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zhàn)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普通教育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7286018
- 條形碼:9787107286018 ; 978-7-107-2860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普通教育學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西方“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赫爾巴特的經(jīng)典著作,被稱為教育目前**部具有科學體系的教育學著作。內(nèi)容主要包括三編:教育的一般目的、興趣的多方面性、道德性格的力量。主要的教育觀點包括:教育的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教育學要根據(jù)倫理學建立教育目的論,根據(jù)心理學建立教育方法論;教育要根據(jù)學生的多方面興趣,發(fā)展學生的多方面潛能;教學可以按照明了、聯(lián)想、系統(tǒng)、方法四步去進行。赫爾巴特的教育理論對19世紀以后的教育實踐和教育思想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被看作是傳統(tǒng)教育理論的代表。
普通教育學 目錄
**編教育的一般目的
**章兒童的管理
一、兒童管理的目的
二、兒童管理的措施
三、以教育代替的管理
四、在與管理的對照中看真正的教育
第二章真正的教育
一、教育的目的是單純的還是多方面的
二、興趣的多方面性——道德性格的力量
三、把學生的個性作為出發(fā)點
四、關于把上述不同目的綜合起來考慮的需要
五、個性與性格
六、個性與多方面性
七、略論真正教育的措施
第二編興趣的多方面性
**章多方面性的概念
一、專心與審思
二、清楚、聯(lián)合、系統(tǒng)、方法
第二章興趣的概念
一、興趣與欲望
二、注意、期望、要求、行動
第三章多方面興趣的對象
一、認識與同情
二、認識與同情的成分
第四章教學
一、教學作為經(jīng)驗與交際的補充
二、教學的步驟
三、教學的材料
四、教學的方式
第五章教學的過程
一、單純提示的教學-分析教學-綜合教學
二、教學的分析過程
三、綜合教學的進程
四、關于教學計劃
第六章教學的結(jié)果
一、生活與學校
二、對青年教育期結(jié)束的考察
第三編道德性格的力量
**章究竟什么叫作性格
一、性格的主觀與客觀部分
二、意志的記憶、選擇、原則、沖突
第二章論道德的概念
一、道德的積極部分與消極部分
二、道德的判斷、熱情、決定與自制
第三章道德性格的表現(xiàn)形式
一、控制欲望和為觀念服務的性格
二、可被決定的部分與決定的觀念
第四章性格形成的自然過程
一、行動是性格的原則
二、思想范圍對于性格的影響
三、素質(zhì)對于性格的影響
四、生活方式對于性格的影響
五、對性格的道德形態(tài)有特別作用的各種影響
第五章訓育
一、訓育對性格形成的關系
二、訓育的措施
三、訓育的普遍應用
第六章對訓育特殊性的考察
一、偶然的訓育與連續(xù)的訓育
二、按特殊意圖進行訓育
……
普通教育學 節(jié)選
《普通教育學》:這一切容許有許多嚴格的限制,也容許各種例外。但*后,當我們重新回憶起我們的目標、興趣的多方面性的時候,就會很容易想起,固定在一個地方,機會是多么有限,而一個真正有教養(yǎng)的心靈應超出它多遠。即使在有利的地方,活動范圍也是有限制的,就像使某一個沒有必要受限制的青年人的教育受到限制,而我們無法對此負責一樣。假如他有空閑并且有一位老師的話,那么這位老師就必然會通過各種描述來擴大自己的影響范圍,從時間中索取過去的光輝,并為各種觀念打開精神王國的大門。我們是否應當隱瞞這樣的事實:描述與繪畫中的空間往往比現(xiàn)實更可愛;與太古時代偉人交往比與鄰居交往更能令人滿足,顯得更加高超;觀念的認識比直觀的認識更豐富;而在現(xiàn)實與應有而未有的事物之間的對照,對于行動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經(jīng)驗與交際確實常常使我們感到厭倦,而有時候我們必須忍受。但是,學生沒有必要一定得遭受教師帶來的厭倦!使人厭倦就是教學的*大罪惡。教學的特權就是掠過草地與沼澤,不能總是讓人在舒適的山谷中游蕩,相反將讓人練習登山,并使人在獲得廣闊視野中得到補償。經(jīng)驗似乎考慮到教學將隨之而來,以分析經(jīng)驗所積累的東西,使那些沒有定形的分散的片斷得到組合與條理化。在一個沒有接受過教學的人的頭腦中,這一切究竟會是怎樣的呢?那里沒有確定的上下之分,根本沒有次序,一切都是雜亂無章的。其思想還沒有學會等待,一有機會一切思緒便都涌現(xiàn)出來;聯(lián)想的線索刺激起何等多的思緒,有何等多的思緒一下子在其意識中找到位置。大多數(shù)通過頻繁重復的印象得到強化的思想將會發(fā)生作用。這些思想吸收適合它們的一切,排斥不適合它們的一切。新的東西將使人驚訝,或者不受人注意,或者被懷舊心理所否定。凡不能與這些思想?yún)f(xié)調(diào)的,就會被分離出去。要點在這些兒童的思想中將得不到重視。或者,即使天賦良好的兒童可能具有出色的目光,卻仍然缺少手段去追蹤已發(fā)現(xiàn)的足跡。假如我們開始對一個10歲到15歲的粗野孩子進行教學的話,那么我們就可以看到這一點。起初也許不可能將其注意力引到單調(diào)的進程中去。因為缺乏具有支配作用的主要思想來維持秩序,因為缺乏觀念的約束,所以心靈就一直不安地徘徊。隨著好奇而來的是注意力分散與單純的嬉戲。假如將這種孩子與受過教養(yǎng)的青少年比較,那么對于后者來說,有條不紊地在同一時期掌握一系列帶有科學性的講述并對它們進行加工,顯得并不困難。人們同樣不能滿足于單純交際的結(jié)果。假如把同情始終作為交際的靈魂,那么其中所缺少的就太多了。人們相互觀望、揣測并試探。兒童在游戲時已經(jīng)會相互利用和相互阻礙了。甚至從一方發(fā)出的善意和愛,不一定能夠引起另一方類似的感受。人們不能夠用服務來傳遞仁愛。雖然僅僅施以好意而不加關切能引起快樂,而快樂則能引起追求更多快樂的欲望,但不能引起感激。這種情況存在于兒童之間的交際中,也存在于兒童與成人的交際中。試圖從兒童那里獲得愛的教育者都親身經(jīng)歷過這種情況。教育者必須補充一些可以說明其意圖的東西,其感情的流露必須激發(fā)起兒童本人與其相一致的感情。這種流露是教學范圍內(nèi)應當出現(xiàn)的,甚至應當在各種特定的課上出現(xiàn)。無疑沒有人經(jīng)常迫使教育者流露自己的感情,然而作為同情的準備,其對感染兒童來說卻是無比重要的,所以對同情的關切應當絲毫不亞于對認識的關切。全部生活,人類的全部觀察,證明每個人都從他的經(jīng)驗與他的交際中吸取適合他自己的一切,展現(xiàn)他原有的觀念與感情。……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與地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虎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