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孟子話語的論證刻畫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5261893
- 條形碼:9787305261893 ; 978-7-305-26189-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孟子話語的論證刻畫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基于語用論辯學的“批判性討論模型”和“策略操控”理念,提煉出孟子論辯性話語合理性“一體兩面”的哲學基礎,再依據該哲學基礎,將孟子的論辯性話語劃分為“人禽之辯”(涉及孟子有關“人性善”的論證,即人性論證)、“王霸之辯”(涉及孟子對于“人性善”的內在體現之“仁義”在治國理政方面的作用論證,即政治論證)和“經權之辯”(涉及孟子對于儒家E義中道準則在實踐應用方面的權變論證,即實踐論證)三大主、題,并分別對其進行分析性論證重構與策略性操控分析,*后歸納得出孟子在論證其立場時所采用的各種證成性論辯策略。運用語用論辯學的分析框架對孟子的話語進行較為系統地論證刻畫,是采用新的研究視角與研究方法對現有孟子話語研究的一種新的拓展,同時也是對語用論辯學在不同文化語境下調整論辯性語步合理性的評判標準的一種嘗試。
孟子話語的論證刻畫研究 目錄
第1章 論證研究的語用論辯方法
1.1 概述
1.2 哲學層面
1.2.1 合理觀簡述
1.2.2 批判理性主義合理觀
1.3 理論層面
1.3.1 元理論
1.3.2 標準理論
1.3.3 拓展理論
1.4 分析層面
1.4.1 分析性重構
1.4.2 策略性設計
1.5 語用論辯方法與孟子話語的論證刻畫研究
第2章 孟子論辯性話語合理性的哲學基礎
2.1 概述
2.2 道德形上學基礎:人性善
2.2.1 性善論的來源
2.2.2 孟子的性善論
2.3 德行倫理理性的體現:仁義
2.3.1 孔孟的“仁”與“義”
2.3.2 孟子的仁義觀
2.4 實踐倫理理性的體現:經權相濟下的執中
2.4.1 孔孟“執中”原則下的經權觀
2.4.2 孟子的經權觀
2.5 小結
第3章 “人禽之辯”的論證重構
3.1 概述
3.2 重構“生是否即為性”
3.3 重構“人性是否為善”
3.4 重構“仁和義是否都是人性善的內在體現”
3.5 小結
第4章 “王霸之辯”的論證重構
4.1 概述
4.2 重構“天下安定統一是否歷史發展至今的必然趨勢”
4.3 重構“君主是否施行王道仁政,才能實現天下安定統一”
4.4 重構“君主施行王道仁政,是否需要摒棄霸道霸政”
4.5 小結
第5章 “經權之辯”的論證重構
5.1 概述
5.2 重構“君子是否可以降低儒家仁義中道準則的原則性”
5.3 重構“君子是否只能絕對地堅守儒家仁義中道準則”
5.4 小結
第6章 孟子論辯性話語中的策略性設計
6.1 概述
6.2 間接證成策略
6.2.1 分離策略
6.2.2 基于反駁性類比的歸謬法
6.2.3 訴諸對方論證
6.3 直接證成策略
6.3.1 正反論證
6.3.2 類比論證
6.4 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孟子話語的論證刻畫相關圖表
后記
孟子話語的論證刻畫研究 作者簡介
江蘇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中山大學哲學博士。研究方向為論辯話語研究、論證理論研究與非形式邏輯研究,以第三作者身份共同出版學術專著《漢英數字認知表征對比研究》,主持完成市廳級科研項目3項,發表SSCI、A&HCI、CSSCI等權威期刊論文數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史學評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