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國教育政策評論2022(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2019517
- 條形碼:9787572019517 ; 978-7-5720-1951-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教育政策評論2022(下) 本書特色
《中國教育政策評論》是以評論我國教育政策熱點及難點問題為主要內容的學術集刊。自創刊以來,一直秉持“教育研究密切聯系實踐,服務決策”的精神,對中國教育發展過程中的重大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進行了專門探討,在教育研究、教育決策以及教育實踐領域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已連續被確立為CSSCI來源集刊。《中國教育政策評論2022(下)》主題聚焦“'雙減'政策下的教育改革"。
中國教育政策評論2022(下) 內容簡介
《中國教育政策評論》從2022年開始改為每年兩輯,是由袁振國教授主編,以評論我國教育政策熱點及難點問題為主要內容,在教育決策、教育研究以及教育實踐領域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已連續被確立為CSSCI核心來源集刊。本輯主題是“雙減政策下的教育改革"。“雙減”政策實施一年多以來,取得了積極成效,我國基礎教育的生態環境和整體面貌都發生了顯著變化。本輯收錄的文章圍繞這一主題,從政策分析、路徑建構、實踐審思等三方面展開探討。
中國教育政策評論2022(下)中國教育政策評論2022(下) 前言
前言
我國“雙減”政策實施一年多以來取得了積極成效,國家基礎教育的生態環境和整體面貌都發生了顯著變化。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的具體體現和生動實踐,更好地適應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由高速增長階段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對人才培養的要求。新時代背景下,“雙減”工作仍具有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鑒于此,《中國教育政策評2022(下)》圍繞“雙減”背景下的教育現實,探索教育改革的可持續經驗。從政策文本的深入分析入手,重新審視改革路徑,針對實踐困境進行反思調整,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本輯收錄的論文涵蓋以下三方面的內容:
一是“雙減”背景下的政策分析。為了系統指導我國中小學校學生減負工作真正落地,我們需要認真對政策本身進行審思,包括對其進行歷史溯源,探索政法融通之處,呈現不同區域的具體方案等,從而有助于從國家頂層設計層面理解“雙減”的理念和實施原則,保障減負政策落實的科學性與持續性。同時,通過檢視政策文本和政策行動之間的差異空間,從“雙減”政策設計與供給的現實問題入手,著力優化學生減負的政策體系,為“雙減”政策落地后相關配套政策的持續性供給提供科學的改進方案。
二是“雙減”背景下的路徑建構。為使“雙減”在學校中有效落地,我們需要探問新時代背景下的人才培養方向、路徑和機制。首先,應從政策與機制雙重層面入手,重新審視當前的教研制度和作業管理機制等具體舉措,并作出科學有效的調整。其次,需重新審視知識與教育的關系,明確人才培養的基本價值立場,也要探尋學校的教育功能,驅動“雙減”背景下校內校外教育系統的視角轉換。*后,應從情感與技術的雙重路徑切人,一方面實現教育與技術的雙向賦能,助力“雙減”政策的高效執行與系統改善;另一方面從教育情感治理出發,協調政府、學校與家長之間情感關系的再生產過程,重構家長群體對“雙減”政策的積極理解、對學校的認同與支持,科學構建“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
三是“雙減”背景下的實踐審思。在推進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格局的戰略調整中,學生、教師、家長、學校均面臨空前的挑戰。在此情況下,各方會有什么樣的現實反應,又將如何克服種種挑戰?具體而言,學生在校時間產生了何種變化?高質量的學校課后服務體系和內容如何構建?傳統文化課程如何供給?學校內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如何提升?如何確立家長課程的參與機制和保障機制?這些是本部分試圖回答的問題。
希望本輯的出版,能推動現實層面對“雙減”理念的理解和對實踐的審思。
袁振國
2022年11月
中國教育政策評論2022(下) 目錄
001“雙減”背景下的政策分析
Chapter 1
003 中國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政策的變遷、動因與
展望探賾
——基于歷史制度主義視角的分析
一、分析框架:歷史制度主義及其分析的適切性;二、歷史溯源: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政策的變遷探析;三、機理溯源: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政策變遷的分析;四、路徑創新: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政策變遷的歷史否決點
