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案例式解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033137
- 條形碼:9787576033137 ; 978-7-5760-3313-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案例式解讀 本書特色
創新范式 新理念·真問題·活案例 揭示課標精神實質,打造課堂育人樣板 守住立足點: 高揚“育人為本”之鮮明旗幟 選好出發點: 遵循“課程方案”之基本精神 找準切入點: 以“關鍵問題”承載核心理念 致力突破點: 以“實踐案例”落實核心素養 做實創新點: 以“案例式解讀”悟課程標準 瞄準落腳點: 以“沉浸式研讀”促學以致用 1. 立足新課標,提煉出初中地理教學的本質、基本、核心的問題,以及教師在落實新課標的實踐過程中關鍵、突出、重要的問題,并基于地理教育教學基本理論以及課程標準新理念進行回答和回應。 2.既幫助教師理解2022年版新課標的內容要義,明確教學實踐的指導思路,深入淺出地解讀課程標準,重在對教學的實際指導,兼顧理論引領和提升;又通過實例呈現具體的教學實踐路徑,示范教學關鍵策略,使教師既能通過案例進行實操演練,又能把握策略進行遷移應用。 編輯推薦篇章: 如何理解地理課程的實踐性特點? 如何發揮評價功能,促進學生地理學業進步?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案例式解讀 內容簡介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案例式解讀 立足于新修訂的《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聚焦新課標核心理念,針對地理教學實踐難題,結合一線鮮活案例,展開深度解讀,充分闡明新課程標準的內涵、特點、價值與應用策略,為新課程標準勾勒出立體、豐滿、生動的形象。理論解讀有深度,案例評析有厚度,觀點描述有寬度,為一線地理教師開展教學和研究提供專業的理論引領和鮮活的案例示范,幫助一線教師迅速落實新課標。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案例式解讀 目錄
01 如何理解地理課程應體現地理學的綜合性特點?/2
02 如何理解地理課程的實踐性特點?/8
第二部分 “課程理念”解讀/14
03 如何認識地理課程的育人價值?/15
04 地理課程的內容結構具有什么特征?/19
05 如何創新地理教學方式以推動學生深度學習?/27
06 如何發揮評價功能,促進學生地理學業進步?/32
第三部分 “課程目標”解讀/37
07 如何理解人地協調觀?/38
08 如何理解綜合思維?/43
09 如何理解區域認知?/49
10 如何理解地理實踐力?/54
11 如何理解義務教育階段的地理課程目標?/61
第四部分 “課程內容”解讀/67
12 如何開展“地球的宇宙環境—地球在宇宙中”部分的教學?/68
13 如何開展“地球的宇宙環境—太空探索”部分的教學?/73
14 如何開展“地球的運動—地球自轉”部分的教學?/78
15 如何開展“地球的運動—地球公轉”部分的教學?/83
16 如何開展“地球的表層—自然環境”部分的教學?/90
17 如何開展“地球的表層—人文環境”部分的教學?/98
18 如何開展“認識世界—認識大洲”部分的教學?/103
19 如何開展“認識世界—認識地區”部分的教學?/109
20 如何開展“認識世界—認識國家”部分的教學?/116
21 如何開展“認識中國—認識中國全貌”部分的教學?/122
22 如何開展“認識中國—認識分區”部分的教學?/128
23 如何開展“認識中國—認識家鄉”部分的教學?/134
24 如何運用地理工具開展有效教學?/141
25 可以開展哪些類型的地理實踐活動?/147
26 為何開展跨學科主題學習?/155
27 如何開展跨學科主題學習?/161
第五部分 “學業質量”解讀/170
28 如何正確理解地理學業質量標準?/171
29 如何依據地理學業質量標準開展教學?/177
第六部分 “課程實施”解讀/184
30 如何確定與表達地理課堂教學目標?/185
31 如何組織結構化的地理教學內容?/192
32 常用的地理探究式學習方式有哪些?/199
33 如何開展基于真實體驗的地理實踐活動?/205
34 信息技術與地理教學如何充分融合?/211
35 如何開展地理學業質量的過程性評價?/219
36 如何把握地理學業水平考試命題要求?/227
37 如何系統地建設學校地理課程資源庫?/235
38 如何合理開發與利用校外地理課程資源?/241
39 如何有效開展地理校本教研活動?/247
后 記 /253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案例式解讀 節選
如何理解地理課程的實踐性特點?《課標2022》提出: 地理課程貼近生活,關注自然與社會,體現地理學特點并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對培養學生的人地協調觀、家國情懷、全球視野,以及批判性思維、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重要價值。(課程性質) 設計簡單的實驗方案,利用模擬、虛擬等方式開展地理實驗。設計簡單的調查方案,利用問卷、訪談等形式進行社會調查。設計簡單的考察方案,利用工具進行觀察、觀測等野外考察。(課程內容) 教學活動要強化基于真實體驗的地理實踐活動(課程實施) ??教師要努力創造條件,組織學生開展地理實踐活動,如地理實驗、社會調查和野外考察等,使學生有機會在真實環境中經歷體驗式學習。七年級、八年級應至少各組織一次戶外地理教學實踐活動。 