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品味生活·茶道(32開平裝)
-
>
炊煙食客
-
>
給自己一杯茶的時間
-
>
面包與黃油的故事 歷史·文化與食譜
-
>
蔬食記憶
-
>
茶知識108問:今天您喝茶了嗎
-
>
銀勺子(漫畫版)(軟精裝)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江蘇美食文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605563
- 條形碼:9787576605563 ; 978-7-5766-055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江蘇美食文脈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上、下兩篇。分別從不同角度論述江蘇的美食及其文化內涵。上篇分五章:江蘇飲食形成初期的歷史概述,隔唐宋元時期的美食文化,明代美食文化,清代美食文化,民國美食文化。下篇分七章:江蘇美食環境與名特產品,江蘇美食菜譜與美食文化研究,江蘇美食傳統地方風味,江蘇地方美食賞與析,江蘇美點小吃暢游錄,江蘇美食與主題文化宴席,江蘇美食文化的傳播與發展。
江蘇美食文脈 目錄
序言 邱龐同
前言
上篇
**章 江蘇飲食形成時期的歷史概述
**節 遠古至先秦時期的飲食
一、石器時代與考古文化實證
二、春秋戰國時期飲食文化
第二節 漢代的飲食與烹飪技術
一、漢代的糧食加工水平
二、漢代的飲食制作簡況
三、漢畫像石中的烹飪技術
四、飲食禮俗與烹飪制作技術
第三節 三國至南北朝時期的飲食
一、三國孫吳時期的飲食狀況
二、晉代時期建康及周邊地區飲食
三、南朝時期江蘇地區飲食的發展
第二章 隋唐宋元時期的江蘇美食文化
**節 隋唐兩宋時期的飲食
一、糧食的種植與加工
二、飲食市場與名菜名點
三、江南美食與地方菜點
四、陳直與《養老壽親書》
第二節 《至順鎮江志》與元代鎮江物產
一、鎮江地方土物產
二、風俗與歲時食俗
三、民族與宗教文化
第三節 《云林堂飲食制度集》與無錫美食
一、無錫倪瓚與云林堂飲食
二、云林堂食品制作特色
三、云林堂與無錫飲食特點
第三章 明朝時期的江蘇美食文化
**節 飲食市場與民俗文化
一、江蘇地區的飲食市場
二、商業繁榮與社會食風
三、食品豐盛與重視養生
第二節 烹飪技藝與菜肴制作的成就
一、冷菜制作技術豐富而完善
二、熱菜烹飪工藝精湛而多變
三、菜肴制作工藝的變化與技巧
第三節 面點制作與技術水平的提高
一、面團調制技術水平的提升
二、面點花色品種豐富而多彩
三、甜品湯飲品種不斷增多
第四章 清朝時期的江蘇美食文化
**節 江蘇地區市肆與居家飲食
一、市井與街巷食肆肴饌
二、百姓與府邸民風食俗
第二節 江蘇文士與鹽商的食生活
一、文人士子的食用之道
二、漕運與鹽商食飲之風
第三節 《隨園食單》與江蘇烹飪技術
一、實錄了江蘇地區著名的美食菜點
二、展示了江蘇烹飪制作特色和功力
第五章 民國時期的江蘇美食文化
**節 民國國都南京的飲食狀況
一、南京餐飲業發展與名店字號增多
二、京蘇大菜的影響與名人的接待
三、民國時期南京的點心小吃業
第二節 民國時期江蘇地區的美食
一、江蘇地區的美饌制作情況
二、江蘇地區的美點制作情況
三、外地江蘇美食的記載點滴
第三節 《白門食譜》與南京民間飲食
一、《白門食譜》及其主要特點
