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武漢近代城市史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8256318
- 條形碼:9787558256318 ; 978-7-5582-563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武漢近代城市史論 內容簡介
武漢是中國城市史的縮寫版和重要研究樣本。漢口開埠和“湖北新政”后,“東方芝加哥”橫空出世;辛亥革命一聲槍響,武漢成為中國乃至亞洲迎來民主共和**抹曙光的城市;漢口“市政改革”,推動了武漢城市現代化的進程;經歷了血與火的考驗,“英雄城市”聲譽中外。本書集結了著名學者涂文學教授研究武漢近代城市史的論文,按時間順序分為若干個專題,集中反映了作者在該領域三十多年的研究精華,頗多創見,對于推進武漢城市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武漢近代城市史論 目錄
一、中國城市的發展階段與歷史形態
二、武漢史是中國城市史的縮寫版
三、中國城市史研究的重要樣本
從荊州到武昌:近世湖北區域政治中心地位的確立
一、從河、洛到江南:中國經濟與文化中心的南移
二、從荊州到武昌:湖北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的東遷
三、從湖廣總領所到湖廣會城:區域政治與文化中心的確立
“天下四聚”:武漢前近代的發展高峰
一、因商而興
二、“天下四聚”
三、“漢口特性”
開放:武漢城市早期現代化的引擎
一、在沿海與內地之間:武漢對外開放的非典型性
二、在原生型與次生型之間:武漢早期現代化發展的“漢口特性”
三、在被動與主動之間:武漢早期對外開放晚發早至的奧秘
“東方芝加哥”:一個國際性城市的崛起
一、五國租界化外之地
二、江漢關:開放與城市現代化的象征
三、駕乎津門直逼滬上
張之洞“湖北新政”遺產的歷史命運
一、豐厚的現代化遺產
二、人亡政息的歷史結局
三、引人深思的“張之洞現象”
張之洞“湖北新政”流變考論
一、張之洞在武漢開辦的實業及其在民國的演變
二、張之洞倡導的商業與商務機構及商會的嬗變
三、城市管理的機構創立、更迭與市政交通建設的發展
四、湖北教育改革與湖北武漢在全國教育地位的提升
張之洞與近代漢口茶業出口貿易振興述論
一、盛極而衰:近代漢口茶葉貿易的演變
二、“亟圖變計”:張之洞振興茶務舉措
三、曇花一現:漢口國際茶港地位的喪失
論武昌起義的城市革命特性
引言
一、城市背景
二、城市革命
三、城市訴求
四、城市發展
余論
武昌起義后漢口重建中的國家與社會
一、政府主導:一波三折,乏善可陳
二、民間參與:多重角色,毀譽參半
三、官民互動:權力博弈,價值沖撞
武漢城市早期現代化
——20世紀二三十年代漢口市政研究論綱
一、“市政改革”:中國城市早期現代化的重大事件
二、漢口在“市政改革”中的特殊地位
三、市政、市政改革與漢口城市現代化關系
四、中國近代市政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市制建立與中國城市現代化的開啟
——基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武漢(漢口)建市的歷史考察
一、緣起
二、武漢(漢口)建市
三、武漢(漢口)城市政府體制
四、武漢(漢口)市政運行機制
五、意義
集權政治與專家治市:近代中國市政獨立的艱難旅程
——1930年代漢口個案剖析
一、專家治市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二、專家治市的初步進行
三、專家治市的歷史困境
按照“現代方式”重組城市空間
——1930年代漢口城市規劃理念評析
一、以功能分區為主旨的現代城市規劃思潮的勃興
二、漢口市政府的現代市政建設理念
三、1930年代漢口城市功能分區規劃
近代漢口市政改革對租界的效法與超越
一、判若天壤的租界與華界市政
二、漢口重建:并不成功的效仿實踐
三、超越租界:以歐美為直接參照系的“市政改革”
武漢抗戰史研究的多維視野
一、武漢:抗戰中心和戰時首都
二、武漢抗戰:抗日戰爭的歷史轉折點
三、事件史·中時段·文明史:武漢抗戰史研究的多維視野
淪陷與中國城市現代化進程的斷裂
——基于武漢城市樣本的分析
一、武漢抗戰:城市畸形繁榮且曇花一現
二、七年淪陷:武漢城市發展的至暗時期
三、復原乏力:戰后城市建設的停滯
四、功能退化與動力弱化:武漢城市現代化進程的斷裂
從“光復”到解放:城市的亂局與新生
一、復員還治
二、城市重建
三、鳳凰涅槃
“勢”之使然:武漢城市盛衰的歷史解讀
一、“勢”:武漢城市興衰的歷史動因
二、時勢:城市發展的先決條件
三、地勢:城市興衰的客觀環境
四、城市功能演化趨勢:城市發展的內在動力
五、結語
后記
武漢近代城市史論 作者簡介
涂文學,1958年生于湖北天門,現任江漢大學二級教授,城市研究中心主任,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博士生導師;兼任國家出版基金評審專家,中國城市史研究會副會長,中華口述歷史研究會副會長,武漢市社會科學聯合會副主席。1993年獲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1998年***武漢市委、武漢市人民政府授予“武漢市優秀專家”稱號。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近代城市史、區域史、社會文化史,已在多種權威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20余篇,出版專著30余部;多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多部論著分獲中國圖書獎、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武漢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等獎項;所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二十世紀前半葉中國城市化研究”(編號:13BZSO75)獲優秀結題。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經典常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