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圣路易(全兩卷)(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15633
- 條形碼:9787100215633 ; 978-7-100-21563-3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圣路易(全兩卷)(精裝)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讀者無論從地理、編年史或意識形態角度看,法王路易九世在13世紀重要人物中都占有中心地位,13世紀中葉甚至被稱作“圣路易時代”。他也是學者所稱的理想國王,老百姓眼中的圣人與正義的維護者。對這樣一位人物的研究很多,著名的一部研究著作即勒高夫的這本厚重的《圣路易》。勒高夫所寫的,并不僅僅是圣路易的個人史,更是其所處時代的社會史。
圣路易(全兩卷)(精裝) 內容簡介
《圣路易》是法國有名歷史學家、新史學代表人物雅克?勒高夫的一部重要著作。這不是一部以記述生平為主旨的傳統傳記,而是一部圣路易的“整體”史,包括他的國家、他的時代、他的時代的重要主題等。作者引用大量文獻資料,描繪了在位44年、去世后27年才被封為“圣徒”的13世紀法國國王路易九世的傳奇一生,并通過圣路易的生平,描述當時的法國和時代。 全書分為三個部分。**部分主要是敘事,順便談及路易在其一生主要階段遇到的問題。第二部分對路易同時代人記憶的產生做評述。第三部分中作者試圖進入圣路易的內心世界,并對當時的主要看法——視路易為13世紀理想的和舉世無雙的國王,被追封圣徒的國王——做深入探討。
圣路易(全兩卷)(精裝) 目錄
中文版序
前言
上卷
引言
**部分 圣路易的一生
**章 從出生到結婚(1214-1234)
第二章 從結婚到十字軍出征(1234-1248)
第三章 十字軍和在圣地逗留的日子(1248-1254)
第四章 從一次十字軍到另一次十字軍直至去世(1254-1270)
第五章 成為圣徒:從去世到封圣(1270-1297)
第二部分 國王何以長留人們記憶之中:圣路易存在過嗎?
**章 官方文獻中的國王
第二章 托缽僧圣徒列傳中的國王:革新基督教的國王
第三章 圣德尼的國王:一位王朝的和“國家”的國王
第四章 《喻世錄》中的國王
第五章 《圣經??舊約》中昭示的圣路易
第六章 國王與《王侯明鑒》
第七章 外國編年史筆下的國王
第八章 格式化記述中的圣路易,圣路易存在過嗎?
第九章 儒安維爾筆下“真實的”路易
第十章 典范與普通人之間的圣路易
下卷
第三部分 圣路易,獨一無二的理想國王
**章 空間與時間中的圣路易
第二章 圖像與言語
第三章 言與行:賢人國王
第四章 肩負三項職能的國王
第五章 圣路易是一位封建國王還是近代國王?
第六章 圣路易在庭中
第七章 圣路易的宗教信仰
第八章 沖突與批評
第九章 圣路易是神圣的國王、身懷魔力的國王和圣徒國王
第十章 受苦的國王,基督國王
結束語
附錄一 圣路易的“體質狀況”(奧古斯特??布拉謝大夫提供)(1894)
附錄二 路易九世從圣地致臣民函(1250)
參考書目
年表
人名索引
地名索引
主題詞索引
譯后記
圣路易(全兩卷)(精裝) 節選
《圣路易(精裝 套裝全兩卷)》: 生活在13世紀的圣路易,就是身后被羅馬教會追封為圣徒的法國國王路易九世。無論從地理、編年史或意識形態角度看,路易九世在13世紀重要人物中都占有中心地位,13世紀中葉有時被稱作“圣路易時代”。在我看來,圣路易是一個復雜得多的人物,他在位的44年中斗爭激烈,他所處的時代動蕩不安;有人把他在位時期稱作中世紀的“黃金時代”,其實遠非如此。 馬克·布洛赫說得很對:“人是父親的兒子,但更是時代的兒子。”不妨說得更確切一點兒:人既是自己這個時代的兒子,也是父親那個時代的兒子。本書不是以記述生平為主旨的傳統傳記。我想要撰寫的是一部圣路易的“整體”史,而我的依據則是他本人的一生、有關他的資料以及這位國王本人及其時代的重要主題。 由于圣路易既是國王又是圣徒,所以他與圣方濟各一樣,是我們掌握**手資料*多的13世紀人物之一。可是對于歷史學家來說,圣路易因資料豐富而具有的表面優越性,卻被人們對這些資料的可信度的懷疑抵消了。這些資料雖然不比其他資料更具撒謊之嫌,卻向我們提供的是一個虛構的、憑空想象的圣路易。 不過,少年國王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母親及其謀士們贏得的兩分:獲釋后的弗蘭德爾伯爵費朗對國王忠心耿耿,重新和10解后的香檳伯爵蒂博四世熱情支援,至死不渝。 