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意玩具書(精裝4冊)
中國工人運動史概論(2023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877660
- 條形碼:9787500877660 ; 978-7-5008-7766-0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工人運動史概論(2023版) 本書特色
*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保持和增強工會工作和工會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充分反映和體現工會改革創新*新成果。 權威。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印發的《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進一步做好全國工會干部培訓教育有關工作,中華全國總工會專門成立全國工會干部培訓基礎教材編寫委員會組織編寫。編委會由全總領導、各主要部門負責人和各產業工會負責人以及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組成。 實用。完備的工會理論體系,全面的工會知識概述,適應當前工會工作要求,貼近工會干部需要,是新時代工會干部學習工會工作理論知識的權威性、專業性讀物。
中國工人運動史概論(2023版) 內容簡介
《中國工人運動史概論》(2023版)是全國工會干部培訓基礎教材之一,內容包括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工人運動、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工人運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工人運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工人運動,附中國共產黨給中國工會歷次全國勞動大會及全國代表大會賀信、祝詞、致詞匯編。本書對于幫助工會干部深刻理解黨領導下的中國工人運動的光輝歷程和偉大成就,運用歷史眼光、把握發展規律、強化歷史自覺、增強歷史責任、汲取前進力量,教育廣大干部職工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凝聚向第二個百年目標奮進的偉力,全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工人運動史概論(2023版) 目錄
中國工人運動史概論(2023版) 節選
**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工人運動 1921 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后, 就承擔起工人運動領導者和工人階級先鋒隊的責任。黨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工運理論指導工人運動和工會工作, 為工人運動指明前進方向。黨領導的工人運動逐漸成為中國工人運動的主流。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中國共產黨通過頒布決議、發布指示, 為工人運動的發展提供路線、方針、政策指引; 組織領導成立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中華全國總工會、全國總工會蘇區中央執行局、全國總工會西北執行局、中央職工運動委員會、中國解放區職工聯合會籌備委員會, 持續指導和推動工人運動的發展;黨的許多領導人, 如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陳云、李立三等都親自領導過工人運動, 或擔任過工會組織領導人, 鄧中夏、蘇兆征、蔡和森、趙世炎、王荷波、張浩、鄧發等黨的工運領袖為此付出了寶貴生命。大革命時期, 中國共產黨領導掀起一次又一次工人運動高潮, 擴大了中國共產黨和工人階級的政治影響。土地革命時期, 中國共產黨領導成立蘇維埃工會, 動員和組織工人直接配合、支援革命戰爭。抗日戰爭時期, 黨及時調整工人運動策略, 對工會的性質、任務、作用和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策略問題等作出原則規定。解放戰爭時期, 黨確定了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方針, 帶領解放區和國統區的工人群眾, 從各自不同的地位、環境和條件出發, 積極組織爭取和平民主運動、支援人民解放戰爭、配合開展接管城市斗爭, 迎接新中國的成立。 **節 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和大革命時期的工人運動 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也是中國工人階級以獨立姿態登上歷史舞臺的標志。五四運動促使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 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先進的階級———工人階級的政黨, 不僅代表著工人階級的利益, 而且代表著整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利益。它從一開始就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行動指南, 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和使命。 一、中國共產黨的創立 1921 年7 月23 日至8 月初, 中國共產黨**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浙江嘉興南湖召開, 宣告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黨的一大通過了中國共產黨**個綱領和**個決議, 選舉產生了以陳獨秀為書記的中央局。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 具有偉大而深遠的意義。這一開天辟地的大事變, 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后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 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 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 黨的一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個決議》, 對領導工人運動作出了部署。《中國共產黨**個決議》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領導、組織和推進工人運動, 基本任務是成立產業工會, 強調黨應在工會中灌輸階級斗爭的精神,提出了如何把工人組織起來, 以及開展工人運動的工作原則。