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戲曲歷史與審美變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995352
- 條形碼:9787505995352 ; 978-7-5059-9535-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戲曲歷史與審美變遷 內容簡介
本書為作者研究戲曲歷史與審美變遷之論文集。主要包括:論昆曲審美思想的變遷、略論中國戲曲雅俗審美思潮之變遷、當代戲曲的發展及其走向、張庚與中國戲曲理論體系、關漢卿及其雜劇創作論等內容。
戲曲歷史與審美變遷 目錄
001/自序
001/論昆曲審美思想的變遷
001/一、《琵琶記》與明初文
005/二、文人與戲曲的契緣
009/三、“雅正”思想與“寓道德于詼謔”的走向
016/略論中國戲曲雅俗審美思潮之變遷
017/一、俗之濫觴
——南戲的興起與“里巷歌謠”
020/二、雅、俗共賞
——雅俗審美之真正融合與雜劇作家身份之雙重
022/三、雅化之風
——戲曲身份的確立與昆曲的“流麗悠遠”
02、俗中含雅
——地方戲的崛起與京劇的形成
028/五、雅化與精致
——二十世紀五十、六十年代以來的“戲改”和戲曲發展
030/虎丘曲會與昆曲審美的雅、俗之境030/一、戲曲史中的俗與雅
031/二、虎丘曲會文獻記載
035/三、曲會現象與雅、俗兩境038/四、曲會與民俗節慶
041/乾隆時期(1736-1795)北京演劇及雅俗思潮嬗變
041/一、戲曲之清代戲曲與乾隆戲曲
042/二、乾隆時期北京演劇與花雅之爭
048/三、乾隆時期戲曲審美的雅俗嬗變及對京劇品格的影響
056/當代戲曲的發展及其走向
056/一、“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戲曲改革方針與戲改中對“反
歷史主義”傾向的批判
060/二、《十五貫》、《白蛇傳》與《梁山伯與祝英臺》等劇作066/三、京劇現代戲會演和《紅燈記》等“樣板戲”071/四、新時期戲曲的新收獲
079/實踐與理論:關于中國戲曲表演理論體系
080/一、戲曲是表演和實踐的產物
081/二、古代對戲曲表演的系統認識
084/三、當代戲曲表演理論體系研究管窺
087/四、關于戲曲表演理論體系建設的幾點思考
……
217/四、紹興府判官
219/五、慶元路推官
221/六、江南行臺掾
222/七、福建行省都事
224/八、徵事郎、翰林、國史院典籍官
225/高明交游新考
225/一、交友新考
231/二、公共特征
235/高明卒年再考辨
244/附錄:高明年譜
307/參考書目
展開全部
戲曲歷史與審美變遷 作者簡介
劉禎,1963年出生于內蒙古,文學博士,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術(學位)委員會委員。梅蘭芳紀念館書記、副館長。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所長。現兼任中國儺戲學研究會會長等職。武漢大學、東南大學、中山大學、上海大學等兼職教授。主要從事戲劇史論及民間文化、宗教祭祀戲劇等方面的研究。
書友推薦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朝聞道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唐代進士錄
- >
煙與鏡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