理論闡釋 義務教育階段的地理課程要“引領學生認識人類的地球家園”,對這一課程定位的理解,不僅要回答“學生應該認識什么”的問題,還要回答“學生應該如何認識”的問題,從哲學視角看,前者是地理課程的本體論問題,后者是方法論問題。學生認識地球家園的方法與手段多種多樣,但*具獨特性的方法一定是地理實踐,這是由地理學區別于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決定的,并直接導致地理課程具有實踐性特征。 1.地理實踐是地理學科傳世今用的研究方法 古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強調的是理論學習要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強調的是學以致用。地理學是既古老又年輕的科學,無論是古代地理學,還是現代地理學,其研究內容都與人們的生產、生活緊密相聯,因此都非常重視地理實踐方法的應用。當前,地理學的研究內容能夠幫助人們解決諸如氣候變化、水資源管理、資源開發、自然災害、人口與城市化、區域發展等問題。對這些問題,研究范式已經從過去對地理知識的描述,到格局與過程耦合、發展,到對復雜人地系統的模擬;研究方法從以記述性為主的定性描述發展到綜合性、定量化表達;研究主題從“多元”走向“系統”,以地球表層系統為重點,分析和理解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傅伯杰.面向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地理學[J].科技導報,2018,36(2):1.但不管如何變化,地理實踐依然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野外考察、自然觀測、環境采樣、社會調查等實踐活動依然是研究地理問題的重要方法,其獲得的真實信息與數據依然是解決地理問題的重要依據。 地理學家的科學研究是這樣,學生的地理教育也理應如此,只有將鮮活的地理事實呈現給學生,讓學生置身于真實的情境中探究問題,才能真正理解地理課程的價值。 2.地理實踐是地理課程突出強化的教學內容 由于地理學是與人類生活關系*密切的學科之一,讓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已經成為廣大地理教師的共識。生活化的地理課程含有豐富的實踐內容,如圖表繪制、學具制作、實驗、演示、野外考察、社會調查和鄉土地理考察等,可以說地理實踐既是獲得地理知識與經驗的一種方法,也是地理課程必不可少的內容組成。 與以往課程標準相比,《課標2022》對地理實踐的要求顯著增強,突出了地理實踐活動的知識性與工具性雙重屬性,將地理實踐納入“課程內容”部分,指出“地理實踐包含地理實驗、社會調查和野外考察等內容,旨在幫助學生掌握和運用這些方法,提高他們的地理實踐力”;強調地理實踐應“以多種方式貫穿全部課程內容”;并在附錄1部分給出了10個地理學習活動參考示例,這對開展地理實踐教學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由此可見,實踐性是地理課程的生命力所在,是地理課程育人的重要內容與手段。 3.地理實踐是地理課程有效育人的重要方式 杜威先生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實用主義理念對世界各國的教育產生了深遠影響,他倡導要讓學生“做中學”,要在生活實踐中獲得知識,要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問題。新時代地理課程強化實踐性的要求正是“教育即生活”理念的體現,也是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育人目標之**條件。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像地理學家那樣進行實踐研究。通過地理實驗、野外考察、社會調查等實踐活動,用真實世界的資料來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是強化地理實踐力核心素養培育的*重要方式。《課標2022》在“課程實施”部分的“教學建議”中不僅提出“教學活動要強化基于真實體驗的地理實踐活動”的要求,還結合具體案例闡明了地理實踐的指導要求,并首次規定“七年級、八年級應至少各組織一次戶外地理教學實踐活動”,這將有力地促進地理實踐活動的落實。 《課標2022》指出,地理實踐活動的設計和實施要與課程內容學習相結合,讓學生體驗“認知—實踐—深化認知”這一完整的地理實踐過程。要尊重學生在地理實踐活動中形成的個性化感悟、感知和價值判斷,幫助學生在個人體驗的基礎上逐步提升核心素養。地理實踐活動要培養每個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給學生自主設計和實施活動方案的機會,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幫助學生利用各種地理教學資源,開展戶外觀察、觀測、討論、展示等活動。有條件的地區,不同學校的教師可合作探索地理實踐戶外基地的建設,以便統籌人力、物力以及活動場所,增加地理實踐活動開展的可行性。地理實踐活動多與跨學科知識應用有關,地理教師可以與其他課程教師共同開展跨學科主題學習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解決問題的機會。這些建議不僅指出了開展地理實踐活動的基本過程與方法,提出了跨學科實踐與跨校合作實踐的新思路,而且也進一步證明了地理課程的實踐性特征。 案例解讀 案例1-2 “自然拾荒者”野外考察活動設計 本案例由上海市崇明實驗中學宋賽萍老師提供。 【活動地點】 崇明西沙濕地生態修復實驗基地。