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雍正傳(全二冊)/馮爾康著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61946
- 條形碼:9787101161946 ; 978-7-101-16194-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雍正傳(全二冊)/馮爾康著 本書特色
☆清史名家馮爾康先生經典名作,從不同角度解讀雍正的性格特征與執政風格,深入剖析雍正的政治權謀與手腕,全面展示一個真實的雍正帝及其王朝。 ☆從平凡皇子到鐵腕改革者,雍正都經歷了什么?
爭儲——精心策劃,一擊即中。做皇子四十五年,深諳韜晦之術,以過人的政治權謀、超凡的耐心等待時機,成為*后的勝利者。
改革——乾綱獨斷,雷厲風行。即位十六月,十項措施,打擊朋黨、整肅吏治、廢除賤籍、改革賦役,以嚴猛振頹風,以鐵腕促改革,扭轉王朝頹勢,締造盛世之基。
勤政——朝乾夕惕,勤勉自律。在位十三年,四千七百多日夜,四萬多件奏折,一千多萬字朱批,見證雍正帝的勵精圖治。
用人——因才用人,不拘成例。好是真的好,狠也是真的狠,臣子該怎么辦? ☆暴君還是明君?嚴苛冷酷還是真漢子?解析朱批奏折,通過大案要案,抽絲剝繭,撥開迷霧,還原復雜而豐滿的雍正形象。 ☆豆瓣評分*高的雍正帝歷史傳記,深受大眾好評。 ☆語言通俗、材料豐富、論斷中肯,適合大眾閱讀。
雍正傳(全二冊)/馮爾康著 內容簡介
雍正皇帝是一位復雜矛盾的歷史人物。他是一個勤政愛民,銳意革新的雄主,又是一個刻薄寡恩、擁有政治鐵腕的皇帝。他澄清吏治,充盈國庫,奠基乾隆盛世,又建立軍機處,讓封建君主專制集權達到很好。他自詡漢子、真性情,卻有著復雜的性格與眾多的謎團。本書以詳實檔案材料,質樸流暢的語言,全面評述雍正皇帝和他的時代,還原一個真實的雍正皇帝,解讀他的真實人生和是非功過
雍正傳(全二冊)/馮爾康著 目錄
《雍正傳》
自序一
自序二
**章 儲位爭奪,胤禛嗣位
**節 侍從康熙,巡幸四方
第二節 八面玲瓏,初試鋒芒
第三節 皇子爭儲,胤禛謀劃
第四節 康熙駕崩,雍王繼統
第五節 儲位斗爭,是非辨析
第二章 雍正改元,政治一新
**節 康熙晚年,積弊叢生
第二節 務實從嚴,勵志更新
第三章 懲治政敵,鞏固帝位
**節 軟硬兼施,瓦解異己
第二節 年隆擅權,殘酷打擊
第三節 整治阿塞,囚禁允禵
第四章 改革賦役,整頓吏治
**節 清查虧空,設會考府
第二節 耗羨歸公,推行養廉
第三節 士民一體,納糧當差
第四節 攤丁入畝,損富利國
第五節 清理積歉,匯追首隱
第六節 鑄造制錢,厲行銅禁
第五章 查抄曹家,清理財政
**節 巨額虧空,寵眷漸衰
第二節 難成干才,雍正失望
第三節 虧空獲咎,曹家被抄
第六章 重農抑商,施行礦禁
**節 獎勵農耕,推廣社倉
第二節 嚴禁開礦,廣采滇銅
第七章 士人朋黨,大興文獄
**節 李田互參,科甲遭殃
第二節 曾靜投書,呂留良獄
第三節 文禍蔓延,鉗制思想
第八章 革新政制,更定律例
**節 “臺省合一”,觀風整俗
第二節 利用密折,推行政令
第三節 設軍機處,綜理庶務
第四節 修訂律例,從嚴執法
第五節 提升州府,更定官缺
第九章 改革旗務,調和滿漢
**節 旗務整頓,旗主權削
第二節 養用八旗,維持生計
第三節 清朝正統,調處滿漢
第十章 革除土司,用兵西北
**節 平定青海,經營西藏
第二節 改土歸流,權歸中央
第三節 調度乖方,西北僵局
第十一章 關注民生,穩定社會
**節 推行保甲,控制百姓
第二節 提倡宗法,設立族正
第三節 更定服色,講求倫常
第四節 宣講“圣諭”,推行鄉約
第五節 倡建善堂,旌表“樂善”
第六節 除豁賤籍,賤民更生
第七節 鎮壓反抗,嚴禁結社
第八節 倫理宣教,強化治理
第十二章 禁教開洋,邊界談判
**節 驅逐教士,閩粵開洋
第二節 對俄談判,訂立界約
