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意玩具書(精裝4冊)
萬物有靈 《詩經》的草木鳥獸魚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919127
- 條形碼:9787569919127 ; 978-7-5699-1912-7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萬物有靈 《詩經》的草木鳥獸魚蟲 本書特色
1.唯美經典:精選196幅日本江戶學者細井徇手繪唯美插圖,隨畫另配130余首傳唱千年的《詩經》名篇。感受草木之間的中式浪漫情懷。提高個人審美的同時,亦能體會萬物中深厚悠長的中國古典文化。 2.寓教于樂:著 名學者傅國涌作序傾情推薦,盡顯文人之思考。全書共215條簡要現代注釋,介紹畫集間所繪的草木鳥獸魚蟲;內文生僻字全注音,對照閱讀,消解經典國學《詩經》的艱澀難讀。 4.精致裝幀:雙封設計,全彩印刷,畫質清晰。封面夢幻唯美,板式舒朗簡約,色彩清新典雅,盡顯文人氣質。宜閱讀,宜收藏。 2.5.定制專享:市面獨 家贈送專享定制“草木雅情”明信片與書簽一套。感受浩繁博物,生靈至美,在紙上跨越時空,與自然一期一會。
萬物有靈 《詩經》的草木鳥獸魚蟲 內容簡介
《萬物有靈:<詩經>里的草木鳥獸魚蟲》收錄了日本江戶時代儒學家細井徇所繪《詩經名物圖解》中的196幅名物彩色圖譜,同時配以215名物的習性、狀態等輔助文字以及130多首對應的《詩經》篇目原文;此外,我們邀請有名的經典誦讀專家白云出岫為此書錄制了310分鐘的音頻文件,掃碼即可聽書聽講解。集知識性與文藝性為一體,藝術欣賞與古典學習相映成輝,為讀者閱讀學習《詩經》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方式。
萬物有靈 《詩經》的草木鳥獸魚蟲 目錄
荇菜
葛
芣苢、卷耳
蔞、蘩
蕨、薇
蘋、藻
白茅
葭
蓬
匏
葑
荼
薺
苓
麥、虻
綠竹
王芻、萹蓄
芄蘭、葦
諼
黍、稷
蓷、蕭
艾
麻
荷華
龍( 蘢)
蕑、茹藘
勺藥
莠
稻、粱
瓜、壺、韭
荍
纻
菅
苕、鹝
蒲
蓍
薁
葵
蘞
果臝
蘋
蒿、芩
臺
萊
莪
蓫
葍
莞
蓼
蔚
蔦、女蘿
芹
藍
苕
堇
荏、菽
筍
來、牟
稌
茆
木部
桃
楚
甘棠
梅
樸樕
唐棣
李
柏
棘
榛
栗
椅
桐
梓
漆
桑
檜
松
木瓜
蒲
杞
檀
舜
柳
樞
榆
杻
椒
栩
楊
梅
駁
苞棣
郁
棗
樗
杞
枸
榖
柞
檉
梧桐
鳥部
雎鳩
黃鳥
倉庚
鵲
鳩
鳴鳩
雀
燕
雉
雁
流離
烏
鶉
雞
鳧
鴇
晨風
鷹
鴟鸮
鷺
鵜
鸛
鶴
脊令
翚
桑扈
鳶
鴛鴦
鹙
鹥
桃蟲
獸部
馬
兕
兔
鼠
羊
麕
鹿
尨
豝
虎
狐
象
牛
狼
貉
貍
魚
熊
豺
猱
貓
魚部
魴
鳣
鯉
鱒
鲿
鱧
嘉魚
鮐
鱉
龜
貝
鼉
鰷
蟲部
螽斯
草蟲
阜螽
蝤蠐
螓
蛾
蒼蠅
蟋蟀
蜉蝣
蜩
莎雞
蠶
蠋
伊威
蟏蛸
宵行
虺
蜴
蜾蠃
蜮
螟、螣、蟊
蠆
蜂
生僻字注音檢索
萬物有靈 《詩經》的草木鳥獸魚蟲 節選
序 文/傅國涌 1894年舊歷甲午年的狀元張謇,曾為他在故鄉南通建的博物苑題寫了一副對聯: “設為庠序學校以教,多識鳥獸草木之名。” 這副對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下聯,這是從《論語》中來的句子,但因張謇的緣故,我便牢牢地記住了。《論語》中孔夫子提及《詩經》時說了一番話:“《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我喜歡《詩經》,喜歡其中所興所觀的鳥獸草木,我更偏愛的是草木,前些日子,我給小孩子上課,首先想到的就是《蒹葭》,時值白露——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這些詩句尤能引起我內心的共鳴。我將這節課就叫做“與蘆葦對話”或“與蒹葭對話”。上課時我帶了一本書,跟孩子們分享,這是一冊《詩經》的鳥獸草木圖解,有一個很美的書名——《美了千年,卻被淡忘:詩經名物圖解》,乃日本學者細井徇手繪,圖和解都令人賞心悅目。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詩經》原本就美,每一種草木,每一種鳥獸小蟲,都自成一個世界,自有其動人的美。 不久,我到北京講學,遇到做出版的朋友,說起他手頭正在做一本細井徇的書,和我讀的是同一本,經過重新翻譯、編排、設計裝幀,要比原來的版本更為精美,希望我能為新版本寫一小序。我南歸之后,即收到了電子版,果然比我手頭的版本要好多了。無論是翻譯、編輯和排版,看起來都更合理,只要打開目錄就很明了,分為草部、木部、鳥部、獸部、魚部、蟲部,書名為《萬物有靈:<詩經>中的草木鳥獸魚蟲》。 萬物有靈,從一個“靈”字著眼,《詩經》有靈,人類的心靈與心靈是相通的,我常說,如果你今天讀了“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讀了“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內心有共鳴,那就表明人類擁有一個共同的心靈,時間阻隔不了,空間也阻隔不了,二千五百多年前佚名詩人留下的詩句,明明白白地告訴我們心心相印。難怪美國19世紀的作家愛默生說,“對所有的個人來說,世間只有一個共同的心靈……歷史是這個心靈的工作記錄。