【活動目標】 通過體驗“拾荒”活動,主要達成以下三點目標: (1)分析西沙濕地中廢棄物的來源及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2)理解生態旅游的含義,說明發展生態旅游的意義。 (3)增強環保意識,初步養成保護環境的自覺行為。 【材料準備】 垃圾袋、鑷子。 【活動過程】 (1)全班學生進行分組,可自由組合,每小組3~5人,確定一名小組長。 (2)進入西沙濕地,每小組選定一片約2500平方米的區域,將其中的廢棄物撿起來,放在垃圾袋中,并及時記錄觀察結果。“拾荒”時間約為2小時。 (3)到“觀潮平臺”集合,各小組對“拾荒”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分析、討論,完成“項目學習單”中的相關問題。 (4)將所有撿拾的廢棄物收集起來,分類投放到垃圾箱中。 (5)基于綜合觀察與討論的結果,撰寫考察報告,在地理課堂上進行交流。 【參考資料】 關于“生態旅游”的不同定義 ??定義之一 生態旅游是以自然生態資源為依托、以生態保護為核心的旅游活動。 ??定義之二 生態旅游是在可持續發展原則指導下,以觀賞和感受生態環境、普及生態知識、維護生態平衡為目的的一種新型的綠色消費方式。 ??定義之三 生態旅游是以大自然為基礎,涉及自然環境的教育、解釋與管理,使之在生態上可持續的旅游。 ??定義之四 生態旅游是在生態學的觀點、理論指導下,享受、認識、保護自然和文化遺產,帶有生態科教、生態科普色彩的一種特殊形式的專項旅游活動。 ??定義之五 生態旅游是到大自然中去欣賞和認識自然與文化遺產,從中學習各種知識,獲得身心舒暢和享受,同時又不破壞自然風光和觀賞對象的一種旅游活動。 【項目學習單】 在西沙濕地,同學們一定發現了許多廢棄物吧!請把它們撿起來,放在提前準備的垃圾袋中。 (1)記一記:你撿到了哪些類型的廢棄物?分別撿到多少?請記錄在下表中,并分析它們可能的來源。 廢棄物觀察記錄 編 號類別名稱數 量可能的來源(2)想一想:你所撿到的廢棄物對濕地的生態環境會造成什么影響? (3)議一議:閱讀參考資料中關于 “生態旅游”的不同定義,結合你的“拾荒”體驗,談談你對“生態旅游”的新認識。 (4)談一談:如果你是一名生態旅游者,你將怎樣參與生態旅游? ◎評析 本案例為地理野外考察活動的設計方案,活動目標及具體內容能夠促進核心素養的培養。首先,作為一項野外考察活動,在活動中觀察、記錄地理信息,探究保護濕地生態環境的方法,是對地理實踐力的鍛煉;做“自然拾荒者”“生態旅游者”的倡導,以及探索廢棄物對濕地環境的影響,是對人地協調觀的踐行;完成想一想、議一議等項目任務,必然需要運用地理要素分析、人地關系分析等綜合思維的方法;正確認識家鄉西沙濕地的地理環境,體現區域認知素養的培育。 本案例不僅明確規定了野外考察地點、成員分工與活動流程,而且收集了有關“生態旅游”的定義作為參考資料,為學生提供必要的知識準備。“項目學習單”的設計,對學生開展野外觀察與分析討論具有很強的指導性,也利于確定考察報告的內容。 比較遺憾的是,該實踐活動方案缺少評價標準的設計,對項目研究的引領性不太強,需要在項目研究成果的展評環節加以補充。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案例式解讀 作者簡介
叢書主編 李鐵安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教育學博士。 楊九詮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主編,編審,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研究員。 本書主編 朱雪梅 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教授,學校數字化教育評價研究中心主任、基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地理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國際地理聯合會地理教育委員會中國委員會理事、中國教育學會地理教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江蘇省教師培訓學會地理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理事長等職。 龔倩 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講師,華東師范大學—倫敦大學國家公派聯合培養地理教育學博士,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高峰博士后。主要從事地理課程與教學、地理教師專業發展、可持續發展教育等研究。 王建 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江蘇第二師范學院院長,現任地理科學國家一流專業負責人、教育部高等學校地理科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江蘇地理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主編高等學校國家21 世紀課程教材、國家十一五與十二五規劃教材、國家新課標高中地理教材(魯教版2004 和2019);主要從事自然地理學和地理教育教學研究。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推拿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回憶愛瑪儂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