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周禮注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06556
- 條形碼:9787100206556 ; 978-7-100-20655-6
- 裝幀:12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周禮注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專業讀者;傳統文化的《周禮注》,〔東漢〕鄭玄注,石瑊整理。《周禮》是中國古代的經典,與《儀禮》《禮記》并稱“三禮”。《周禮》的文本生成于先秦時,至漢代而定型。東漢鄭玄網羅眾家之說,博收約取,擇善而從,撰《周禮注》十二卷,成為漢代《周禮》研究集大成的著作。本次整理以《四部叢刊》初編影印本《周禮注》為底本,取黃丕烈《士禮居叢書》本《周禮注》通校,又參校以武英殿刻及阮刻《十三經注疏》,并適度吸取現代學者對《周禮》的整理成果。由著名出版家、學者李夢生審讀。
周禮注 內容簡介
《周禮》是中國古代的經典,與《儀禮》《禮記》并稱“三禮”。該書通過對政府各部門職官的精細化建構,反映出古代中國人對王權政治的職官體系和行政運作的一種理想化設計。《周禮》的文本生成于先秦時,至漢代而定型。東漢鄭玄網羅眾家之說,博收約取,擇善而從,撰《周禮注》十二卷,成為漢代《周禮》研究集大成的著作。本次整理以《四部叢刊》初編影印本《周禮注》為底本,取黃丕烈《士禮居叢書》本《周禮注》通校,又參校以武英殿刻及阮刻《十三經注疏》,并適度吸取現代學者對《周禮》的整理成果。
周禮注 目錄
整理説明
整理凡例
周禮卷**
天官冢宰**
敘官
大宰
小宰
宰夫
宮正
宮伯
膳夫
庖人
內饔
外饔
亨人
甸師
獸人
䱷人
鼈人
臘人
周禮卷第二
天官冢宰下
醫師
食醫
疾醫
瘍醫
獸醫
酒正
酒人
漿人
凌人
籩人
醢人
醯人
鹽人
冪人
宮人
掌舍
幕人
掌次
大府
玉府
內府
外府
司會
司書
職內
職歲
職幣
司裘
掌皮
內宰
內小臣
閽人
寺人
內豎
九嬪
世婦
女御
女祝
女史
典婦功
典絲
典枲
內司服
縫人
染人
追師
屨人
夏采
周禮卷第三
地官司徒第二
敘官
大司徒
小司徒
鄉師
鄉大夫
州長
黨正
族師
閭胥
比長
封人
鼓人
舞師
牧人
牛人
充人
周禮卷第四
地官司徒下
載師
閭師
縣師
遺人
均人
師氏
保氏
司諫
司救
調人
媒氏
司市
質人
廛人
胥師
賈師
司虣
司稽
胥
肆長
泉府
司門
司關
掌節
遂人
遂師
遂大夫
縣正
鄙師
酇長
里宰
鄰長
旅師
稍人
委人
土均
草人
稻人
土訓
誦訓
山虞
林衡
川衡
澤虞
跡人
卝人
角人
羽人
掌葛
掌染草
掌炭
掌荼
掌蜃
囿人
場人
廩人
舍人
倉人
司祿
司稼
舂人
£人
藁人
周禮卷第五
春官宗伯第三
敘官
大宗伯
小宗伯
肆師
鬱人
鬯人
雞人
司尊彝
司幾筵
天府
典瑞
典命
司服
典祀
守祧
世婦
內宗
外宗
冢人
墓大夫
職喪
周禮卷第六
春官宗伯下
大司樂
樂師
大胥
小胥
大師
小師
瞽矇
眡瞭
典同
磬師
鍾師
笙師
鎛師
韎師
旄人
籥師
籥章
鞮鞻氏
典庸器
司干
大卜
卜師
龜人
菙氏
占人
簭人
占夢
眡祲
大祝
小祝
喪祝
甸祝
詛祝
司巫
男巫
女巫
大史
小史
馮相氏
保章氏
內史
外史
御史
巾車
典路
車僕
司常
都宗人
家宗人
神仕
周禮卷第七
夏官司馬第四
敘官
大司馬
小司馬
軍司馬
輿司馬
行司馬
司勳
馬質
量人
小子
羊人
司爟
掌固
司險
掌疆
候人
環人
挈壺氏
射人
服不氏
射鳥氏
羅氏
掌畜
周禮卷第八
夏官司馬下
司士
諸子
司右
虎賁氏
旅賁氏
節服氏
方相氏
太僕
小臣
祭僕
御僕
隸僕
弁師
司甲
司兵
司戈盾
司弓矢
繕人
槀人
戎右
齊右
道右
大馭
戎僕
齊僕
道僕
田僕
馭夫
校人
趣馬
巫馬
牧師
廋人
圉師
圉人
職方氏
土方氏
懷方氏
合方氏
訓方氏
形方氏
山師
川師
邍師
匡人
撢人
都司馬
家司馬
周禮卷第九
秋官司寇第五
敘官
大司寇
小司寇
士師
鄉士
遂士
縣士
方士
訝士
朝士
司民
司刑
司刺
司約
司盟
職金
司厲
犬人
司圜
掌囚
掌戮
司隸
罪隸
蠻隸
閩隸
夷隸
貉隸
周禮卷第十
秋官司寇下
布憲
禁殺戮
禁暴氏
野廬氏
蠟氏
雍氏
萍氏
司寤氏
司烜氏
條狼氏
脩閭氏
冥氏
庶氏
穴氏
翨氏
柞氏
薙氏
硩蔟氏
翦氏
赤犮氏
蟈氏
壺涿氏
庭氏
