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親歷中國叢書:泰戈爾 我前世是中國人(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641796
- 條形碼:9787532641796 ; 978-7-5326-4179-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親歷中國叢書:泰戈爾 我前世是中國人(精裝) 本書特色
記錄20世紀中國文化界同世界的對接和交流,在世界的視角展示當時中國學界、文化界的躊躇、迷茫、渴求,同時也從世界級大師的視角觀看中國、闡釋中國。 重新跟隨大師的足跡,回味20世紀中國的風云變幻;重讀大師的經典理論,體味經典學說的永恒價值。
親歷中國叢書:泰戈爾 我前世是中國人(精裝) 內容簡介
親歷中國叢書他們是大師,是20世紀的世界文化名人,他們更是朋友。他們都抱有中國關懷、中國情結。在我們彷徨不定的時候,他們為我們指點前程;在我們遭受異族侵凌的時候,他們為我們吶喊奔走;在我們取得成績的時候,他們為我們欣喜鼓掌;他們的到來,本身就是一種熱潮、一種力量。他們堅定的目光、自信的話語、超人的學識,他們曾經感動過我們的偉人:孫中山、毛澤東、周恩來、宋慶齡……他們的學說盛行一時,影響深遠,曾經引起過轟動,也引發過爭論和思考。"親歷中國叢書"(**輯)選取的是20世紀有代表性的文化、學界名人:內山完造、杜威、羅素、泰戈爾、蕭伯納、薩特和波娃、海明威。他們都曾親歷中國。這些親歷中國的大師,他們的思想和觀點對中國產生極大的影響,大到當時中國發展中的困境、國民性,小至兒童教育、旅行見聞等問題。本叢書記錄了他們在中國的行跡,精選其在中國期間發表的演講及談話。從這些真實、有趣的文字中,我們會感受到時代風云的變幻以及思想文化的撞擊。這些談話和講演雖已成歷史,但其中蘊含的智慧和震動人心的力量仍有足夠的閱讀價值。大師們的中國情結和高瞻遠矚的目光在今天讀來依然能給人啟迪和領悟。書后還配有中國的文化名人如徐志摩、胡適、蔡元培、魯迅對這些大師的點評,可謂中外大師言論并錄!短└隊枺何仪笆朗侵袊恕诽└隊栐啻蝸碓L中國。在中國新文化運動時代,泰戈爾及其著作都被大量介紹到了中國,曾經影響了我國的幾代讀者。泰戈爾對中國人民始終懷著友好的感情。1924年3月21日,應中國大學者梁啟超、蔡元培之邀,泰戈爾率領六人組成的訪華團,開始他的中國之行。對泰戈爾的態度,在五四以后的知識分子群體中截然不同。梁啟超、徐志摩等熱情歡迎泰戈爾來華,而陳獨秀、吳稚暉、林語堂則攻擊甚力,魯迅在雜文中談及泰戈爾訪華,語氣略帶嘲諷。這也可以已看出在那個時期的中國,知識分子的獨立自主、多樣化的簡介和開放的風氣。本書收錄了泰戈爾在中國期間的談話,包括他的自傳、與主人的談話、與學生的談話、與教師的談話以及一些精彩的講演,語言如詩般唯美,體現了詩人純真熱情和大師的寬廣胸懷。
親歷中國叢書:泰戈爾 我前世是中國人(精裝) 目錄
序泰戈爾的中國緣
泰戈爾在中國的談話
我的成長
我的詩歌
我的宗教
我的到來
我的使命
我的信念
我們的亞洲
物質力量與精神力量
我經常逃課
樸素的信念
美與圓滿
我如何從事教育的使命
我信仰更高的理想
我只帶走友誼的記憶
文明與進步
真理
中國人眼中的泰戈爾
遙寄印度哲人泰戈爾(冰心)
歡迎泰戈爾(鄭振鐸)
泰山日出(徐志摩)
泰戈爾來華(徐志摩)
印度與中國文化之親屬的關系(梁啟超)
泰戈爾的中國名——竺震旦(梁啟超)
泰戈爾(徐志摩)
泰戈爾與中國人(辜鴻銘)
憶泰戈爾(梅蘭芳)
泰戈爾在華日程表
"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二體千字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