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jīng)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jīng)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論語重讀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805548487
- 條形碼:9787805548487 ; 978-7-80554-848-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論語重讀 本書特色
《論語》粗看不難,細看不易。 天佑斯文,未負命運。重讀《論語》,再塑人生。反思經(jīng)典,創(chuàng)新文明。 《論語》應該是一部中國人人必讀的書。不僅中國,將來此書,應成為一部世界人類的人人必讀書!X穆《孔子與論語》 《論語》這本書所宣講、所傳布、所論證的那些“道理”、“規(guī)則”、主張、思想,已代代相傳,長久地滲透在中國兩千年來的政教體制、社會習俗、心理習慣和人們的行為、思想、言語、活動中了!顫珊瘛墩撜Z今讀》 平生讀過的書頗多,受益*大的書就是《論語》。學習古代漢語的基本知識,學習《論語》名文精練生動的語言,學習做人做事的很多道理。沒有哪一本書超過《論語》給我的學養(yǎng)?梢哉f,我讀《論語》獲得了舉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成效!獎V安《論語重讀》
論語重讀 內(nèi)容簡介
《論語》流傳兩千多年,對中國文化發(fā)展的影響,對華人社會生活的影響遠超其他漢語典籍!墩撜Z》中出現(xiàn)仁109次、孝19次、德38次、禮75次、君子107次,本書在篇章結(jié)構(gòu)上做了創(chuàng)新,前五章依次選擇孔子的這五個重要概念,進行系統(tǒng)全面集中的文本今譯和解讀;后兩章則分別從為學階段、交友助學、擇師學習、分科學習、啟發(fā)學習、重復學習、名言名篇等多個方面豐富了對《論語》的內(nèi)容和思想的綜合認知;書后附錄一是作者特別編寫的“東齋辭書目錄”111種,附錄二“東齋《論語》圖書目錄”83種,以紀念自己多年淘書的苦樂歷程和寫作《論語重讀》的探尋歷程;后記則是作者充滿深情地回顧了自己與《論語》之間不斷生發(fā)的書緣:小學老師孫紹武先生在作者心里播下《論語》的種子,求學北大時旁聽中文系唐作藩老師講《論語》,1982年在北大圖書館前用助學金買《四書白話注解》——成為作者收集《論語》著作的開端,在中國政法大學工作后筒子樓芳鄰先后贈送作者數(shù)種《論語》版本,法史學家程樹德晚年在憂患之中編寫《論語集釋》的頑強精神為作者樹立了榜樣。
論語重讀 目錄
前言 001
**章 仁
一、仁是大同天下的理想道德 003
二、仁是治國安民的崇高道德 008
三、仁是社會交往的典范道德 025
四、仁是個人修身的根本道德 041
第二章 孝
一、孝是血緣天賦道德 062
二、孝是家族核心道德 065
三、孝是社會普遍道德 068
四、孝是國家基礎(chǔ)道德 071
五、孝是做人首善道德 078
第三章 德
一、德與個人 085
二、德與社交 091
三、德與從政 096
四、德與治國 099
第四章 禮
一、禮與個人道德的踐行 111
二、禮與家庭道德的踐行 117
三、禮與社會道德的踐行 121
四、禮與從政道德的踐行 131
五、禮與治國道德的踐行 139
第五章 君子
一、君子的個人道德 154
二、君子的家庭道德 164
三、君子的社交道德 167
四、君子的從政道德 185
五、君子的治國道德 199
第六章 為學之道
一、為學階段 215
二、交友助學 217
三、擇師學習 222
四、分科學習 224
五、啟發(fā)學習 226
六、重復學習………………………………………………………………………………228
第七章 名言名篇
一、名言 231
二、名篇 243
附錄一 東齋辭書目錄 248
附錄二 東齋《論語》圖書目錄 260
后記 269
論語重讀 節(jié)選
“君子”概念在《論語》中107次直接談到,很多章中都間接談到。《論語》中沒有君子的抽象概念或定義。君子的含義體現(xiàn)在具體的日常的言行描述中,體現(xiàn)在與仁、孝、德、禮、忠、恕、信、義等道德準則的論述中,體現(xiàn)在為政治國理想的討論中,也體現(xiàn)在與小人的對照評論中。小人有時指道德品質(zhì)低劣的人,作貶義評價用;有時指一般的人平常的人,作中性評價用。 君子在《論語》中的具體含義要根據(jù)上下文語境確定,有時指道德修養(yǎng)良好的人,有時指權(quán)高位重的人。從政治國的君子,有時指高級官員,有時指諸侯國君或天子!墩撜Z》中君子概念的內(nèi)涵,從孔子主張道德治世的思想看,可以說,君子是道德典范?鬃诱f的圣人、仁人,是理想中的人物,現(xiàn)實中極少見到。君子則是現(xiàn)實中的人,經(jīng)過努力就可以做到的人。《論語》中的孔子,視圣人、仁人為具有理想道德品質(zhì)的人物,視君子為具有現(xiàn)實道德品質(zhì)的人物,常自勉共勉成為君子。孔子談君子從政之道、治國之道,也表現(xiàn)出想當政治導師、當君王導師的意愿。這對后世儒生當?shù)弁鯉煹睦硐耄猩羁痰挠绊憽?君子概念一直得到沿用,其道德典范的含義得到歷代傳承,對華人子孫人格的塑造,品質(zhì)的培養(yǎng),有著深刻的正面影響。 貫穿《論語》全文的主題是談做人的道理。做人要做道德品質(zhì)優(yōu)良的君子,不要做道德品質(zhì)低劣的小人。在日常生活中做君子是“為人”(立身處世),在國家事務中做君子是“為政”(治國安民)。“為人”“為政”就是要實現(xiàn)君子之道,即建立君子的準則,實現(xiàn)君子的理想!墩撜Z》從開篇談君子好學、友善、寬容的“為人”之道,到終篇談君子“尊五美,屏四惡”的“為政”之道,君子之道是統(tǒng)領(lǐng)《論語》思想的主題之一。重讀《論語》,認識君子的概念和內(nèi)容,具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是反思君子治世、道德治世的政治傳統(tǒng)和文化傳統(tǒng);二是總結(jié)君子治世、道德治世,在塑造人格、培養(yǎng)賢才方面的思想價值和理論價值。 下面緊扣《論語》文本,對君子的概念和主要內(nèi)容,從五個方面作出詳細的今譯、解讀。 一、君子的個人道德 二、君子的家庭道德 三、君子的社交道德 四、君子的從政道德 五、君子的治國道德
論語重讀 作者簡介
劉廣安,云南師宗人,法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法學院兼職教授,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1983年北京大學法律學系本科畢業(yè)后,進入中國政法大學攻讀法制史專業(yè)研究生,相繼于1986年獲法學碩士學位、1989年獲法學博士學位。博士畢業(yè)后,留校任教至今,1998年被聘為教授。已出版專著《清代民族立法研究》《中華法系的再認識》《中國法律思想簡史》《中國古代法律體系新論》《口述法史》等,主持課題并合著《中國法制史學的發(fā)展》《中國古代民族自治研究》《晚清法制改革的規(guī)律性探索》《清代法律體系辨析》《中國傳統(tǒng)刑法:發(fā)展線索、生成方式與變通適用》等。
- >
唐代進士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與地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