銜枚氏
伊耆氏
大行人
小行人
司儀
行夫
環人
象胥
掌客
掌訝
掌交
掌察
掌貨賄
朝大夫
都則
都士
家士
周禮卷第十一
冬官考工記第六
總敘
輪人
輿人
輈人
築氏
冶氏
桃氏
鳧氏
??氏
段氏
函人
鮑人
韗人
韋氏
裘氏
畫繢
鍾氏
筐人
??氏
周禮卷第十二
冬官考工記下
玉人
楖人
雕人
磬氏
矢人
陶人
瓬人
梓人
廬人
匠人
車人
弓人
周禮注 節選
天官冢宰** 惟王建國 ,[一] 辨方正位 ,[二] 體國經野 ,[三] 設官分職 ,[四] 以爲民極 。 [五] 乃立天官冢宰 ,使帥其屬而掌邦治 ,以佐王均邦國 。 [六] [一]建,立也。 周公居攝而作六典之職,謂之《周禮》。營邑於土中,七年,致政成王,以此禮授之,使居雒邑治天下。《司徒職》曰:“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謂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時之所交也,風雨之所會也,陰陽之所和也。然則百物阜安,乃建王國焉。” [二]辨,別也。 鄭司農云:“別四方,正君臣之位。君南面、臣北面之屬。” 玄謂《考工》“匠人建國,水地以縣,置槷以縣,視以景,爲規識日出之景與日入之景。晝參諸日中之景,夜考之極星,以正朝夕”,是別四方。《召誥》曰:“越三日戊申,太保朝至于雒,卜宅。厥既得卜,則經營。越三日庚戌,太保乃以庶殷攻位於雒汭。越五日甲寅,位成。”正位,謂此定宮廟。 [三]體,猶分也。經,謂爲之里數。 鄭司農云:“營國方九里,國中九經九緯,左祖右社,面朝後市;野則九夫爲井,四井爲邑之屬是也。” [四]鄭司農云:“置冢宰、司徒、宗伯、司馬、司寇、司空,各有所職而百事舉。” [五]極,中也。令天下之人,各得其中,不失其所。 [六]掌,主也。邦治,王所以治邦國也。佐,猶助也。 鄭司農云:“邦治,謂揔六官之職也。故《大宰職》曰:‘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六官皆揔屬於冢宰,故《論語》曰:〔一〕‘君薨,百官揔己以聽於冢宰。’言冢宰於百官無所不主。《爾雅》曰:‘冢,大也。’冢宰,大宰也。” 治官之屬: 大宰,卿一人 。 小宰,中大夫二人 。 宰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一] 府六人,史十有二人,[二] 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三] [一] 變冢言大,進退異名也。百官揔焉則謂之冢,列職於王則稱大。冢,大之上也。山頂曰冢。旅,衆也。下士,治衆事者。自大宰至旅下士,轉相副貳,皆王臣也。王之卿六命,大夫四命,士以三命而下爲差。 [二] 府,治藏。史,掌書者。凡府史,皆其官長所自辟除。 [三] 此民給徭役者,若今衞士矣。胥,讀如諝,謂其有才知,爲什長。 宮正,上士二人 ,中士四人 ,下士八人 。府二人 ,史四人 ,胥四人 ,徒四十人 。 [一] [一] 正,長也。宮正,主宮中官之長。 宮伯,中士二人 ,下士四人 。府一人 ,史二人 ,胥二人 ,徒二十人 。 [一] [一] 伯,長也。
周禮注 作者簡介
鄭玄(127—200),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屬山東)人。著名經學大家。曾入太學受業今文《易》和公羊學,又從張恭祖學《古文尚書》《周禮》《左傳》等,并從馬融學古文經。聚徒講學,弟子多至千人。因遭黨錮之禍,遂潛心著述,遍注群經,另著有《天文七政論》《魯禮禘祫義》《六藝論》等。 石瑊,湖南長沙人,北京大學哲學博士。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博士后、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漢代經學史與經學文獻整理的研究工作。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隨園食單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朝聞道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虎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