全是污穢和尸骸的士兵的視角。不同立場、不同視角的描述相互交疊,共同呈現了真實的沖繩戰場。基于這些親歷者、幸存者的回憶及相關檔案研究,屢獲殊榮的歷史學家索爾·大衛全景式再現了這段血腥殘酷、令人心碎的歷史,將人們帶回那個炮火紛飛的地獄般的熔爐。
本書描述了日本軍國主義擴張給亞洲人民帶來的嚴重苦難和悲慘境遇,回憶了盟軍將士在亞洲和太平洋戰場上的浴血奮戰,帶領世人重新翻開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篇章,喚起當代人對二戰歷史的集體記憶,以牢記反法西斯偉大勝利和今日和平環境的來之不易。
地獄的熔爐:沖繩島戰役 目錄
01 道格拉斯在哪兒?//018
02 接到命令//025
03 大家快回家!//040
04 長官,這項任務非我莫屬//052
05 軍心渙散,甚至都不知道能否上得了戰場//063
06 我重回戰場,只是因為我別無選擇——其實我很不情愿//073
07 我哭著痛下殺手,她也淚流滿面//088
08 明天就是關鍵時刻了//099
09 這簡直就是一場精彩的表演//112
10 總有一些倒霉蛋,消息一點都不靈通//121
11 尸體燒焦的氣味一連好幾天都沒能散盡//130
12 戰爭的確是地獄//140
13 他仰面朝天,在離船不遠的地方漂過//150
14 什么?大和號沉了?//160
15 他們把我們打得暈頭轉向//171
16 我們什么時候才能再見面?//186
17 哈里,總統死了//198
18 他慌了神,眼珠子不停地打轉//206
19 他太陽穴上有3個彈孔//219
20 進展有限//230
21 我什么時候出擊?//240
22 只要一枚炸彈, 就可以摧毀一整座城市//249
23 突然間,那些與我稱兄道弟的伙計們紛紛倒地//255
24 我決不能丟下他們不管, 哪怕搭上我的性命//269
25 我們馬上就意識到,我們完了//280
26 醫生,這人還有救!//292
27 美夢結束了//305
28 被困在糖糕丘上, 腿也動彈不得//314
29 我們似乎被扔到了地獄的糞坑//332
30 大家似乎已經忘記什么是恐懼//348
31 敵軍的整條戰線似乎正在瓦解//359
32 光是想一想,就令人恐懼//368
33 既沒有戰術思維,又缺乏進取精神//373
34 而在這里,人命似乎一錢不值//380
35 你必須堅持住//391
36 我們太天真了,那么容易就受騙了//400
37 我能看到彈道軌跡徑直向目標飛去//409
38 將軍,您要回家了//420
39 戰斗至后一刻//428
40 原子彈肯定會成功//435
41 多么美妙的后時刻啊!//442
42 他提到妻子和未出生的孩子了嗎?//454
43 即將予日本以后之打擊//464
44 天哪,我們都干了些什么!//472
45 我們能活著回家了!//485
后記 那些陰影一直都揮之不去//494
回憶錄
致謝//505
注釋//508
參考文獻//536
地獄的熔爐:沖繩島戰役 相關資料
英國 Waterstones 書店 2020 年受歡迎讀物
索爾·大衛是一位杰出的歷史學家……他以令人震驚和令人瞠目結舌的細節,生動地再現了一場值得更多關注和理解的戰爭。
《泰晤士報》/《星期日泰晤士報》年度圖書
索爾·大衛還原了這場戰斗的人性一面——雙方都勇敢、堅忍、恐懼、野蠻,偶爾還怯懦。這是一場雅、殘酷、令人沮喪的戰爭。
《每日電訊報》年度圖書
大衛對這場戰爭的描述清晰而嫻熟,這在軍事歷史學家中并不常見。
戰爭的核心特征是對個體的大規模毀滅,不論是身體還是心理。
——杰·埃爾維斯,《觀察家》
寫得神韻十足,風格十足……大衛以一種生動的方式將戰爭的可怕破壞帶入生活之中。你幾乎可以感受到血戰鋼鋸嶺的恐怖,也能聞到首里高地洞穴里死亡的惡臭。
——馬爾科姆·莫費特,《文學評論》
大衛還原了這場戰斗的人性一面……這是真實的歷史敘事,因為戰爭幾乎在實時展開……在短短的幾章中,大衛在美國和日本前線之間切換,重新構建了扣人心弦的戰爭行動。
——杰拉德·德格魯特,《泰晤士報》
《地獄的熔爐》扣人心弦,甚至令人毛骨悚然,卻又令人深受感動,它巧妙地將我們從太平洋上的珊瑚殮房帶到了廣島上空的蘑菇云。
——大衛·雷諾茲,《掌控歷史》和《島嶼故事》的作者
《地獄的熔爐》生動感人,生動地描繪了現代記憶中可怕的戰斗之一。大衛巧妙地再現了雙方士兵、平民和指揮官的絕望和勇氣,不斷轉換視角,以捕捉沖繩恐怖的戰爭故事。放下很難,忘記更難。
——斯蒂芬·塔爾蒂,《拯救布拉沃 : 海豹突擊隊歷偉大的救援任務》的作者
太好了。索爾·大衛扣人心弦的敘述非常清晰。
——安東尼·比弗,《保衛斯大林格勒》和《攻克柏林》的作者
地獄的熔爐:沖繩島戰役 作者簡介
索爾·大衛(Saul David)
歷史學家、節目主持人、作家,現為英國白金漢大學軍事史教授,皇家歷史學會會員。著有多部虛構類和非虛構類作品,尤其在軍事歷史領域作品頗豐,廣受讀者好評。索爾·大衛是展現歷史的大師,其作品氣勢宏大,敘述緊張,引人入勝,多次入圍各類年度榜單。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姑媽的寶刀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朝聞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