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澳門學與澳門民間文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86933
- 條形碼:9787520186933 ; 978-7-5201-8693-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澳門學與澳門民間文化 內容簡介
本書是由澳門基金會、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澳門大學、澳門理工學院、澳門科技大學及暨南大學共同舉辦的第六屆澳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成果的結集,書中收集國內外從事澳門學研究的著名學者的論文33篇。 本書以“澳門學與澳門民間文化”為主題,從“澳門學的學科建設與宏觀思考”“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社會互動”“文學藝術與多元發展”“歷史研究與史料整理”四個方面,深入探討澳門學在相關領域的研究課題和取得的進展,豐富充實了澳門學的研究內容,拓展了澳門學的研究范圍,有助于推動澳門學的學科建設和長足進步。
澳門學與澳門民間文化 目錄
一 澳門學的學科建設與宏觀思考
澳門學學科構建的理論問題、實證分析及策略建議 郭萬達/003
澳門學研究的現狀、問題及未來發展 郝雨凡/020
澳門學的經濟分析框架 袁持平 杜妍/024
澳門學研究:研究文獻的時空拓展與階段演化 孫思宇 張小勁/039
澳門學的學科意義 朱壽桐/051
構建澳門學需要明確的幾個關系 婁勝華/063
澳門學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作用與現實意義 周平/076
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與澳門學研究若干思考 葉農/085
近30年來澳門法律問題研究與澳門學的發展 陳杰/092
二 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社會互動
從澳門民間文化研究看澳門學的文化價值取向 李松/111
中國禮俗互動傳統中的“澳門模式” 張士閃/117
嶺南華光誕起源及于澳門的傳播與發展 林銳華 馬建春/126
粵劇神功戲與澳門民間節慶 謝少聰/152
澳門民間文藝多元多樣化概述 陳樹榮/163
土生葡人對葡萄牙土風舞作為旅游吸引物的態度研究
——基于ABC態度理論 柳嘉信 李璽/167
澳門媽祖文化及其澳門學意義 柯恒一 李燕萍/183
澳門學視野下的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文化生態學芻議 楊開荊/196
三 文化藝術與多元發展
澳門模式:多元文化與中華民族共同體 周大鳴/215
民間文化旅游:澳門旅游業發展的新方向 陳章喜 倪容/234
全球化對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影響:以澳門為研究案例 高婕 盛力/250
澳門城市音樂的學科體系:內涵、外延及展望 戴定澄/267
澳門海洋文化遺產:現狀、問題與建議 趙殿紅 柯力/288
翻展澳門:澳門文化遺產與多元文化之路 蕭泳紅 張小軍/303
澳門媒體與詩城的共生與互塑
——以《澳門日報》“鏡海”副刊為中心 龍揚志/322
清末大變局背景下的近代新詞
——以鄭觀應詩文為考察對象 周薦/337
澳門社團的多元文化 鄞益奮/349
四 歷史研究與史料整理
西洋葡萄酒從澳門走上中國人的餐桌 金國平/363
天主教堂與澳門歐洲中世紀城市空間早期建構 陳才俊/375
鴉片戰爭前兩份產生于澳門的《洋事雜錄》 湯開建/392
乾嘉時期澳門鋪戶房屋租賃糾紛檔案所見鋪底權問題 吳宏岐 楊耀東/436
法國來華耶穌會士白晉的西文漢學研究 張西平/451
澳門漁業與漁民研究:回顧與展望 李涵聞/467
書以載史——明清間梵蒂岡圖書館早期中國收藏及歷史背景 余東/480
澳門學與澳門民間文化 作者簡介
澳門基金會于2001年由原澳門基金會和澳門發展與合作基金會合并而成,為中國澳門一個具有公權力的半官方法人機構,旨在促進、發展或研究澳門的自身文化、社會、經濟、教育、科學、學術及慈善等活動。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煙與鏡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虎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