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不可思議的大自然剖面圖 神奇海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52984
- 條形碼:9787521752984 ; 978-7-5217-5298-4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不可思議的大自然剖面圖 神奇海洋》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7-10歲1、一套書覽盡震撼的海洋、雨林奇觀。全書共60幅大自然生態圖景,約200種珍稀物種;帶你深潛萬米海底世界,穿越百米熱帶雨林,探尋大自然的奧秘! 2、獨特“從頂端到底部”圈層結構,以“刻度尺”度量生存范圍,以*直觀的方式展現海底和雨林世界。獨特的圈層“縱切面”,將抽象的自然環境直觀化,讓孩子輕松了解內部生態結構和生物種類;每個對頁右側為一個刻度尺,圖示動植物處縱向空間范圍,所有頁面展開可成為一個大自然的“身高尺”,一目了然地看到棲息在不同空間的物種。 3、領域專家權威審校,確保每個細節的準確性。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牛翠娟,北京自然博物館研究員馬清溫,分別為本套書作審讀校訂。
《不可思議的大自然剖面圖 神奇海洋》 內容簡介
*本套書共兩冊,分別為神奇海洋和熱帶雨林。海洋和熱帶雨林中生活著地球上絕大多數動物和植物,從上到下,不同的空間層次分布的動植物也各不相同。本書用的刻度尺方式和圈層結構,向小讀者介紹了分布在熱帶雨林和海洋不同空間層次,近200種珍稀動植物的生物特性。
《不可思議的大自然剖面圖 神奇海洋》 目錄
簡介 2
**章:真光層
什么是真光層? 4
潮間帶 7
河口 9
海藻森林 11
海草床 13
珊瑚礁 15
開闊海域 17
第二章:暮光層和午夜層
什么是暮光層? 18
暮光層捕食者 21
黑暗中的發光動物 23
什么是午夜層? 24
午夜層的捕食者 27
午夜層的食腐動物 29
第三章:海淵與海溝
什么是海淵? 30
海淵中的奇妙動物 33
熱液噴口 35
什么是海溝? 36
海溝中的生命 39
第四章:人類與海洋
深海探索的現狀 40
氣候變化 42
海平面上升 44
污染物 46
保護海洋,我們能做些什么? 48
詞匯表 50
《不可思議的大自然剖面圖 神奇海洋》 節選
地球上的海洋通常分為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它們約覆蓋了地球表面71% 的區域,面積約 3.6 億平方千米。但是,海洋的深處是什么樣子呢?我們了解的并不多。事實上,我們對海底的了解甚至還不如我們對于火星表面的了解。 科學家按深度將海洋分為五層。*靠近海洋表面的是真光層,下面是暮光區,接下來是午夜層,然后是海淵,*下面的是海溝。每一層的自然條件不同,比如,光照情況不同,水溫高低不一,水壓大小各異,動物的食物來源也不一樣。正是因為這些差異,在不同層生活的生物形成了各自鮮明的特征。 潮間帶是一片海岸區域,漲潮時在水下,退潮時才顯露出來。因此,潮間帶的動物既要學會在海水中生活,又要適應在空氣中和陽光下生存,還要承受洶涌的海浪的拍打。不過,這些動物們經過不斷進化,早已適應了這樣嚴酷的生存條件。 赭色海星:潮水退去后,赭色海星就直接暴露在空氣中,此時它們依然能夠存活,*長可達 8 小時。赭色海星以貽貝、螺和藤壺為食,被稱為基石物種,因為這種動物能影響許多其他物種,有助于維持潮間帶的生物多樣性。 貽貝:貽貝生活在潮間帶的狹窄地帶。如果距大海太遠,貽貝無法獲得足夠的食物;如果距大海太近,它們又很容易成為海星的獵物。因此,位于海岸區域的潮間帶成了貽貝理想的住所。為了不被太陽活活曬死,貽貝成群聚集生長—密密麻麻地擠在一起,盡量不讓陽光透射進來。
《不可思議的大自然剖面圖 神奇海洋》 作者簡介
亞歷克斯;伍爾夫,英國著名科普作家,創作了200多部作品,涵蓋自然科學、社會學和歷史學等。其代表作有《銀火箭少年科幻系列》(劉慈欣主編)《太喜歡思考了!》等,且屢獲殊榮,包含著名的英國科學教育協會金獎、福爾柯克紅皮書獎等。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姑媽的寶刀
- >
山海經
- >
我與地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唐代進士錄
- >
朝聞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