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自我,他者與道德教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663523
- 條形碼:9787516663523 ; 978-7-5166-6352-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自我,他者與道德教育 本書特色
本書作者從事教育哲學和道德哲學研究多年。本書主要從正當與善相互關系的視角,運用概念分析和文本分析的方法,考察兩種傳統的道德教育所依據的理論—美德倫理和義務論倫理—之間的辯駁,從而提出一種包容性的道德理論和道德教育理論。作者試圖通過本書解決或引發討論“在陌生人聚集的社會中,我們應該如何越過熟人的倫理對待他者,道德根據是什么?面對公共道德生活中的這一新問題,我們的道德理論和學校道德教育實踐應該如何回應?”這個我們當今面臨的現實問題。本書系全國教育科學規劃2016年度JYB重點課題“自我與他者:陌生人社會中的道德教育研究”(課題編號:DAA160235)的成果。
自我,他者與道德教育 內容簡介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轉型的基本特征是由“熟人社會”向“陌生人社會”轉變。在這一復雜背景下,我們發現那些在自己親朋或其他熟人圈子中是一個熱心的、無私的、有愛心的和樂于助人的并獲得圈內好評的人,在公共道德生活中卻常常是一個冷漠的、自私的、缺乏愛心的、甚至對他人做出傷害行為的“不道德”的人。那么,在陌生人社會中,自我對待他者的道德根據是什么?面對公共道德生活中的這一新問題,我們的道德理論和學校道德教育實踐應該如何回應?這是我們時代面臨的一個緊迫問題。 本書主要考察了道德教育的兩種進路——道德教育的美德進路和認知發展進路——背后的兩種道德哲學,即以美德倫理學為代表的“善”的理論和以義務論為代表的“正當”的理論,以“正當”與“善”相互關系的視角,從學理上回應了“善即正當”“正當內在于善”“正當決定善”等幾種不同的道德教育哲學,從而發展出一種包容性的解釋框架,即“正當優先于善的道德理論”。它從學理上回答了“自我對待他者正當行動的道德根據是什么”以及正當行動的實踐必然性問題。基于此,本書重新闡釋了該理論在學校道德教育的實踐應用問題。因此,本書對當代道德教育理論和實踐的探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自我,他者與道德教育 目錄
目??錄
CONTENTS
第1章??導??論 001
1.1??背景與問題 001
1.2??概念與基礎 005
1.3??方法與結構 024
第2章??道德教育的善之維:古典美德論 028
2.1??亞里士多德倫理學中的善與美德 029
2.2??亞里士多德論美德與正義的關系 035
2.3??公共道德生活與友誼論的局限 041
2.4??個體完善、品格與公共道德生活 048
......
第6章??一種包容性的道德理論 154
6.1??道德哲學中的“倫理”和“道德”概念 155
6.2??正當與善相分離 173
6.3??一種包容性的道德理論 178
第7章??陌生人社會中的道德教育 184
7.1??多元主義社會中道德教育合理性的論證 184
7.2??正當優先于善所支持的道德教育 188
7.3??共同善及其教育 192
第8章??公共學校的道德教育 202
8.1??道德教育在公共學校、家庭和社區之間的分配 203
8.2??公共學校中的道德教育 206
8.3??公共學校中教師的角色 215
8.4??公共學校的變革 218
參考文獻 221
自我,他者與道德教育 作者簡介
賈玉超,國家開放大學副教授,《中國遠程教育》雜志社總編輯,教育學博士,主要從事教育哲學和道德哲學領域的教學與研究。近年來,在《教育研究》《教育學報》《學術界》等CSSCI期刊發表《西方道德教育中的倫理和道德概念:一種批判性考察》《功利教育及其敵人》《正義是一種美德嗎?》等論文多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煙與鏡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隨園食單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姑媽的寶刀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