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北京話副詞史:1750-1950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7555998
- 條形碼:9787507555998 ; 978-7-5075-5599-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北京話副詞史:1750-1950 本書特色
作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北京話虛詞史(1750—1950)”(08BYY049)的終成果之一,在獲評蘇州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后,作者在此論文基礎上進行修訂,終成此書。
本書根據北京話副詞的特點和語義特征與功能特征相結合的副詞劃分原則,同時參照前賢和時人已取得的分類成果,將其分為六大類:范圍副詞、程度副詞、時間副詞、情狀方式副詞、語氣副詞、否定副詞,共統計出近800項,每一大類又根據實際情況,貫徹運用語義特征與功能特征相結合的劃分原則,再分為若干小類,對每一個副詞在«紅樓夢»«兒女英雄傳»«正紅旗下»三部著作中出現的次數都加以定量統計,然后從中選取有代表性的副詞,如“凡”類副詞、“盡”類副詞、“另”類副詞、“單”類副詞、“”類副詞、“極”類副詞、“曾”類副詞、“已”類副詞、“正”類副詞、“將”類副詞、“趕緊”類副詞、“忽”類副詞、“即”類副詞、“終”類副詞、“特”類副詞、“親”類副詞、“空”類副詞、“白”類副詞、“趁”類副詞、“管”類副詞、“真”類副詞、“大概”類副詞等的大致虛化過程、歷時發展以及內部詞語相互間的此消彼長和替換作了全面的考察,重點分析其在1750—1950年200年間語法功能的變化和發展,描摹其在這段時間的歷時嬗變。
本書工作量浩大,作者很是花費了一番辛苦,將此書正式出版并捧到讀者面前,是讀者之福。
北京話副詞史:1750-1950 內容簡介
本書是學術專著。本書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北京話虛詞史”(08BYY049)前期成果之一;江蘇省2010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創新計劃項目“北京話副詞史研究(1750-1950)”(CX10B_024R)終期成果。
目前,近代漢語副詞研究成為近代漢語語法研究的一個熱點,各類專書的研究層出不窮。2005年,楊榮祥先生出版了國內部近代漢語副詞研究的專著——《近代漢語副詞研究》,對近代漢語副詞作了一個斷代的較為全面的描寫和系統的研究。現代漢語副詞的研究更是如火如荼的展開,僅張誼生先生就出版了四部“現代漢語副詞”研究的專著。然而,近、現代漢語副詞發展的交叉時段1750年—1950年,這兩百年間,研究近代漢語副詞的學者一般不會“下達”,而研究現代漢語副詞的學者也很少“上及”,因而它處在了一種“兩不管”的狀態。本書即從此點切入,以《紅樓夢》《兒女英雄傳》《正紅旗下》為語料,對這段時期副詞的發展予以共時的描寫和歷時的解釋。
北京話副詞史:1750-1950 目錄
北京話副詞史:1750-1950 作者簡介
劉冬青(1982--),男,山東濱州人。文學博士,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副研究員,兼任臨沂市作協會員。已發表各類文章70余篇,編著圖書2部(副主編)。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自卑與超越
- >
巴金-再思錄
- >
姑媽的寶刀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