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我們的文明與世界的文明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321539
- 條形碼:9787547321539 ; 978-7-5473-2153-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們的文明與世界的文明 內容簡介
“文明對話”的問題在中國學術界并不陌生,但仔細翻閱有關“文明對話”的文章及其主要文獻的來源,大多數觀點理論依據與非常重要的一手資料,多是來自歐美世界。可以毫不夸張的說,中國人目前還缺乏自己的文明對話理論與專門從事文明對話的專業研究隊伍,也沒有一本以文明對話為主題的學術刊物。本“論叢”將是**本以“文明對話”為主題的中文輯刊。本選題的創新之處在于:在漢語世界**次以“文明對話”為主題,從理論上展開對“文明”與“文明對話”的理論研究,嘗試建立漢語文明理論與文明對話理論。本選題的文章所關涉的問題,都是學術界長期討論的核心問題。
我們的文明與世界的文明 目錄
“文明”視野下的人類精神及其現象
作為世界歷史精神的“天心”|陳 赟
“代差”“種差”交織的文明地理與共享的世界未來|吳根友
關于“文明與質量”的對話|吳根友 程 虹
淺析非洲文明的滄桑變幻|喻鼎鼎 王 戰
“他者”眼中的中國形象期待
“他者”眼中的中國形象期待(**次圓桌對話)|吳根友 保羅·帕頓 本·柯饒思
“他者”眼中的中國形象期待(第二次圓桌對話)|吳根友 萬百安
佛教文化對于世界和平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積極意義|吳根友 何燕生 吳 疆
文明交流與互鑒
作為哲學著作的《論語》|倪培民
論“以儒詮回”的歷史語境與意義生成|賀更粹
人類命運共同體語境下的對話原則與對話實踐的再詮釋|沙宗平
近代中國與南亞佛教交流網絡的形成與“原始佛教”概念的引入|沈 庭
文明問題的散點透視
三星堆與中國上古文明記憶|張昌平 吳根友
從現代文明的視角看阿富汗問題及其解決之路|阮建平 吳根友
“生態+文明”的意義:環境史視野下生態文明建設思考|梅雪芹
山川與文明——讀何鏜《古今游名山記》 |[日]三浦國雄
附錄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中華傳統文明的轉換|劉 旭
明清哲學文化及其現代性|劉 旭
一帶一路視域下的文明對話|劉思源
我們的文明與世界的文明 作者簡介
主 編: 吳根友 武漢大學 學術顧問: 杜維明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北京大學 安樂哲(Roger T. Ames) 夏威夷大學(University of Hawaii)、北京大學 斯特林(Gregory E. Sterling) 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 卜松山(KarlHeinz Pohl) 特里爾大學(Universitt Trier) 馮天瑜 武漢大學 郭齊勇 武漢大學 編 委: 何燕生 日本郡山女子大學(Koriyama Womens University) 李晨陽 南洋理工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in Singapore) 倪培民 格蘭谷州立大學(Grand Valley State University) 司馬懿(Chlo Starr) 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 黃 勇 香港中文大學 王慶節 澳門大學 姚新中 中國人民大學 李雪濤 北京外國語大學 于 亭 武漢大學 楊 華 武漢大學 單 波 武漢大學 涂險峰 武漢大學 余西云 武漢大學
- >
隨園食單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朝聞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與地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