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變動的傳統:中國古代政治文化史新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3206602
- 條形碼:9787573206602 ; 978-7-5732-0660-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變動的傳統:中國古代政治文化史新論 本書特色
“變動的傳統”,意味著政治文化不是僵死之物,其活力正源于解析和重塑的種種可能。
變動的傳統:中國古代政治文化史新論 內容簡介
傳統的延續和發展依賴歷史記憶,并在記憶中不斷重構。歷史研究可以重復既有的認識,固化某些傳統,更應該追溯傳統的形成與演化,創造面向未來的新知。本書力求躍出藩籬,融合政治史、制度史、思想史、科技史、宗教史、史學史的視野,圍繞“祭祀”“歷法”“災異”“佛教”“華夷”“修史”“典志”“譜學”八個主題,重新觀察、論述與中國古代政治相關的種種慣習、心態及其變遷。“變動的傳統”,意味著政治文化不是僵死之物,其活力正源于解析和重塑的種種可能。
變動的傳統:中國古代政治文化史新論 目錄
祭祀/田天
一、 國家祭祀與秦的統一
二、 更秦立漢:西漢前中期的國家祭祀
三、 西漢中后期國家祭祀的轉型
四、 結語
歷法/郭津嵩
一、 “敬授民時”:頒朔制度及其局限
二、 “考定星歷”:歷術的競爭與校驗
三、 “推本天元”:歷家作為政治文化的塑造者
四、 余論
災異/ 陳侃理
一、 災異論傳統的起源與形成
二、 災異政治文化的制度表征
三、 災異政治文化的轉變
四、 日食災異:一個個案
五、 再思災異政治文化
佛教/ 陳志遠
一、 佛教史書撰述傳統的形成
二、 六朝教諍舉要
三、 幾點認識
華夷/ 胡鴻
一、 從夷夏之辨到華夷秩序
二、 秦漢魏晉華夷秩序政治文化的表達與實踐
三、 十六國北朝的華夷秩序難題及其應對
四、 結語
修史/ 聶溦萌
一、 橫向觀察:政務—修撰運作聯動機制
二、 縱向觀察:從編年到紀傳的官修史編纂流程
三、 結語
典志/黃楨
一、 官制之學的形成
二、 官制考述的南朝新風
三、 官修政典的出現
四、 余論
譜學/陳鵬
一、 譜系知識的傳習與撰述
二、 譜系文獻的類型與層級
三、 晉唐譜學與士族身份界定
四、 譜學視角下的中古中國
五、 余論
后記
變動的傳統:中國古代政治文化史新論 作者簡介
本書由田天(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郭津嵩(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陳侃理(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陳志遠(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胡鴻(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聶溦萌(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黃楨(復旦大學歷史學系)、陳鵬(吉林大學文學院中國史系)八位青年學者合著而成。 主編陳侃理,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暨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員。北大竹書項目重要成員之一。研究方向為秦漢魏晉史、出土文獻、中國古代思想與政治文化史。著有《儒學、數術與政治——災異的政治文化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