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chuàng)意玩具書(精裝4冊)
曾國藩家書精選點評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613216
- 條形碼:9787514613216 ; 978-7-5146-1321-6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曾國藩家書精選點評版 本書特色
精選曾國藩的一百封家書,從 “做人、做事、做官、做學問、養(yǎng)生”五個角度深刻解讀了曾國藩的人生觀,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
曾國藩家書精選點評版 內容簡介
本書為曾國藩的書信集,成書于19世紀中葉,近1500封,是曾國藩一生的生動寫照。本書行文揮灑自如、從容不迫、邏輯嚴密,在平和的言語中蘊含真知食言,具有極強的說理性和感召性。
曾國藩家書精選點評版 目錄
做人篇 1
稟父母:兄弟和小戶必興 3
致溫弟、沅弟:君子但知有悔,小人時時求全 7
致諸弟:無故怨天天不許,無故尤人人不服 19
致諸弟:無實而享大名,必有奇禍 23
致沅弟:誠愚、強毅、沉穩(wěn)26
致沅弟:長傲多言,兇德致敗30
……
為學篇165
稟祖父母:*壞之處,在于不知艱苦167
致諸弟:為學譬如熬肉,用功譬若掘井172
致諸弟:讀書在格物、誠意 178
致諸弟:讀書要有志、有識、有恒184
致諸弟:但拜明師,勿交損友;經以窮理,史以考事190
致諸弟:絕大學問即在家庭日用之間199
致諸弟:為學應力除傲氣,力戒自滿203
致諸弟:學問之道,貴在有恒206
致諸弟:詩之為道,門徑不同210
致諸弟:步步前行,日日不止214
養(yǎng)生篇 219
致沅弟:抑郁怨尤非養(yǎng)德保身之道221
諭紀澤:不服醫(yī)生所開方藥225
致沅弟:去忿欲以養(yǎng)體,存倔犟以勵志227
致沅弟:先有豁達光明之識,后有恬淡沖融之趣229
諭紀澤:夜飯不葷乃亦養(yǎng)生崇儉之道232
諭紀澤:養(yǎng)生之道盡其在我,壽命長短盡其在天235
諭紀澤、紀鴻:在家蒔養(yǎng)花竹,出門飽看山水238
致澄弟:養(yǎng)生五事 241
致澄弟、沅弟:養(yǎng)生六事 244
曾國藩家書精選點評版 節(jié)選
稟父母 兄弟和小戶必興 男國藩跪稟父母親大人萬福金安:正月十七日,男發(fā)**號家信,內呈堂上信三葉,復諸 弟信九葉,教四弟與厚二從汪覺庵師,六弟、九弟到省從丁 秩臣,諒已收到。二月十六日接到家信**號,系新正初三交彭山屺者,敬悉一切。去年十二月十一,祖父大人忽患腸風,賴神靈默佑,得 以速痊,然游子聞之,尚覺心悸。六弟生女,自是大喜。初 八日恭逢壽誕,男不克在家慶祝,心尤依依。諸弟在家不聽教訓,不甚發(fā)奮,男觀諸弟來信,即已知 之。蓋諸弟之意,總不愿在家塾讀書。自己亥年男在家時, 諸弟即有此意,牢不可破。六弟欲從男進京,男因散館去留 未定,故比時未許。庚子年接家眷,即請弟等送,意欲弟等來京讀書也,特以祖父母、父母在上,男不敢專擅,故但寫諸弟,而不指定何人。迨九弟來京,其意頗遂,而四弟、六 弟之意尚未遂也。年年株守家園,時有耽擱,大人又不能常 在家教之;近地又無良友,考試又不利。兼此數(shù)者,怫郁難 申,故四弟、六弟不免怨男。其可以怨男者有故:丁酉在家 教弟,威克厥愛①,可怨一矣;己亥在家,未曾教弟一字, 可怨二矣;臨進京不肯帶六弟,可怨三矣;不為弟另擇外傅, 僅延丹閣叔教之,拂闕本意,可怨四矣;明知兩弟不愿家居, 而屢次信回,勸弟寂守家塾,可怨五矣。惟男有可怨者五端, 故四弟、六弟難免內懷隱衷,前此含意不申,故從不寫信與 男,去臘來信甚長,則盡情吐露矣。男接信時,又喜又懼。喜者,喜弟志氣勃勃不可遏也; 懼者,懼男再拂弟意,將傷和氣矣。兄弟和,雖窮氓小戶必 興;兄弟不和,雖世家宦族必敗。男深知此理,故稟堂上各位大人俯從男等兄弟之請。男之意,實以和睦兄弟為**。九弟前年欲歸,男百般苦留,至去年則不復強留,亦恐 拂弟意也。臨別時,彼此戀戀,情深似海。故男自九弟去后, 思之尤切,信之尤深,謂九弟縱不為科目中人,亦當為孝弟 中人。兄弟人人如此,可以終身互相依倚,則雖不得祿位,亦何傷哉!恐堂上大人接到男正月信必且驚而怪之,謂兩弟到衡陽, 兩弟到省,何其不知艱苦,擅自專命?殊不知男為兄弟和好 起見,故復縷陳一切,并恐大人未見四弟、六弟來信,故封還附呈。總愿堂上六位大人俯從男等三人之請而已。伏讀手諭,謂男教弟宜明言責之,不宜瑣瑣告以閱歷工 夫。男自憶連年教弟之信不下數(shù)萬字,或明 責,或婉勸,或博稱,或約指,知無不言,總之盡心竭力而已。 男婦孫男女身體皆平安,伏乞放心。 男謹稟 道光二十三年二月十九日 【點評】《曾國藩家書》不同于其他家書,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信 是寫給諸弟的。曾國藩曾說,他把教育兄弟作為自己盡孝的 方式。但是,弟弟們未必領情,甚至在信中說:“月月書信, 徒以空言責弟輩,卻又不能實有好消息,令堂上閱兄之書, 疑弟輩粗俗庸碌,使弟輩無地自容!痹鴩钪液腿f事興的道理。他在寫給父母的信中說: “夫家和則福自生,若一家之中,兄有言而弟無不從,弟有 請兄無不應,和氣蒸蒸而家不興者,未之有也;反之而不敗 者,亦未之有也!蔽何牡鄄茇г苤沧髌卟皆姡骸爸蠖钩 作羹,漉豉以為汁。萁向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北臼峭,何必相殘相逼?現(xiàn)實中,兄 弟之間朝夕相處,往往因為日常小事、利益糾葛而相互反目, 曾國藩與諸弟的相處之道頗值得借鑒。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蹦敲赐萍罢麄家庭,父子、夫 妻、兄弟、妯娌之間,如果能夠和睦相處,則家族一定會 興盛。
曾國藩家書精選點評版 作者簡介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漢族,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孫。中國近代政治家、戰(zhàn)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chuàng)立者和統(tǒng)帥。與胡林翼并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并稱"晚清四大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謚曰文正。曾國藩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在官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國藩的崛起,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
- >
推拿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史學評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