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影像形態流變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7852646
- 條形碼:9787507852646 ; 978-7-5078-5264-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影像形態流變論 本書特色
* 本書系統梳理了影像形態自誕生100多年以來歷經的動態化、有聲化、彩色化、寬幕化、立體化等數次變革發展的流變規律
* 本書以跨學科研究的視角,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分析的優勢,聚焦影像技術的前沿動態,提出VR影像將成為影像未來形態的論點。
影像形態流變論 內容簡介
本書總結了影像形態誕生100多年來,歷經動態化、有聲化、彩色化、寬幕化、立體化等數次變革發展至今的流變規律,以跨學科研究的視角,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分析的優勢,以“審美心理距離”的標尺“度量”影像形態流變的規律,聚焦影像技術的前沿動態,對未來影像形態的流變趨勢做出明晰的預測和判斷。
影像形態流變論 目錄
影像形態環境論 001
一、影像媒介的發展現狀 001
二、VR影像的發展困境 003
三、審美活動的主體性轉向 005
四、思考影像發展趨勢的新視野 006
第二章
影像形態本體論 009
一、影像的界定 009
二、影像形態的構成 012
三、何謂影像形態之“流變” 017
四、影像形態中的“審美心理距離” 018
第三章
影像形態歷史論 035
一、動態化流變 036
二、有聲化流變 048
三、彩色化流變 057
四、寬幕化流變 064
五、立體化流變 071
第四章
影像形態數據論 080
一、藝術規律中的數據分析 080
二、“審美心理距離”與影像形態的相關性 082
三、變量的選擇與量化 083
四、采集來源及范圍 087
五、采集過程 092
六、數據分析與相關性驗證 094
第五章
影像形態規律論 108
一、影像形態的流變過程與流變方向 108
二、影像形態的流變動力 112
三、“審美心理距離”參照下的影像形態的流變趨勢 117
第六章
影像形態發展論 122
一、當下影像形態的創新之處 122
二、影像流變規律之下VR影像的必然性 134
三、VR影像化的流變 140
影像形態流變論 作者簡介
王廷軒,1989年3月出生于江蘇南京,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講師,廣播電視學博士,澳門科技大學訪問學者,曼谷大學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影視藝術、紀錄片理論與實務。主持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發表SSCI、EI、CSSCI等論文10余篇。創作數字電影、紀錄電影、電視紀錄片數十部(集),獲得包括江蘇省“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國家廣電總局年度優秀網絡紀錄片、中美電影節年度電視紀錄片等表彰40余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