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依然如舊的月色:學術隨筆集(茅海建)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74607
- 條形碼:9787108074607 ; 978-7-108-07460-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依然如舊的月色:學術隨筆集(茅海建) 本書特色
本書初版于2014年。由幾類文章匯編而成,長短不拘,比較輕松可讀。增訂本的部分篇目做了調整,有增有刪。 作為茅海建教授為數不多的學術隨筆集之一,可以見其內心活動的真實寫照、史家的性情表露。“依然如舊的月色”,是作者對其當年確定學術路徑的篤定與堅守。 其中有一組圍繞晚清文化生活史的文章,可以看作作者利用海量檔案閱讀中的邊角余料做出的小題目。如,關于“湖湘文化”;關于龔自珍;慈禧太后、光緒帝、攝政王載灃等清末帝王的教科書;讀張之洞、醇親王府、李鴻藻等處檔案所見禮單、貢品,從高官大員的活動,梳理出晚清上流社會的變化,扎實詳明而饒有趣味。
依然如舊的月色:學術隨筆集(茅海建) 內容簡介
近代史專家茅海建教授的學術隨筆集。從不同的側面記錄了作者近二十年習史、治學、思考的學術人生,像散落在海灘上,深深淺淺、尋尋覓覓的一串串腳印。 文章分為四輯。懷人的輯如師長學行錄,有陳旭麓、黃彰健、衛藤沈吉、朱維錚等活躍在中外史壇的學人、師長,近距離觀察其內心追求,親切溫暖,耐人尋味;第二組筆涉學術思潮、學界生態,討論的問題頗有啟發性;第三輯可見其治學心跡的坦陳,對年青學人有垂范的啟示;后一輯有趣味的近代文化生活史事之考察,作者慧眼獨具,頗多“看點”。增訂本刪去了初版中六篇自著的序言,增補了回憶蔡鴻生、章開源先生等多篇新文章。 對許多熟悉茅海建的讀者來說,在 “史實重建、精微考辨”的重大歷史命題之外,讀讀這本書,可以更多地獲取有趣味的近代史事,還可以觸摸到這位嚴謹治學的教授內心深處,有著怎樣熾熱深沉的情感。
依然如舊的月色:學術隨筆集(茅海建) 目錄
依然如舊的月色:學術隨筆集(茅海建) 作者簡介
茅海建,中國近代史學者。澳門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多年從事中國近現代史教學與研究。主要研究領域為兩次鴉片戰爭史和戊戌變法史,著有:《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苦命天子:咸豐帝奕詝》《近代的尺度:兩次鴉片戰爭軍事與外交》及戊戌變法研究的多部著作。
夜深人靜,月亮一次次飄出云層
讓我忽然有了一陣陣輕微的感動
那些人與那些事,不過就是些故人舊事
歲月如風,情景不再
在這個千變萬化的近代中國與當代世界
還有什么是恒久不變、又可讓讀書人心常相守茅海建,中國近代史學者。澳門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多年從事中國近現代史教學與研究。主要研究領域為兩次鴉片戰爭史和戊戌變法史,著有:《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苦命天子:咸豐帝奕詝》《近代的尺度:兩次鴉片戰爭軍事與外交》及戊戌變法研究的多部著作。
夜深人靜,月亮一次次飄出云層
讓我忽然有了一陣陣輕微的感動
那些人與那些事,不過就是些故人舊事
歲月如風,情景不再
在這個千變萬化的近代中國與當代世界
還有什么是恒久不變、又可讓讀書人心常相守
或許就有這眼面前依然如舊的月色
多少年,多少地,多少人,所享有的,應該是同樣的
——茅海建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朝聞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與地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