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芳華頌 本書特色
出謎的人是不會在謎面透露半點謎底信息的,但是謎面總是引導、暗示著猜謎的人去尋找可覓的方向,讓猜謎的人在苦思冥想的痛與樂中恍然明覺,驚喜異常。 石鐘山給我們出了一道看似簡單卻又不太好解的謎題。他從容不迫,揮灑自如,淡然入定。《芳華頌》表現出的大度與從容讓我們感到相當吃驚。他在作品中有條不紊地“系扣”,再不緊不慢地“解扣”,從容的敘事姿態顯現出大家風度與氣質。
芳華頌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了小說主人公農家女董紅梅入伍后,被官兵們誤以為是高干子女,她的神秘身世引來了關注與猜測。董紅梅因成績突出被破格提干,一同提干的司令員兒子馬平陽和農家子弟出身的李來權與董紅梅越走越近。馬平陽與董紅梅情投意合,但董紅梅心底的自卑卻讓自己錯失了這一段真摯的感情,產生了與李來權更親近的錯覺。
芳華頌 目錄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中部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下部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芳華頌 節選
《芳華頌》:也許是因為高昂的人氣嚇退了那些動物,長著皮毛的動物漸漸少了起來。因為有了軍營,夾皮溝變成了禁地,村民們便不能到此狩獵了,動物們遷移到他處。從那以后,村民們在此路過,只能遠遠地站在軍營外,懷著崇敬又好奇的心情打量著這座軍營。軍營有個大門,門上有部隊的代號“51385部隊”的字樣,白底黑字。門前有兩個士兵站崗,荷槍實彈的樣子。從大門處修出一條水泥路,和山外的大路連通,再往前走個二十幾公里,就是附近*大的城市,林海縣的縣城了。軍營內外樹上的秋蟬開始鳴叫了,先是一聲試探性的鳴響,然后就連成一片,雖然聲音還顯稚嫩,但也有了氣勢。此時是下午,操課的軍號剛剛吹響,三營三連的連部里,正在召開支部會議,議題很嚴肅也很重大。前兩日三連接到團黨委的通知,今年給三連兩個提干名額,今天的支部會議就是商討這兩個提干名額的人選。會議由邱天長指導員主持,他是連隊支部書記。林滿坐連長吸著煙,眉頭緊鎖,似乎發生了人命關天的大事,一副愁苦又緊張的樣子。了解林連長的人都知道,這是他的招牌表情,有事沒事他都是這樣一副神態。終于,他把煙掐死在面前的煙灰缸里,身子向椅背靠了一下,道:那我就提個人選吧,炊事班的董紅梅。連長說這話時,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在了他的臉上。他誰也不看,目光折射出去,望著窗外一棵樹,樹葉肥厚,呈深綠色,它們在豐茂中不知不覺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理由有三:其一,董紅梅超期服役,是第四年的老兵了,一年前又入了黨;其二,自從入伍就到炊事班工作,后山坡上豬圈里的豬為證,哪一只不長得膘肥體壯?憑這一點,我認為董紅梅功勞苦勞都夠格了;其三,她是高干子女,不嬌氣不傲氣,比咱們一些工農子弟還樸素。說到這,林連長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身子推著椅子向后移了一下,發出一陣刺耳的響聲。他還把拳頭擂到桌子上,眼前的茶杯發出一連串的動靜。這一切,人們都見怪不怪,都知道林連長每每講話,就是喜歡營造氛圍,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自己的身上。制造完一系列動靜之后,林連長又拉了下椅子坐回原處,補充道:這樣優秀的戰士不提干,天理不容啊。他講完*后一句話,才把目光從窗外收回來,逐一地在每個人臉上掃過,每個被掃過的人,都在他的目光中留下肯定的神情。*后林連長的目光落到了邱指導員的臉上。邱指導員從打開的日記本上把筆拿在手里,用筆尖點著日記本,低下頭道:林連長說得中肯,董紅梅是夠優秀,自從入伍,吃苦受累的活沒少干,一個女兵做出的這些,比我們許多男兵還要優秀幾倍。前兩點我都贊成,第三點,董紅梅是不是高干子弟,我覺得還不要過早下結論。我的理由也有三:**點,董紅梅從來沒承認過自己是高干子女;第二點,咱們誰也沒見過她的父母;還有第三點,她是超期服役的老兵了,到了這個節骨眼上,有誰為她的前途打過招呼嗎?邱指導員講完,也把目光投向了在座的每個人,人們又是一臉真誠而信服地把目光齊聚在邱指導員臉上。林連長又要站起來,*后還是坐了回去,輕咳一聲說:邱指導員說得沒錯,我強調董紅梅的身份,不是因為她是高干子女,我們就要照顧她,而是通過她這么多年的努力,吃大苦耐大勞,讓我們連隊逢年過節都有豬肉吃,四年了她沒休過一天假,有誰能做到?假設說她不是高干子女,她就是個工農女兒,這一票我也要投給董紅梅。三連后院的山坡上,修了兩個豬舍,一個豬舍里圈著小豬,另一個豬舍里圈著膘肥體壯的大豬。小豬參差不齊,兩三個月、五六個月不等;另一個豬舍里,豬們都長成了,個頭差不多一般齊,胖瘦也相差無幾。此時,它們在中秋后的陽光里曬著暖陽,舒服得哼唧著。……
芳華頌 作者簡介
石鐘山,作家、編劇、影視制作人。著有長篇小說《大院子女》《五湖四海》等,中短篇小說集《激情燃燒的歲月》《軍歌嘹亮》《幸福像花兒一樣》等,三十余部作品被改編成影視劇一千余集。作品曾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飛天獎、金鷹獎等,并被譯成英、法、日等多種文字在海外出版。
- >
我與地壇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二體千字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推拿
- >
姑媽的寶刀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