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歷史文化村鎮數字化保護:理論、方法與應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20118
- 條形碼:9787100220118 ; 978-7-100-22011-8
- 裝幀:8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歷史文化村鎮數字化保護:理論、方法與應用 內容簡介
歷史文化村鎮是中華文化遺產的重要載體和組成部分。隨著數字化技術的日益普及,歷史文化村鎮的保護也由以往單一的實體保護邁向實體保護與數字化保護兼備的新時代。本書采用景觀基因理論確保歷史文化信息提取的準確性,運用數字化方法確保信息采集的科學性,利用三維重建技術確保虛擬場景的逼真性,搭建云平臺確保信息傳播的暢通性,建立數據庫確保信息資源的可利用性,以此開發數字古村鎮,激活文化遺產,推進網絡虛擬旅游,帶動數字文化創意,從而實現歷史文化村鎮遺產資源的廣泛利用和永續傳承。
歷史文化村鎮數字化保護:理論、方法與應用 目錄
歷史文化村鎮數字化保護:理論、方法與應用 作者簡介
劉沛林,長沙學院鄉村振興研究院暨數字人文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任北京大學、香港浸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等校兼職教授,加拿大滑鐵盧大學(UW)訪問學者。先后在北京大學獲理學碩士、博士學位。系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自然與文化遺產空間技術分中心主任,“傳統村鎮文化數字化保護與創意利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主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國家一流本科專業“旅游管理專業”建設點負責人。主持國家基金項目9項,出版專著10余部,發表論文200余篇。獲得省部級成果獎一、二等獎10余項。著作《家園的景觀與基因》2020年獲得教育部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人文社科)二等獎。“傳統村落數字化傳承與保護”成果2021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HIST中心十年來“十項代表性成果”。
- >
莉莉和章魚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朝聞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史學評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