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愛與悲之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146457
- 條形碼:9787567146457 ; 978-7-5671-4645-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愛與悲之歌 內(nèi)容簡介
《愛與悲之歌:歌劇的當代審美與表演詮釋》將通過對該歌劇主要人物形象的細致研究,幫助學生更好地平衡演唱技術與演唱審美,通過文本分析等手段將音樂中調(diào)性、織體、節(jié)奏中審美內(nèi)容和戲劇表達提煉、總結,幫助學生更貼近戲劇人物地演唱,從而達到美育教育的目標。 歌劇人物形象往往從戲劇和音樂兩個方面展開,通過對戲劇文本與音樂文本的比較分析,研究歌劇中戲劇語言向音樂語言轉換中生成的內(nèi)容價值,音樂語言如何行使戲劇功能,實現(xiàn)美育核心的“發(fā)現(xiàn)美”,這是歌劇美育教育的具有實踐意義的路徑。在教學中,需要學生既了解原作戲劇表達的意愿,又認識音樂表達的具體內(nèi)容。這就需要研究同一題材下,對兩種不同藝術語言在轉換過程中的細節(jié)進行分析并應用于美育。首先,要從整體上了解曹禺戲劇的風格特征,使學生對該題材有整體的認識,此為“認識美”。然后,為了便于教學參考,再根據(jù)具體人物進行戲劇功能的分析,著重對語言文本轉換為聲樂文本之后的重點唱段進行分析,此為“理解美”,并從而在演唱中實現(xiàn)二度創(chuàng)作的“創(chuàng)造美”。 歌劇是一種高度綜合的藝術形式。當審美因素運用到歌劇教學實踐中,就要關照到其中從個體人物到某一片段的集體群像,從宣敘調(diào)、詠嘆調(diào)到重唱編排,以及戲劇表演部分與音樂部分的多重綜合分析。《原野》中每個人物形象都展現(xiàn)出不同的戲劇特征和音樂特征,每個人物形象也就有著不同的審美特征和風貌,例如仇虎的“悲情之美”、焦母“人性丑”與“音樂美”的結合等。通過文本研究挖掘每個人物音樂和戲劇背后的審美特征,將文本的審美信息教授于學生,使學生更深刻而全面地感知人物。
愛與悲之歌 目錄
**節(jié) 選題緣由及意義
第二節(jié) 文獻綜述
第三節(jié) 研究目標與內(nèi)容
第四節(jié) 研究方法及主要創(chuàng)新點
第二章 話劇《原野》與歌劇版的文本對比分析
**節(jié) 話劇《原野》人物形象及藝術價值
第二節(jié) 曹禺話劇的歌劇改編特質(zhì)
第三節(jié) 話劇《原野》與歌劇版的文本比較分析
第三章 歌劇《原野》文本的審美研究
**節(jié) 金湘作品的音樂美學特征
第二節(jié) 歌劇《原野》音樂文本分析
第三節(jié) 歌劇《原野》的音樂審美特征
第四章 歌劇《原野》人物形象的美育教學分析
**節(jié) 歌劇《原野》人物的音樂塑造特征
第二節(jié) “愛”與“仇”在仇虎歌劇教學中的體現(xiàn)
第三節(jié) 金子人物的反叛與音樂的“傳統(tǒng)”
第四節(jié) “反面人物”焦母的“人性丑”與“音樂美”
第五節(jié) 焦大星命運的“悲劇美”在唱段中的展現(xiàn)
第五章 歌劇《原野》的美育實踐研究
**節(jié) 《原野》中重唱的排演教學
第二節(jié) 歌劇《原野》校園排演的實踐分析
結語
參考文獻
作者簡歷
愛與悲之歌 作者簡介
王志達,男中音青年歌唱家,華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博士畢業(yè),上海大學電影學院教師。力量之聲(Vocal Force)組合成員。2016年11月,被授予“中國長江旅游推廣聯(lián)盟”推廣大使;2017年跟隨上海藝術家代表團參加阿斯塔納世博會;2017年跟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在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參加2017“中澳旅游年”文化推廣活動暨“力量之聲”組合演唱會;2017年上海旅游節(jié)開幕式,演唱上海旅游節(jié)節(jié)歌《共同的節(jié)日》;2017年參加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于上海分會場演唱《我們的上海》;2020年11月參加中央電視臺慶祝浦東開發(fā)開放30周年晚會。 主要獎項: 1.2013年,獲得意大利拉菲尼契國際聲樂比賽中國賽區(qū)金獎。 2.2015年,榮獲第32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jié)新人表演獎。 3.2017年,獲得《新聞晨報》頒發(fā)的“2016年上海影響力人物”大獎。 4.2017年上海市舞臺藝術作品評選展演“優(yōu)秀作品獎”。 5.《我們的上海》MV榮獲上海第十四屆“銀鴿獎”廣播影視類一等獎。 李云,紹興文理學院藝術學院教師,男中音青年歌唱家,華東師范大學歌劇藝術方向教育學博士。 主要獎項及演出經(jīng)歷: 2010年,中國音樂金鐘獎黑龍江賽區(qū)選拔賽美聲組一等獎; 2011年9月,于天橋藝術中心參演瓦格納歌劇《唐豪瑟》中國首演; 2011年10月,于人民大會堂參演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等; 2011年10月至2022年1月,任河南師范大學音樂舞蹈學院聲樂教師,其間與意大利歌劇藝術指導馬可·貝雷依(MarcoBellei)保持長期合作關系,于天津大劇院參演歌劇《俄狄浦斯王》、于河南衛(wèi)視指導《感動中國》等節(jié)目; 2014年,代表中國參加德國GUTIMMLING歌劇節(jié),并于閉幕音樂會擔任獨唱; 2017年9月,出訪俄羅斯莫斯科師范大學,白俄羅斯國立音樂學院,在音樂會中擔任獨唱; 2017年,作為自由撰稿人,為戴玉強制作的喜馬拉雅《戴你聽歌》撰稿《CastaDiva》《草原之夜》《Vincent》《布列瑟農(nóng)》等分期節(jié)目。 2019年,參演音樂劇《放牛班的春天》中文版,飾哈尚校長,于上海大劇院、北京保利劇院、深圳南山文體中心等劇院大劇場演出59場,受原電影導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Christophe Barratier)先生好評。 2019年理查德·柯西昂特(Richard Cocciante,法語音樂劇《巴黎圣母院》作曲)先生創(chuàng)作音樂劇《圖蘭朵》工作坊主演,飾鐵木爾; 2020年,在華東師范大學69周年校慶壓軸演唱《歲月》《ALL I ASK OF YOU》; 2021年,主演原創(chuàng)音樂劇《沉默的真相》28場,飾演張超、陳明章。
- >
唐代進士錄
- >
回憶愛瑪儂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經(jīng)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