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zhàn)為何爆發(fā)及戰(zhàn)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輕裾隨風——上海大學博物館藏榮氏家族旗袍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139428
- 條形碼:9787567139428 ; 978-7-5671-3942-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輕裾隨風——上海大學博物館藏榮氏家族旗袍 內(nèi)容簡介
20世紀初,中國社會經(jīng)歷了重大的變革,而誕生于上海的海派旗袍,更是這場變革的見證和表現(xiàn),是傳統(tǒng)文化與西方文化融合的典范。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已顯露出現(xiàn)代城市文明的開放和個性,同時也保持著傳統(tǒng)中國的風骨和韻致。跨越了近百年歷史的海派旗袍,其面料、紋樣和款式的精細考究,映射出當時上海的文化、工業(yè)和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習慣和審美情趣。 海派旗袍造型元素、風格、色彩、面料材質(zhì)以及款式設計的多樣性,成功完成了由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的轉(zhuǎn)化,并一直流傳至今。海派旗袍適應了20世紀中西文化交融的大環(huán)境,大膽吸收了西方服飾文化,將中西文化融會貫通,這才造就其蓬勃發(fā)展。海派旗袍充分展示了當時人們追求自由、迫切渴望自我解放的心聲,以及順應時代、大膽變革的決心。 我們從不同旗袍所展示的風格和個性中,也可以看出女性勇于突破傳統(tǒng)束縛、積極參與公共生活的熱情。它給中國女性帶來了一種表達和展示自我主體的全新方式。在當時的中國,名媛階層通過自身著裝體現(xiàn)自我個性,成為上海的中國女裝流行款式創(chuàng)造的主體。她們普遍受過良好的近代教育,富于藝術修養(yǎng),懂英文,能夠通過各種途徑獲取西方的時尚信息,并融合到自身服裝的設計中去(如到店定制樣式),使其服裝形成獨特的風格。 旗袍將中國女性從傳統(tǒng)男權觀念對女性身體的束縛中解放出來,便于行動,適應了現(xiàn)代中國女性參與社會活動的需要:以旗袍為代表的時尚還賦予了中國女性一種突破傳統(tǒng)的、全新的、展示自我主體的方式——這一切符合婦女解放的歷史趨勢。旗袍中蘊含的本土傳統(tǒng)服飾文化元素,被改造為現(xiàn)代價值的表征,從而煥發(fā)出新的活力,是其得以風靡民國乃至流行至今的根本原因。 上海大學博物館收藏的這批來自榮氏家族的旗袍,時間跨度從20世紀三四十年代至21世紀初,囊括了多個變革的年代。我們可以從這些旗袍中一窺中國社會變遷折射到服飾上的那些點點滴滴的痕跡。而通過這些旗袍背后的信息,更可以解讀出海派文化重精工、善變化的精髓,值得我們?nèi)ゼ毤毱肺丁F炫鄄粌H僅是時尚的代名詞,也是文化和社會變革的見證者,帶領我們在當下去思考和理解傳統(tǒng)和未來融合的意義。
輕裾隨風——上海大學博物館藏榮氏家族旗袍 作者簡介
李明斌,上海大學博物館館長,教授,曾任成都博物院副院長、成都博物館館長,主要從事博物館規(guī)劃籌建和運營管理。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yōu)秀專家,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高校博物館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四川大學客座教授,日本愛媛大學東亞古代鐵文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 徐景燦,1940年生于上海,上海外語學院俄語系本科畢業(yè)。曾任中學外語教師,后赴美進修留學。1986年起任上海工業(yè)發(fā)展基金會聯(lián)建公司海外合作部經(jīng)理、上海亞特(中國)公司總經(jīng)理。2000年起為美中文化協(xié)會工作,并任上海基督教女青年會和中國愛德基金會董事,上海市第六屆政協(xié)委員,長期從事中外文化交流工作。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二體千字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