但是,路易九世登上王位的第二年,也就是1228年,貴族們再度結盟,而且決心更大。這個似乎以恩蓋朗·德·古希為靈魂的聯盟,獲得了菲力普·于佩爾的支持,他們并不直接攻擊國王和王后,而是把矛頭指向國王和王后的堅強后援香檳伯爵蒂博。首先發起的是一場宣傳攻勢,各種書面和口頭聲討紛紛出籠,內容大多是貶斥卡斯蒂利亞的布朗什的逸聞傳說,有些甚至是毫不掩飾的辱罵。我覺得,針對國事和掌權者的行為,自發或非自發地以公眾輿論的形式公開表明民眾的集體判斷,這在歷史上恐怕是**次;當然,作為這次攻擊對象的國事和掌權者的行為,僅僅是宣傳攻勢發起者的揣測。我們知道,后來在圣路易的孫子美男子菲力普在位期間,也就是13世紀末和14世紀初,法國民眾的這種公眾輿論也以歌謠形式登上了歷史舞臺。但是,法國的公眾輿論開始于圣路易治下這件事,對于理解他的行為并非無足輕重。 攝政王后受到了什么指責?她被指責為掏空國庫去養肥她的卡斯蒂利亞親屬,為了更好地控制國王和獨攬大權,遲遲不為國王娶親,此外當然還有慣用的對于行為不端的攻擊,她先是被說成教皇特使羅曼·弗朗吉帕尼的情婦,后來又被說成是香檳伯爵蒂博的相好。教皇特使又名羅曼·德·圣一安吉,據說此人之所以被布朗什選作情夫,是因為她要靠他拉近法國與教皇及教會的關系,同時也是為了繼續進行她丈夫路易八世曾積極參與過的剿滅阿爾比異端分子的十字軍;香檳伯爵蒂博四世是個頻獻殷勤的歸順者,也是一位有名的風騷詩人,據說在他的一首詩中,受到贊頌的那位夫人其實就是王后布朗什。沒有任何一份文獻能讓歷史學家相信卡斯蒂利亞的布朗什確是一個淫亂的婦人,但是,歷史學家倘若有時不得不相信自己的直覺,而這種直覺如果是以對于時代和人物的科學認識為依據的,那么,他就必定會如我所認定的那樣,把這些傳聞視為不折不扣的惡言誹謗。何況造謠者并不傻,因為在中世紀,婦女始終被視為危險人物,一個女人只要尚能勾引男人,還有作為夏娃的后裔行事的能力,這個女人就始終是監視和抨擊的對象。可是,這位再也沒有性生活當然也就不會再生孩子的寡婦,從她的性格來看是可以變成男人的。為圣路易撰寫圣徒傳的人就是這樣說的。誹謗者們極力把她描繪成蕩婦,不配受到尊敬,更不配掌權,總之,她是一個徒有其名的寡婦,是一個不稱職的監護人。我要再說一遍,有意思的是專門有人從事流言蜚語的收集,這些人在宮廷的私下談話或聚會上、貴族或高級教士聊天時獵取詆毀布朗什的材料,并非出于個人目的,而是作為一個知情者網絡的成員從事一項集體行動,他們從一些書面材料中獲取信息,而這些信息當然不是用來寫入傳給后代的編年史,而是用于編寫立即就可以在一個狹小范圍中傳開的小冊子。這些人算得上是中世紀的傳播媒體,其中除布道者外,還有說書人和以巴黎大學生為主的好事者。他們對王后極盡尖刻之能事,蘭斯說書人甚至說,布朗什為了表明自己并無身孕,竟然當眾脫衣①。 貴族們對國王三心二意(這是封建領主們借助封臣的權利和義務玩弄的手腕),同時又很受國王王位的影響,不管坐在國王寶座上的是一個未成年的孩子還是一個女人,在這一點上,現在的貴族與他們的祖先相似,盡管卡佩王朝的*初幾位國王勢單力薄,那時的貴族卻也很受國王的影響。利欲熏心的貴族們慣于朝秦暮楚,常常出于利害的考慮或因一時心血來潮而突然易幟,由忠臣變為叛逆;相反的情況也不難見到,在封建心態的掩蓋下,他們從對于國王的臣服中重新發現,國王和王位擁有根深蒂固的威望,于是突然由叛逆變成忠臣。 儒安維爾寫道:“許多人說,國王若是在緊要關頭沒有上帝的幫助,布列塔尼伯爵早就把王后和國王制伏了。”在不褻瀆神明的前提下,我們不妨對儒安維爾的話作這樣的理解:皮埃爾·摩克萊爾害怕國王,也就是說害怕王位,換句話說,他像13世紀的法國人一樣對王位所體現的神的意志和神圣性懷有敬畏心理。 ……
圣路易(全兩卷)(精裝) 作者簡介
雅克??勒高夫(Jacques Le Goff,1924-2014),法國歷史學家,專長中世紀史,尤其是12—13世紀。勒高夫1972—1977年擔任法國社會科學高等學院的院長。他是年鑒學派第三代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新史學”的主要人物之一。他認為中世紀本身是一個獨立的文明,與希臘-羅馬時代及現代有明顯分別。勒高夫有多種著作被譯介入中國,如《試談另一個中世紀》《煉獄的誕生》《錢袋與永生:中世紀的經濟與宗教》等。 譯者簡介: 許明龍(1936-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法國史。許明龍先生譯有多部作品,如孟德斯鳩的《論法的精神》《波斯人信札》《羅馬盛衰原因論》等。
- >
朝聞道
- >
姑媽的寶刀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