羊峰 苑津山
Chapter 2
019 我國中小學校學生減負政策文本量化分析
——基于政策工具視角
一、問題提出;二、研究設計;三、文本分析;四、研究結論;五、研究建議
葉曉力 徐培鑫 周烽
Chapter 3
038 “后雙減”背景下政策執行中的“策略空間”:
政策文本與政策行動的互動視角
一、政策執行偏差與“策略空間”;二、玫策規范中的三種區域:政策文本中的“策略空問”供給;三、“策略空間”的形成與變化;四、總結
沈翁安生
Chapter 4
067 論“雙減”政策與教育法的融貫一、“雙減”政策與教育法融貫的基礎與意義;二、“雙減”政策與現有教育法的聯系;三、“雙減”政策融貫于未來教育法典的路徑
王思杰
Chapter 5
080 減負政策的地方化表達-基于18省“雙減”方案的政策分析一、省級政府“雙減”政策文本及總體實施情況;二、省級政府推進“雙減”政策的過程審視;三、行動建議;四、結語
柯樂樂
Part2
095“雙減”背景下的路徑建構
Chapter 6
097“雙減”政策下教研制度的轉型與建構-基于歷史制度主義視角一、“雙減”背景下的教研制度發展情境;二、“雙減”政策對教研制度歷史進程的影響;三、深度教研范式建構
盧立濤 王泓瑤
Chapter 7
113“雙減”背景下作業管理運行機制的多維建構
——基于系統論的視角
一、作業管理面臨的困境;二、作業管理運行機制的建構;三、多維作業管理機制釋析;四、結語
江淑玲 奚雯雯 陳金君 胡園園
Chapter 8
131“雙減”政策下人才培養的方向及路徑:基于三種知識范疇理論的思考
一、“雙減”政策的內涵剖析;二、“雙減”政策下人才
培養的方向:基于三種知識范疇理論;三、“雙減”政策下人才培養的路徑
柳佳煒 姜 勇
Chapter 9
147 “雙減”政策下的教育情感治理:多重結構與困境
消解一、教育情感治理結構:多重情感關系的干預協調;二、“雙減”政策下教育情感治理的缺失困境;三、“雙減”政策下教育情感治理的對策建議
劉世清 張凱越
Chapter 10
162 教育技術賦能:助推“雙減”的系統省思
一、教育技術賦能“雙減”的研究緣起;二、教育技術賦能“雙減”的內涵闡釋;三、教育技術賦能“雙減”的實踐案例;四、教育技術賦能“雙減”的問題反思;五、教育技術賦能“雙減”的發展路徑
孫不凡 程一可
Chapter 11
183“雙減”背景下學校教育功能的視角轉換與視域融合
一、學校教育功能的兩種視角;二、從組織視角到生態視角的發展;三、共同立場中的視域融合;四、結語
肖川 陳少陽
Chapter 12
199“雙減”后家庭教育期望、供需偏差與“家校社”協同構建
——基于全國范圍“雙減”前后家庭教育投入的變化調查
一、主要概念及文獻綜述;二、“雙減”后家庭教育投入和期望發生變化;三、“雙減”后校外教育供需偏差糾正和“家校社”協同育人構建
彭妮婭
Part3
215“雙減”背景下的實踐審思
Chapter 13
217 “雙減”政策背景下中小學生在校時間的審視與治理
一、歷史回溯:我國中小學生在校時間的發展變化歷程及趨勢;二、理性審思:我國中小學生在校時間變化引發的沖突與矛盾;三、發展方向:“雙減”政策背景下我國中小學生在校時間的治理邏輯;四、實踐紓解:“雙減”政策背景下我國中小學生在校時間治理的具體路徑
王樹濤 鮑俊威
Chapter 14
234“雙減”格局下中小學高質量課后服務體系構建的現實挑戰與行動邏輯
一、構建中小學高質量課后服務體系的價值意蘊;二、構建中小學高質量課后服務體系的現實挑戰;三、中小學高質量課后服務體系構建的行動邏輯
于茜蘭 陳 鵬 祁占勇
Chapter 15
255“雙減”政策背景下傳統文化課程的價值、供給邏輯及實踐策略
一、“雙減”政策背景下傳統文化課程的價值;二、“雙減"政策背景下傳統文化課程的供給邏輯;三、“雙減”政策背景下傳統文化課程供給的實踐策略
周瑩華 羅生全 楊 柳
Chapter 16
271 高中是否需要“雙減”?
——論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雙減”的原因、阻礙和突破
一、高中階段推行“雙減”政策的必要性;二、高中階段落實“雙減”政策的阻礙;三、高中階段“雙減”政策的未來突破
韋驊峰
Chapter 17
288 挑戰與應對:“雙減”政策規制下的學校內部治理
——基于社會技術系統理論
一、研究背景及問題提出;二、理論要義及適切性;三、“雙減”政策規制下學校內部治理的挑戰;四、“雙減”政策規制下學校內部治理的應對
趙亮 倪娟
Chapter 18
306“雙減”政策下的中小學家長課程參與:價值、困境與對策
一、家長課程參與的價值:基于課程公共性和技術性的思考;二、家長課程參與的困境與阻力:課程中的家校“分育”;三、家校“分育”的歸因與對策:基于課程多層次生態系統的視角
邵容與 胡定榮
324 附:《中國教育政策評論》簡介及投稿須知
中國教育政策評論2022(下) 作者簡介
袁振國,曾任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系主任,教育部師范司副司長、社科司副司長、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秘書長等職。長期致力于創新教育理論,開拓性地發展了我國教育政策研究。主要學術成果有《教育政策學》(獲首屆全國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臺灣高等教育出版社購買版權臺灣發行),主編的《中國教育政策評論》1999-2015年以來連續16年每年出版,被列入SSCI集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朝聞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