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腦機革命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2257391
- 條形碼:9787572257391 ; 978-7-5722-5739-1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腦機革命 本書特色
l 腦機接口之父米格爾·尼科萊利斯繼《腦機穿越》之后又一部力作。 l 顛覆性提出“大腦中xin論宇宙觀”,從哲學角度結合歷史、藝術、物理學、辯證討論人類智能與人工智能的未來。 l 融合社會心理學、行為科學和神經科學的前沿思想,全/面闡釋人腦如何造就人類文明,又為何會令人類文明倒退。 l 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洪波、葦草智酷創始合伙人段永朝、柔靈科技創始人兼CEO孫瑜、腦虎科技創始人陶伯虎、耶魯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家戈登·謝潑德、加州大學歐文分校教授羅恩·弗羅斯蒂希、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副教授馬歇爾·侯賽因·舒勒、普林斯頓大學神經科學教授阿西夫·加贊法爾等聯盟推薦。 l 湛廬文化出品。
腦機革命 內容簡介
本書揭示了這個重要問題的答案。作者通過12章內容為我們闡述了一個嶄新的觀點:人腦超越了一切計算機,它才是真正的萬物創造者。本書不只是一本關于大腦的圖書,更是一本為當下的人工智能研究“打通癥結”的圖書。
腦機革命 目錄
腦機革命 節選
第6章 為什么真正的萬物創造者不是一臺機器 這不是我**次看到真正的萬物創造者即將被取代的預測。自工業革命開始以來,類似的說法就經常出現。誠然,以前的競爭者沒有一個能做到僅用1.23飛焦耳模擬一個突觸。然而,三個多世紀以來,不斷有預言家聲稱,人類大腦的特定技能很快會被人造工具所復制。無論在他們所處的時代,代表*先進技術的是蒸汽機、機械設備、電子物件,或是自1936年以來精心設計的數字計算機,還是由成千上萬個相互連接的微處理器組成的超級計算機,這種預言從未終止過。 所有這些冒險都難逃慘敗的命運。 大腦是真正的創造者,而不是相反 自信息時代來臨至今,人類便生出了一種不可阻擋的觀念,即數字計算機終將取代人腦。有時,這種信念非常狂熱,其支持者似乎認為這是一個神圣的預言,沒有什么能阻止我們在不久的將來實現它。若能實現,這將是人類歷史上*具顛覆性的技術發展。然而,雖然未來學家、人工智能從業者和愛好者 做出了太多的預測,但是我們還沒有找到任何確鑿的證據證明其可行性。在過去的十幾年中,由于沒有確切的證據,人們經常只能提出一些相當稚嫩的觀點。例如本章開篇提到的文章,認為只需適當地連接數以千億計的類神經元和節能晶體管,然后按下電源按鈕,我們便能再現大腦的復雜心智能力。 對此,我不敢茍同。 人類大腦的精密運作可以被簡化成一種算法,并通過數字邏輯再現,這種觀點充其量是一個后現代神話或者都市傳說。它或許也是后真相時代的一個例子:在我們這個時代,如果一個錯誤或虛假的聲明被強調了很多次,并在公眾中廣泛傳播,人們便會信以為真。大腦的復雜性可以由簡單連接大量電子元件重構的觀點不僅與現實相去甚遠,而且在深入研究后我們會發現,它完全沒有成功的可能性:現在沒有,以后也不會有。 持該觀點的人很少靜下心來思考這一點:人類的大腦才是數字硬件和軟件的真正創造者,而不是相反。盲目地相信人造技術可以與其創造者背道而馳并超越創造者,意味著相信任何一種系統,比如人類大腦,都可以創造出比自己更復雜的東西。然而,這一論點的支持者們除了堅持不懈地宣傳他們狂熱的信仰之外,并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釋這額外的復雜性從何而來。我認為這一命題顯然是錯誤的,因為它違反了許多公認的邏輯定理,包括哥德爾的兩條不完備定理和由美國阿根廷裔數學家格雷戈里·蔡。℅regory Chaitin)提出的復雜性定理 (complexity theorem)。根據蔡汀的說法,一個形式系統(比如一個計算機程序)不能產生一個比自己更復雜的子系統(也就是另一個計算機程序)。約翰·卡斯蒂(John Casti)和維爾納·德波利(Werner Depauli)在《邏輯、大腦與數學的一生》(Gödel: A Life of Logic, the Mind, and Mathematics)一書中將這一定理更正式地表述為:存在一些復雜到沒有計算機程序能夠生成的數字。 哥德爾的工作和蔡汀的工作密切相關,它們共同為以下假設提供了明確的邏輯邊界:如果人腦是一個類似計算機的設備,并具有復雜度X,它實際上不可能產生類似超級智能的人造設備的東西,表現出大于X的復雜度。 由于數字計算機是這一比較的基準,我們在開始討論時必須回到這一奇妙機器的歷史起源。英國數學家和邏輯學家艾倫·圖靈于1936年提出了一種抽象計算設備,現存的每一臺數字計算機都代表了實現它的眾多可能性之一。為了紀念圖靈,人們把這一抽象計算設備命名為通用圖靈機(universal Turing machine)。 從筆記本電腦到地球上*強大的超級計算機,每一臺數字機器的操作依然由這種心智結構定義。通用圖靈機使用一個由用戶編寫的內部指令表,按順序讀取和操作輸入機器的磁盤中的符號。當圖靈機從磁盤中一個一個地讀取符號時,它采用這個內部指令表或軟件來執行各種邏輯運算,然后記錄其結果。 聽起來很簡單是嗎?然而,無論好壞,過去80多年的大多數技術突破,包括人類歷史上*具顛覆性的通信技術——互聯網,都可以看作是在一位天才數學家的頭腦深處精心設計的“抽象心智玩具”的衍生品。 所有自然現象都可以在數字計算機上模擬的這一想法,*初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對所謂的邱奇—圖靈猜想的一個錯誤解釋。這一猜想*初由圖靈和美國數學家阿隆佐·邱奇(Alonzo Church)提出。本質上,這一猜想認為,如果一個人能夠提出一系列定義明確的步驟,即算法,來解決一個給定的數學方程或問題,那么數字計算機可以重現這種操作并計算出同一方程的解決方案。這個方程就可以被歸類為一個可計算的函數。 所有的混亂都從這里開始。
腦機革命 作者簡介
米格爾·尼科萊利斯 世界頂級科研機構巴西埃德蒙與莉莉·薩夫拉國際納塔爾神經科學研究所聯合創始人,美國杜克大學神經工程研究中xin創始人,現任杜克大學醫學院神經生物學教授。 法國科學院院士、巴西科學院院士,常在《自然》《科學》等國際一/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2004年,被美國科普雜志《科學美國人》評為全球具影響力的20位科學家之一。他的研究被《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為十大具突破性的科技創新之一。 ?? 2014年巴西世/界杯“機械戰甲”發/明者。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回憶愛瑪儂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史學評論
- >
二體千字文
- >
莉莉和章魚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