第十三章 尊孔崇佛,乞靈祥瑞
**節 尊奉孔子,超邁前人
第二節 講求祥瑞,標榜治世
第三節 崇佛用佛,精神教主
第十四章 選人用人,寵異能臣
**節 因才用人,不限成例
第二節 五大寵臣,忠能兼備
第三節 致力引見,批寫履歷
第十五章 稟賦才識,個性張揚
**節 事理洞明,自信自詡
第二節 朝乾夕惕,勤慎理政
第三節 剛毅果斷,喜怒不定
第四節 政事生活,見諸著述
第十六章 宮中生涯,政事延續
**節 圓明園居,寵妃訓子
第二節 雍正死因,眾說紛紜
第三節 秘密立儲,乾隆嗣位
第四節 乾隆初政,傳承糾偏
第五節 野史塑造,傳奇人生
第十七章 雍正時代,功業評說
**節 奮發有為,興利除弊
第二節 雍正之治,承啟康乾
第三節 集權肇極,人治利弊
第四節 才華橫溢,我行我素
第五節 有為君主,后世爭議
附錄
后記
雍正傳(全二冊)/馮爾康著 節選
《雍正傳》
雍正把他和康熙作了一個比較,說他事事不及其父,“惟有洞悉下情之處”,比父皇高明。他認為康熙八歲即位,深居宮中,很難了解真實情況,因為“大小臣工方欲自行其私,又孰肯敷陳其弊;在朕居子臣之位,定省承歡,又有不便陳言之處。以朕為皇考之愛子尚不能言,則皇考果何從而知之乎?”而他自己則有藩邸四十余年的親身閱歷,了解官場和政治實施情況:“凡臣下之結黨懷奸,夤緣請托,欺罔蒙蔽,陽奉陰違,假公濟私,面從背非,種種惡劣之習,皆朕所深知灼見,可以屈指而數者。”他又因在藩邸時間長,閱歷深,自認為“較之古來以藩王而入承大統,如漢文帝輩,朕之見聞,更遠過之”。即位之后,他通過奏折制度,派遣侍衛和親信私訪,以及一般的官方公文等途徑,了解吏治民情,比較多地把握真實情況。同時政事是他親自處理的,事態的發展變化也就能在他的洞鑒之中。
雍正處理朝政,自早至晚,少有停息,大體上是白天同臣下接觸,議決和實施政事,晚上批覽奏章。即在吃飯和休息的時候,也是孜孜以勤慎自勉,不敢貪圖輕松安逸。年年如此,寒暑無間。六年(1728年)夏天,他寫《夏日勤政殿觀新月作》七律一首:“勉思解慍鼓虞琴,殿壁書懸大寶箴。獨覽萬機憑溽暑,難拋一寸是光陰。絲綸日注臨軒語,禾黍常期擊壤吟。恰好碧天新吐月,半輪為啟戒盈心。”雍正因早年夏天中過暑,以后形成畏暑的心理。這一年酷熱之時,意欲休息,但一想到前賢的箴言,帝王的職責,就不敢浪費一點時光,又勉勵自己警戒驕盈,去努力從事政務。次年又作《暮春有感》:“虛窗簾卷曙光新,柳絮榆錢又暮春。聽政每忘花月好,對時惟望雨旸勻。宵衣旰食非干譽,夕惕朝乾自體仁。風紀分頒雖七度,民風深愧未能淳。”因此朝夕戒懼,不敢怠惰,時序的變化雖大,然而無暇也無心欣賞花木的繁榮。
晚間,也是雍正緊張的時刻,批覽奏折,常常到深夜,搞得精力疲敝。他常把這種情形書寫在臣工的奏折上:
日間刻無寧晷,時夜漏下二鼓,燈下隨筆所書。
燈下所批,字畫潦草,汝其詳加審視。
燈下批寫,字跡可笑之極。
又系燈下率筆,字跡更屬可笑。
丙夜燈下逐條省鑒,一一批示矣。
因燈燭之下字畫潦草,恐卿慮及朕之精神不到,故有前諭,非欲示朕之精勤也。
雍正傳(全二冊)/馮爾康著 作者簡介
馮爾康:清史研究專家,國家清史編纂工程編寫者之一。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史、清史、中國社會史暨史料學的教學與研究。出版《清史史料學》《清代人物傳記史料研究》《中國古代的宗族與祠堂》《中國社會史研究》《去古人的庭院散步》《清代人物三十題》《曹雪芹與》等。 白新良: 清史研究專家,國家清史編纂工程編寫者之一。長期致力于清史研究及教學工作。出版有《清史考辨》《中國社會史研究概述》《中國古代書院發展史》等多部著作。
- >
煙與鏡
- >
經典常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回憶愛瑪儂
- >
朝聞道
- >
月亮虎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