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漢代的謠言(修訂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0132230
- 條形碼:9787220132230 ; 978-7-220-13223-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漢代的謠言(修訂版) 本書特色
《漢代的謠言》全新修訂版 謠言如何參與并塑造漢代社會的
日常生活、政治語境與思想文化 從“無賴”到“赤帝子”,草民劉邦如何成為“開國神君”?
從“祥瑞”到“流言惑眾”,恭儉王莽何以淪為“天人致誅”? 本書從多學科的視角,系統梳理和科學辨析了流言、訛言、妖言、謠言、傳說、讖言、讖謠等言論信息 ,厘清了漢代謠言如何生成、傳播與流變的歷史脈絡。
漢代的謠言(修訂版) 內容簡介
《漢代的謠言》首版于2011年,一出版即引起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十余年來依然散發著持續的學術影響力。作者從語言學、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傳播學和歷史學等多學科的視角,重新審視了漢代文獻,再次發現、辨析其時語境中的流言、訛言、謠言、讖言、讖謠、神話、傳說等言論信息,系統梳理、科學辨析了謠言類言論信息,如何參與并塑造了漢代社會的日常生活、政治語境和思想文化,為讀者和學界了解漢代的社會、政治、思想和文化提供了獨特視角,也為漢代謠言如何生成、傳播與流變之研究提供了翔實的史料和嚴密的論證。其英譯版Rumor in the Early Chinese Empires獲中華學術外譯基金贊助,2021年由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
闊別十年之久,《漢代的謠言》(修訂版)即將和讀者見面。本次修訂工作將再現該書的學術魅力,針對這些年來讀者、學者和專業書評指出的瑕疵作了一些技術性修正,同時也對漢代謠言案例增加了更多的補充考察。
漢代的謠言(修訂版) 目錄
《漢代的謠言》(修訂版)
目錄
緒言
**章 流言與訛言
**節 流言
一、“管蔡流言”
二、“眾人流傳之言”
三、“流言惑眾”
第二節 訛言
一、詐偽、訛誤、變化、流動之言
二、怪誕、妖異之言
三、災異、社會危機與訛言
第三節 漢代官方對流言、訛言的態度及其理論背景
第二章 妖言
**節 “妖”字在先秦秦漢文獻中的語義
第二節 “妖言”在秦漢歷史論述中的語義
第三節 秦漢史中的妖言案例
一、秦諸生“為訞言以亂黔首”案
二、淮南王劉安“熒惑百姓,妄作妖言”案
三、張壽王“誦不詳之辭,作祅言欲亂制度”案
四、眭弘、夏侯勝等的讖言式妖言案
五、楊惲“作為妖言”案
六、甘忠可“漢當更受命”案
七、楚王英造作圖讖妖惡大故案
八、以妖言惑眾的“妖巫”“妖賊”
第四節 漢朝廷對“妖言”的因應之道
一、 西漢的嚴刑峻法
二、 東漢層出不窮的“妖惡禁錮”案與當局的四次特赦令
第五節 兩漢思想界解構“妖言”污名的論述策略
一、顛覆論述策略
二、歷史敘事中的論述策略
三、神秘主義論述策略
第三章 謠言(民間歌謠)
**節 歌謠是漢代社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二節 民間歌謠在漢代政治思想論述中的獨特定位
第三節 民間歌謠作為輿論在政治實踐中的影響與功能
一、傾聽歌謠 順應民意
二、善用歌謠 操控民意
三、從議題設定、利益相關、傳播范圍、語言風格看民謠的政治影響力與局限性
第四節 民間輿論與兩漢時期的輿論監督
一、漢代中央對地方行政的監督機制
二、西漢丞相“問疾苦”、刺史采“訛言”、特使“觀風俗”
三、東漢的“舉謠言”
第四章 讖言與讖謠
**節 讖言
一、什么是讖言?
二、讖言的載體
三、讖言的來源
四、皇朝更替、天命轉移與讖言論述
五、讖言信仰與漢代社會心態
第二節 讖謠
一、元、成時期讖謠
二、兩漢之際讖謠
三、桓、靈時期讖謠
四、靈、獻時期讖謠
五、讖謠的來源
六、讖謠信仰論述
第三節 讖言、讖謠也是謠言
第五章 政治神話與民間戲語
**節 政治神話
一、開國之君神話
二、繼體之君神話
三、劉邦開國神話
第二節 民間傳說
一、神君傳奇
二、“俗說”“俗言”
第三節 神話、傳說與謠言
第六章 觀察與思考
**節 謠言的史料和歷史價值
第二節 謠言的起源:浮浪不根、不斷流動
第三節 謠言因何而生、因何而盛?
第四節 謠言有哪些表現形式?它們如何傳播?如何建構?
一、謠言的表現形式
二、謠言如何傳播與建構
第五節 謠言惑眾:在傳播中凝聚共識
第六節 謠言與輿論
一、謠言是社會輿論的一種表現形式
二、從民間歌謠看謠言對公眾的影響力及其局限性
三、從民間歌謠看輿論引導
四、謠言與輿論監督
第七節 信謠、傳謠之心態試析
一、“天惑其意,不能自止”?
二、“謠言止于真相”?
三、“謠言止于智者”?
四、謠言憑什么成讖?
第八節 如何消解謠言的負面影響 389
一、言為專制政治體制下一種以特殊方式
表達的社會輿論
二、信息渠道的暢通和信息發布機構的公信力
三、謠言未必止于真相
四、誰將是謠言的終結者?
附錄 盧芳與“劉文伯”——九原皇帝盧芳事跡小考
參考文獻
后記
修訂版后記
漢代的謠言(修訂版) 作者簡介
呂宗力,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1976)、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學碩士(1982)、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東亞系哲學博士(1995)。專攻秦漢、魏晉南北朝政治史、制度史、文化史、社會史,民間信仰及古典文獻。歷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戰國秦漢研究室副主任,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教授、人文學部署理主任、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弗吉尼亞大學聯合學院執行院長,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現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道揚書院院長、南京大學特任教授、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榮休教授。著作有《漢代的謠言》、Power of the Words: Chen Prophecy in Chinese Politics, AD 265-518,《中國民間諸神》(合著)、《中國歷代官制大辭典》(主編)、《日知錄集釋》(合編)、《陔餘叢考》(合編)、《困學紀聞》(合編)等。
- >
姑媽的寶刀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隨園食單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經典常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虎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