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尼加拉——十九世紀巴厘劇場國家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10904
- 條形碼:9787100210904 ; 978-7-100-21090-4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尼加拉——十九世紀巴厘劇場國家 內容簡介
格爾茨在本書中以個案研究的形式描繪了東南亞歷史上曾經存在的一種國家形態,并將它與近代以來的現代國家形態和理念交相映照。他沿著馬克斯?韋伯式的理路,從歷史資料和田野經驗中建構了一種“劇場”式的國家形態:各種大大小小的國王以自身的地位、禮儀和形象為根基,營造出相應的國家形象,其中疆界等現代國家中的關鍵因素反而不是那么核心的問題。格爾茨并不打算否定權謀、剝削、軍事、暴力等因素,而是在承認這些因素都在國家建構中發揮作用的同時,更偏重于指出現代政治學中對身份、人觀、儀式等重要方面的忽視。現代國家同樣也存在上述維度,只不過由于研究者身在廬山之中,這種國家的“符號學”體系被大大遮蔽了。在拓展我們對現代國家的理解方面,《尼加拉》已經做出了足夠重要的貢獻,甚至可以說,作為一種完整的國家“類型”,尼加拉已經煙消云散,但作為一種形象,它至今仍然活著。
尼加拉——十九世紀巴厘劇場國家 目錄
導論:巴厘和歷史方法
**章 政治定義:秩序的源頭
典范中心的神話
地理與權力制衡
第二章 政治機體:統治階級的內部組織
繼嗣集團和衰降型地位
門客關系
聯盟
第三章 政治機體:村落與國家
村落政體
莊頭制
水利灌溉的政治學
商業形式
第四章 政治表述:壯景與慶典
權力的象征機制
作為廟宇的宮殿
火葬和地位之爭
結論:巴厘與政治理論
注釋
詞匯表
參考文獻
索引
重譯記
尼加拉——十九世紀巴厘劇場國家 作者簡介
克利福德·格爾茨(Clifford Geertz,1926—2006),美國著名人類學家,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56年從哈佛大學社會關系系博士畢業后,曾先后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學任教,1970年起任普林斯頓高等科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教授,直至退休。由于格爾茨在文化理論和文化闡釋領域的卓越貢獻,他被視為解釋人類學或者象征人類學的奠基者,然而他的影響已經超越人類學本身,滲透到更廣泛的社會科學領域。代表作有《文化的解釋》(1971)、《尼加拉:十九世紀巴厘劇場國家》(1980)、《地方知識》(1983)等。 趙丙祥(1972— ),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社會學與人類學系教授,北京大學人類學博士。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山海經
- >
隨園食單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