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個人制造視域下3D打印版權侵權問題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085083
- 條形碼:9787513085083 ; 978-7-5130-8508-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個人制造視域下3D打印版權侵權問題研究 內容簡介
本文首先全面梳理3D打印生態系統,分析3D打印流程中各參與主體身份和版權客體特殊生成方式,突出3D打印中版權侵權主體多樣、作品大多數具有實用性的特征。其次,研究個人制造3D打印版權侵權類型及其構成要件。直接侵權行為涉及行為人未經版權人許可“復制、傳播和演繹”等使用作品的行為,間接侵權行為涉及“幫助、教唆”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鑒于3D打印網絡服務提供平臺在作品交易過程扮演的角色,不適用安全港原則,直接按照一般侵權共同侵權規則認定即可。對于個人3D打印版權侵權例外,主要分析合理使用判定標準,在人人都可以成為作者的背景下,轉換性使用可以作為合理使用判定標準,而不再分析作品使用行為的商業性目的。*后,在新版權法正式施行之際,分析開放型版權客體類型對CAD文檔作品資格認定的影響,為兼具藝術和實用功能作品的保護提供實體法依據,同時在整個版權法體系內對作品進行類型化規定;另外,合理使用在立法技術上采開放式列舉,應對不斷變化的技術可能會給版權法帶來的挑戰,探析應該如何把握合理使用判定標準。明晰3D打印版權侵權規則,既能為技術發展提供良好法律環境,又能為人們在文檔共享和產品打印過程中提供行為指導。
個人制造視域下3D打印版權侵權問題研究 目錄
**章導論
**節研究背景與意義
第二節研究方法
第三節文獻研究綜述
第四節研究重點、難點和創新點
第二章3D打印的可版權性
**節3D打印可版權性難題
第二節3D打印可版權客體類型歸屬
第三節3D打印可版權客體的獨創性
本章小結
第三章3D打印版權侵權構成分析
**節3D打印版權侵權歸責原則分析
第二節3D打印版權侵權侵害行為類型化分析
第三節3D打印版權侵權的權利內容分析
本章小結
第四章3D打印版權的合理使用與特殊情形
**節數字網絡環境下合理使用制度梳理
第二節3D打印版權的合理使用標準探析
第三節3D打印版權合理使用的特殊情形
本章小結
第五章3D打印版權侵權行為的應對
**節3D打印版權侵權的法律應對
第二節3D打印版權侵權的行政應對
第三節3D打印版權侵權預防的建議
本章小結
第六章結 論
參考文獻
個人制造視域下3D打印版權侵權問題研究 作者簡介
馬秋芬,女,湖北隨州人,武漢工程大學法商學院(知識產權學院)講師,管理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知識產權法學、行政管理。主持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湖北省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武漢工程大學校內人文社科項目等課題十余項,在CSSCI及其擴展版期刊、省級期刊發表論文多篇,參與知識產權法學教材編寫1部。
- >
姑媽的寶刀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唐代進士錄
- >
自卑與超越
- >
山海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隨園食單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