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畢加索藝術的統一性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4102774
- 條形碼:9787574102774 ; 978-7-5741-0277-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畢加索藝術的統一性 本書特色
在19世紀,人們常會說當時的西方文明較為低級,因為它沒有成功地創造出一種統一的建筑風格。同樣,一位真正的藝術家*重要的特征之一便是其作品具有統一性,擁有一種專屬于他的風格。20世紀初,畢加索以驚人的多樣性創作風格進入歐洲繪畫界,也從未有哪個畫家能夠創作如此豐富多樣的作品并賦予其成功的藝術影響力。本書中夏皮羅通過畢加索諸多看似矛盾的作品之間隱藏的聯系以及與畢加索的個人經歷,去追尋屬于畢加索藝術的統一性。 ★“邁耶·夏皮羅的《現代藝術》是一堂如何觀察事物的課程,幾乎無限趨近事物的本來面目。對夏皮羅先生來說,觀察是一種愛。如果你不怕墜入愛河,這就是你的機會。” ——阿納托爾·布魯瓦亞爾,《紐約時報》 ★“夏皮羅先生是20世紀非常具有靈感的思想家之一……他是美國非常重要的藝術史學家……” ——邁克爾·基梅爾曼,《紐約時報》
畢加索藝術的統一性 內容簡介
本書包含三篇邁耶·夏皮羅關于巴勃羅·畢加索(1881—1973)的*佳論文。鑒于我們通常推崇的藝術家都擁有呈現出統一風格的作品,我們為什么也同樣重視畢加索—一位在藝術史上展示了如此廣泛風格的藝術家呢?在本書的**篇論文《畢加索藝術的統一性》中,夏皮羅通過看似不同的作品之間的隱性關聯,以及作品與畢加索個人經歷之間未曾預料的聯系,找到了畢加索藝術的統一性,從而拆解了這個明顯的悖論。 ? 在《愛因斯坦與立體主義:科學與藝術》一文中,夏皮羅研究了二十世紀早期科學和藝術領域中兩個*重要和*激進的創新:愛因斯坦 1905 年的狹義相對論與1910 年代末布拉克和畢加索的立體主義之間的潛在聯系。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二者在某種程度上是相互關聯的,夏皮羅在此則展示了它們之間更多的不同之處,而非切實的聯系。他利用假定的關系來分析藝術中空間、時間和運動等經典主題,褒揚相對論和立體主義的創新,將其視為探索、質疑精神的典范,亦即思想之自由。 ? 在*后一篇文章中,夏皮羅指出,《格爾尼卡》是二十世紀*偉大的政治藝術作品,它同時體現了畢加索在藝術上的許多執著之處。《格爾尼卡》是在 1937 年 5 月為紀念西班牙內戰期間一個遭轟炸的城鎮而創作的,反映出畢加索對自身和家人的想象,包含了畫家的憤怒、焦慮和對死亡的感知以及他對該作品在藝術史上 的地位的認識。在《格爾尼卡》中,畢加索成功地利用這些不同的資源構建了一個永恒的形象,對人類而言具有持久的意義。
畢加索藝術的統一性 目錄
畢加索藝術的統一性 作者簡介
邁耶·夏皮羅,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名譽教授,從學生到老師,他在那里待了長達 50 多年。他作為早期基督教、中世紀和現代藝術以及藝術理論等研究領域最有成就的藝術史學者之一,獲得過眾多榮譽,包括哈佛大學的查爾斯·艾略特·諾頓教席(1966 年)和牛津大學的史萊德藝術史講席教授(1968)。他之前的出版物包括五卷《論文選集》,其中《現代藝術》(第二卷)被授予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1978 年)和米切爾藝術史獎(1979 年)。《畢加索藝術的統一性》是夏皮羅教授的第四部遺作。 王藝臻,現任教于鄭州大學外國語與國際關系學院,從事語言學研究,譯有邁耶·夏皮羅《羅馬式藝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