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guān)注中圖網(wǎng)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道德經(jīng)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jīng)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老子學集刊.第七輯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22712185
- 條形碼:9787522712185 ; 978-7-5227-1218-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老子學集刊.第七輯 內(nèi)容簡介
《老子學集刊》由老子學研究會、鄭州大學老子學院、鹿邑老子學院(研究院)共同主辦,面向海內(nèi)外道家、道教研究者,對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老子學、道家、道教展開多方位、多視角的探討,明道立德,法真貴樸。每年出版兩輯,每輯設(shè)一主題。 本書為第七輯,本期主題:道家的生命智慧:身體、精神和養(yǎng)生(下)。分為道家的生命智慧、《老子》文本與義解、黃老道家養(yǎng)生觀的多重維度、詮釋視域下的唐宋道學、老子文化的當代傳承和應用五個特色欄目。
老子學集刊.第七輯 目錄
道家的生命智慧
“愚者”的美德和智慧:老子的“愚人像” 王中江
“明王”與“三代以下”的政治秩序——以《莊子·應帝王》陽子居與老聃關(guān)于明王的對話為中心 陳赟
《莊子》處世中的養(yǎng)生之道 郭梨華
神經(jīng)哲學視域下的《莊子》內(nèi)篇解讀 李凱
《老子》文本與義解
《老子》“無”論 張茂澤
《老子》“載營魄抱一”解——兼說早期注解形式“旁注”與“插敘” 林志鵬
象征、分化與復歸——論《老子》“樸”的哲學意義 汪柔竹
論道對萬物的復歸作用:再探《老子》中的“反” 王一鳴
“大小多少,報怨以德”脫誤論與錯簡論駁議——兼論《老子》第63章與第79章文義 宋耀仁
黃老道家養(yǎng)生觀的多重維度
現(xiàn)象與工夫:《管子》四篇中“心”之學說再探 葉樹勛
《文子》的“養(yǎng)生”“養(yǎng)性”觀念研究 裴健智
漢代養(yǎng)生觀念的三個層次與道家之術(shù)的路徑轉(zhuǎn)變 黃晨曦
身與國:黃老道家身體觀的兩個面向 白延輝
葛洪“神仙之道”的理性維度 高源
詮釋視域下的唐宋道學
信仰與思想之間的“重玄”——隋唐時期“重玄學”文獻源流和思想譜系再探 程樂松
王安石《老子注》的詮釋學考察 尹志華
老子文化的當代傳承和應用
探賾道家文化發(fā)展的新路徑 楊懿楠
《道德經(jīng)》進學校、進機關(guān)、進村入戶策略研究 王鵬儒
“從前子學時代到子學時代:邊際人物、文本和思想與黃河文明”論壇綜述 劉歡
編后記
展開全部
老子學集刊.第七輯 作者簡介
王中江,男,1957年出生,河南省汝州市人,中共黨員。北京大學哲學博士,先后任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哲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河南大學兼職教授、清華大學人文社科學院教授,現(xiàn)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華孔子學會常務副會長。
書友推薦
- >
巴金-再思錄
- >
推拿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二體千字文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