世界萬物的根源都在人里面。” 毫無疑問,詩歌也是這個心靈的工作記錄,《詩經》留下的正是古人對這個心靈的記錄。“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無論叫黍也好,稷也罷,天地生人,萬物養人,故《易經》說“天地之大德曰生”。這些憂傷的詩句依然感動著千余年后的詞人姜白石和他的老師。 1176年的冬至日,時值南宋,江淮之間常遭蹂躪之際,姜白石過揚州,“夜雪初霽,薺麥彌望”,進城只見“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昔日繁華鼎盛的揚州不見了。他感慨今昔,填了一曲自創的《揚州慢》。其師千巖老人讀了,以為有“黍離”之悲。當我少年時讀到《揚州慢》,心中也滿了“黍離”之悲。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萬物何故,要承載如此之悲涼?萬物又何幸,活在詩人的筆下,不僅悅人眼目,養人活命,而且有了生生不息的精神生命。萬物有靈,當我少年時代,大陸風行瓊瑤小說和電視連續劇,14英寸黑白電視中,鄧麗君演唱的《在水一方》,化自《蒹葭》的歌詞,幾十年來一直在我的心頭徘徊。我之所以想到與不結果實的蒹葭對話,即起源于這首歌帶給我的記憶。 《詩經》有靈,草木鳥獸蟲魚中有靈,我與萬物的對話即是心靈與心靈的對話,這不是簡單的知識拼圖,更重要的是走進萬物的心靈中去。一直以來,我們其實與萬物在分享這個世界,萬物帶給我們的遠比我們帶給它們的多。四季輪回,時間消逝,王朝更替,戰爭和平,黍離之悲,君子好逑,一切皆有命運,冥冥之中,萬物和人幾乎都有自身的秩序,在宇宙的嘆息中被安排在自己的位置上,只是我們終其一生也未必能想明白。 “喓喓草蟲,趯趯阜螽。未見君子,憂心忡忡。”“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桃之夭夭,其葉蓁蓁。”“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桑之落矣,其黃而隕。”不僅蟈蟈兒和蚱蜢各有自己的命運,桃花、桑葉也各有其命運。即使桃花謝了,桑葉落了,它們的價值也不容置疑。我可以與桃花對話,與桑葉對話,與楊柳對話,也可以黍稷對話,當然也可以與蚱蜢、與蟋蟀、與蝴蝶、與蜜蜂、與知了們對話……我的“尋找語文之美”課,幾乎可以從《詩經》開始,就這樣一路對話下去。 我依稀看見——在萬物與人之間,有一條神秘的通道,一條心靈的通道。《萬物有靈:<詩經>中的草木鳥獸魚蟲》,其中的每一幅插圖、每一首詩都會喚醒我們的心靈,叫我們在午夜夢回之際,重新認識自己,認識萬物,認識眼前的世界,認識過去、現在和將來。 2017年10月24日寫于杭州 毛詩序 《關雎》,后妃之德也,風之始也,所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也。故用之鄉人焉,用之邦國焉。風,風也,教也,風以動之,教以化之。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發于聲,聲成文謂之音,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詩。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 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故曰風。至于王道衰,禮義廢,政教失,國異政,家殊俗,而變風變雅作矣。國史明乎得失之跡,傷人倫之廢,哀刑政之苛,吟詠情性,以風其上,達于事變而懷其舊俗也。故變風發乎情,止乎禮義。發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是以一國之事,系一人之本,謂之風;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風,謂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廢興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謂四始,詩之至也。 然則《關雎》《麟趾》之化,王 者之風,故系之周公。南,言化自北而南也。《鵲巢》《騶虞》之德,諸侯之風也,先王之所以教,故系之召公。《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是以《關雎》樂得淑女,以配君子,憂在進賢,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賢才,而無傷善之心焉。是《關雎》之義也。
萬物有靈 《詩經》的草木鳥獸魚蟲 作者簡介
細井徇,號東陽,江戶時期著 名醫者、儒學家,著有《四診備要》等因《詩經》中名物眾多難以辨認,前人所作多有不足,難以達到“多識草木鳥獸蟲魚之名”的目的,細井便與京都一帶畫師商議并親自審定,“加以著色,辨之色相,令童蒙易辨識焉”,著成《詩經名物圖解》一書。
- >
莉莉和章魚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經典常談
- >
推拿
- >
二體千字文
- >
回憶愛瑪儂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