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制度德育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495473
- 條形碼:9787533495473 ; 978-7-5334-9547-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制度德育論 內容簡介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學者提出了一些富有啟發意義與探索價值的德育理念與德育模式,如活動德育、情感德育、生活德育等,制度德育就是其中之一。二十多年來,杜時忠教授及其帶領的研究團隊,在制度德育論的研究道路上經過了觀念的探索、過程的探索和本源的探索三個階段,積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書即是對以往研究成果的全面總結、提煉、反思。本書為“制度德育論叢書”之一,在學習借鑒政治學、社會學、制度倫理學、制度經濟學等多學科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開闊的教育學理論視野,闡明了制度育德的理論基礎、過程機制以及限度,并對制度德育論的實踐方式進行了探索,形成了系統的理論體系,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制度德育論 目錄
**章 人類從何而來
一、人類進化的歷程
二、人類的獨特性
三、人類為什么會合作
四、推動人類進化的力量和因素
附:生命的起源
第二章 社會和國家從何而來
一、社會是有組織的人群
二、人類與人類社會并非同時產生
三、國家是*高權力之社會
四、中國國家的產生
五、“中國”一詞的由來
六、何謂先進的國家
七、愛國何以成為一種美德
第三章 道德從何而來
一、道德良心源于并且高于社會控制
二、道德出自人性,動物也有道德
三、中國人道德意識的起源
第四章 制度從何而來
一、制度乃組織制定的規則
二、好制度與壞制度
三、走向制度決定論
四、教育制度的道德屬性
五、教育制度的道德要求
六、教育制度的道德困境
七、教育制度的道德保障
第五章 教育從何而來
一、三種教育起源論質疑
二、物種進化與教育起源
三、“成為個人”的教育起源論
四、*早的學校
第六章 個體道德從何而來
一、嬰兒天生就有道德感
二、道德認知是推理的還是直覺的
三、道德行為是情境性的
四、個體道德發展的制度因素
第七章 制度如何影響道德
一、道德是社會的道德
二、制度與道德互為支撐
三、制度決定道德的意蘊
四、制度能夠思維
五、制度決定國民的思維習慣和行為習慣
六、制度使好人變壞
七、制度使壞人變好
八、制度以制度情境為中介影響或決定個人行為
九、制度倫理優先于個體道德
第八章 制度德育論的實踐方式
一、民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題中應有之義
二、民主讓道德高尚
三、民主既是生活方式,也是理智方法
四、教育的民主化與民主化的教育
五、民主社會需要培養道德一民主能力
六、培養道德一民主能力之一:道德兩難故事討論法
七、培養道德一民主能力之二:公正團體法
結語 實現國家和人的現代化需要完善民主
一、中國的現代化尚未完成
二、人的現代化與國家的現代化相互支撐
三、中國人的現代化存在著雙重矛盾
四、堅持社會主義合格公民的價值立場
五、把學校建成民主社區
參考文獻
后記
制度德育論 作者簡介
杜時忠,男,1965年12月生。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德育研究所所長,湖北省“學校德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委員會委員,全國德育論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湖北省中小學德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美國佛罕大學高級研究學者,英國華威大學高級訪問學者。中宣部“馬工程”項目(德育原理)核心成員,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首席專家,湖北第二師范學院特聘“彩虹學者”。長期致力于教育學原理、德育原理、教育基本理論研究,研究成果集中在德育哲學、人文教育、制度德育、教師倫理等領域。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經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