二、佳蔬、野菜品種多彩紛呈
三、府邸、寺院菜點風格各異
四、市肆菜點美食名品迭出
下篇
第六章 江蘇美食菜譜與美食文化研究
**節 江蘇地方美食書籍述評
一、江蘇早期烹飪專業培訓菜譜情況
二、江蘇美食文化研究群體與作者結構
三、江蘇地區代表性的美食書籍分析
四、江蘇地區美食文化研究專著類別
第二節 1949—1999年江蘇美食譜五個里程碑
一、1958年《江蘇名菜名點介紹》
二、1979年《中國菜譜(江蘇)》
三、1985年《中國小吃(江蘇風味)》
四、1986年《江蘇風味》
五、1990年《中國名菜譜(江蘇風味)》
第三節 當代文學中的江蘇美食文化
一、汪曾祺:故鄉的食物與味道
二、陸文夫:從《美食家》到美食家
三、文化名家筆下的江蘇美食
第七章 江蘇美食環境與名特產品
**節 江蘇地域文化與美食特點
一、江蘇地域文化與生態概況
二、江蘇地域文化的美食特征
三、江蘇地域文化形成的美食特點
第二節 江河湖泊地區的美食特產
一、水產動物類原料
二、水生植物類原料
第三節 蘇東沿海地區的美食特產
一、海產動物類原料
二、海產植物類原料
第四節 平原丘陵地區的美食特產
一、動物類原料
二、植物類原料
三、加工類食品
第八章 江蘇美食與傳統地方風味
**節 南京風味
一、南京美食發展簡況
二、菜品風味特色
三、代表菜品
第二節 淮揚風味
一、淮揚美食發展簡況
二、菜品風味特色
三、代表菜品
第三節 蘇錫風味
一、蘇錫美食發展簡況
二、菜品風味特色
三、代表菜品
第四節 徐海風味
一、徐海美食發展簡況
二、菜品風味特色
三、代表菜品
第九章 江蘇地方菜肴賞與析
**節 江蘇傳統的三大味型
一、江蘇人*愛的紅燒風味
二、統領南北的成鮮風味
三、婦孺喜好的糖醋風味
第二節 魚米之鄉的水鄉佳肴
一、嘗一嘗水鄉的魚
二、品一品水鄉的蝦
三、蟹螺蜆蚌味綿長
四、水生植物與家禽
第三節 技精藝湛的特色美饌
一、“三圓”制作遍江蘇
二、砂鍋燉燜味醇濃
三、羊肉依然香南北
四、菜肴制作善變化
第十章 江蘇美點小吃品與鑒
**節 江蘇美點小吃制作特色
一、源自民間,根植鄉土
二、主副搭配,食養調和
三、講究口味,技藝精
前言
上篇
**章 江蘇飲食形成時期的歷史概述
**節 遠古至先秦時期的飲食
一、石器時代與考古文化實證
二、春秋戰國時期飲食文化
第二節 漢代的飲食與烹飪技術
一、漢代的糧食加工水平
二、漢代的飲食制作簡況
三、漢畫像石中的烹飪技術
四、飲食禮俗與烹飪制作技術
第三節 三國至南北朝時期的飲食
一、三國孫吳時期的飲食狀況
二、晉代時期建康及周邊地區飲食
三、南朝時期江蘇地區飲食的發展
第二章 隋唐宋元時期的江蘇美食文化
**節 隋唐兩宋時期的飲食
一、糧食的種植與加工
二、飲食市場與名菜名點
三、江南美食與地方菜點
四、陳直與《養老壽親書》
第二節 《至順鎮江志》與元代鎮江物產
一、鎮江地方土物產
二、風俗與歲時食俗
三、民族與宗教文化
第三節 《云林堂飲食制度集》與無錫美食
一、無錫倪瓚與云林堂飲食
二、云林堂食品制作特色
三、云林堂與無錫飲食特點
第三章 明朝時期的江蘇美食文化
**節 飲食市場與民俗文化
一、江蘇地區的飲食市場
二、商業繁榮與社會食風
三、食品豐盛與重視養生
第二節 烹飪技藝與菜肴制作的成就
一、冷菜制作技術豐富而完善
二、熱菜烹飪工藝精湛而多變
三、菜肴制作工藝的變化與技巧
第三節 面點制作與技術水平的提高
一、面團調制技術水平的提升
二、面點花色品種豐富而多彩
三、甜品湯飲品種不斷增多
第四章 清朝時期的江蘇美食文化
**節 江蘇地區市肆與居家飲食
一、市井與街巷食肆肴饌
二、百姓與府邸民風食俗
第二節 江蘇文士與鹽商的食生活
一、文人士子的食用之道
二、漕運與鹽商食飲之風
第三節 《隨園食單》與江蘇烹飪技術
一、實錄了江蘇地區著名的美食菜點
二、展示了江蘇烹飪制作特色和功力
第五章 民國時期的江蘇美食文化
**節 民國國都南京的飲食狀況
一、南京餐飲業發展與名店字號增多
二、京蘇大菜的影響與名人的接待
三、民國時期南京的點心小吃業
第二節 民國時期江蘇地區的美食
一、江蘇地區的美饌制作情況
二、江蘇地區的美點制作情況
三、外地江蘇美食的記載點滴
第三節 《白門食譜》與南京民間飲食
一、《白門食譜》及其主要特點
二、佳蔬、野菜品種多彩紛呈
三、府邸、寺院菜點風格各異
四、市肆菜點美食名品迭出
下篇
第六章 江蘇美食菜譜與美食文化研究
**節 江蘇地方美食書籍述評
一、江蘇早期烹飪專業培訓菜譜情況
二、江蘇美食文化研究群體與作者結構
三、江蘇地區代表性的美食書籍分析
四、江蘇地區美食文化研究專著類別
第二節 1949—1999年江蘇美食譜五個里程碑
一、1958年《江蘇名菜名點介紹》
二、1979年《中國菜譜(江蘇)》
三、1985年《中國小吃(江蘇風味)》
四、1986年《江蘇風味》
五、1990年《中國名菜譜(江蘇風味)》
第三節 當代文學中的江蘇美食文化
一、汪曾祺:故鄉的食物與味道
二、陸文夫:從《美食家》到美食家
三、文化名家筆下的江蘇美食
第七章 江蘇美食環境與名特產品
**節 江蘇地域文化與美食特點
一、江蘇地域文化與生態概況
二、江蘇地域文化的美食特征
三、江蘇地域文化形成的美食特點
第二節 江河湖泊地區的美食特產
一、水產動物類原料
二、水生植物類原料
第三節 蘇東沿海地區的美食特產
一、海產動物類原料
二、海產植物類原料
第四節 平原丘陵地區的美食特產
一、動物類原料
二、植物類原料
三、加工類食品
第八章 江蘇美食與傳統地方風味
**節 南京風味
一、南京美食發展簡況
二、菜品風味特色
三、代表菜品
第二節 淮揚風味
一、淮揚美食發展簡況
二、菜品風味特色
三、代表菜品
第三節 蘇錫風味
一、蘇錫美食發展簡況
二、菜品風味特色
三、代表菜品
第四節 徐海風味
一、徐海美食發展簡況
二、菜品風味特色
三、代表菜品
第九章 江蘇地方菜肴賞與析
**節 江蘇傳統的三大味型
一、江蘇人*愛的紅燒風味
二、統領南北的成鮮風味
三、婦孺喜好的糖醋風味
第二節 魚米之鄉的水鄉佳肴
一、嘗一嘗水鄉的魚
二、品一品水鄉的蝦
三、蟹螺蜆蚌味綿長
四、水生植物與家禽
第三節 技精藝湛的特色美饌
一、“三圓”制作遍江蘇
二、砂鍋燉燜味醇濃
三、羊肉依然香南北
四、菜肴制作善變化
第十章 江蘇美點小吃品與鑒
**節 江蘇美點小吃制作特色
一、源自民間,根植鄉土
二、主副搭配,食養調和
三、講究口味,技藝精
展開全部
江蘇美食文脈 作者簡介
邵萬寬,教授,中國菜品理論與實踐創新研究的著名專家。1978年4月入行烹飪,是恢復高考后的首批烹飪專業畢業生,在中外飯店廚房一線工作8年,江蘇省首批烹飪高級技師(1995年),中國首批“中國餐飲文化大師”(2004年)。出版書籍40余部,其中菜品創新研究方面的專著6本,論文近150余篇,其中古今菜品創新方面的研究論文30余篇,是中國菜肴、面點文化和技術研究的集大成者。
書友推薦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