《中國共產黨**個決議》共有6 項內容, 有3 項是關于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內容, **項為工人組織(本黨的基本任務是成立產業工會), 第三項為工人學校(因工人學校是組織產業 工會過程中的一個階段, 所以在一切產業部門均應成立這種學校), 第四項為工會組織的研究機構(這種機構應由各個產業部門的領導人、有覺悟的工人和黨員組成, 應研究產業工會組織的工作方法等問題)。從此,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 工人運動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并逐漸壯大起來。 二、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的成立 黨的一大召開時, 由于黨員人數較少, 且黨組織還不能在上海進行公開合法活動, 在共產國際駐中國代表馬林的提議下,決定成立一個可以公開指導全國工人運動的機構。1921 年8 月11 日, 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在上海成立, 由張國燾擔任主任、李啟漢為秘書, 創辦機關報《勞動周刊》。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總部成立之后, 又相繼在北京、長沙、武漢、廣州、濟南、上海等地設立分部機構。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是中華全國總工會的前身, 是中國共產黨**個公開領導工人運動的總機關,這一時期爆發的香港海員大罷工、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開灤煤礦工人大罷工、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等, 都是在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支援或直接領導下進行的。 三、**次全國勞動大會的召開 為加強對日益高漲的工人運動的領導, 中國共產黨決定以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的名義發起號召, 邀請全國各地各黨派工人團體, 于1922 年5 月1 日至6 日, 在廣州召開**次全國勞動大會, 這是中國工人階級**次全國性的盛會。到會代表共有173 人, 他們代表著全國110 多個工會、34 萬名有組織的工人。代表中有共產黨員、國民黨員、無政府主義者等。大會通過了《八小時工作制案》、《罷工援助案》、《全國總工會組織原則案》等10 項決議案, 并明確在全國總工會成立以前, 由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作為全國工會總通訊機關。大會還通過了全國勞動大會**次宣言。**次全國勞動大會的召開, 是中國工運史上的創舉, 標志著中國工人階級開始走向團結統一, 開創了工人聯合的新紀元, 確立了中國共產黨在全國工人運動中的領導地位, 為當時各地的工人運動的開展起到極為重要的推動作用。 1922 年7 月, 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了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制定了黨的綱領, 提出了黨的基本任務, 通過了《關于“工會運動與共產黨” 的決議案》。同年8 月, 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根據中共二大關于開展勞動立法運動的決定, 發布了《勞動法案大綱》, 號召全國工人開展勞動立法運動。 四、**次工人運動高潮 中國共產黨成立后, 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組織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全國罷工斗爭。1922 年1 月12 日至3 月8 日爆發的香港海員大罷工, 是中國工人階級**次直接和帝國主義進行針鋒相對的斗爭, 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工人運動掀起**次高潮的起點。1923 年2 月4 日爆發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2 月7 日,反動軍閥對罷工工人進行血腥鎮壓, 造成了震驚中外的二七慘案, 標志著工人運動**次高潮的結束。1922 年1 月至1923 年2 月, 全國發生大小罷工130 余起, 參加人數在30 萬以上。其中, 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和開灤煤礦工人大罷工*具代表性,充分顯示出組織起來的工人階級的力量。在領導工人運動的過程中, 黨的自身建設開始得到加強。黨在工礦企業的基層組織開始建立起來。隨著工人斗爭的發展, 涌現出蘇兆征、史文彬、項英、鄧培、王荷波等一批優秀人物, 他們紛紛參加黨的隊伍。 五、中華全國總工會的成立 1924 年1 月, 在中國共產黨的參與下, 中國國民黨**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次國共合作的實現, 標志著革命統一戰線的正式建立, 為中國共產黨組織和領導工人運動創造了有利條件。1925 年1 月11 日至22 日, 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了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通過了關于職工運動等多項決議案, 分析了全國工人運動所處的形勢, 詳細制訂了進一步開展工人運動的計劃, 對全國正在復興并即將進入高潮的工人運動發揮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并為即將成立的中華全國總工會在思想上和政治上作了準備。 為指導和推動全國工人運動進一步發展, 實現全國工人運動的統一和團結, 根據中共中央決定, 1925 年5 月1 日至7 日,第二次全國勞動大會在廣州召開。出席會議的代表有281 人,代表著166 個工會團體和54 萬名有組織的工人。大會通過了《工人階級與政治斗爭的決議案》、《經濟斗爭決議案》、《組織問題決議案》、《工農聯合決議案》、《對于赤色職工國際代表的決議案》、《鏟除工賊決議案》、《工人教育決議案》、《中華全國總工會總章》等, 明確規定了中國工會在民主革命中的方針、策略和組織原則, 為指導和推動工人運動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二次全國勞動大會正式宣告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 撤銷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 由中華全國總工會統一領導全國的工會組織。按照會議通過的《中華全國總工會總章》, 選舉了中華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 由25 人組成執行委員會。執行委員會推選林偉民為執行委員會委員長, 劉少奇、鄧培、鄭繹生為副委員長, 林偉民兼干事局總干事, 李啟漢為組織部長, 戴卓民為秘書部主任, 鄧中夏為宣傳部長, 孫云鵬為經濟部長, 辦公地點設在廣州。中國共產黨在全國總工會內設立黨團, 鄧中夏任書記。大會還決定中華全國總工會加入赤色職工國際。中華全國總工會的成立, 標志著全國工人階級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 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正式實現了全國工會在政治上與組織上的團結與統一, 揭開了中國工人運動新的篇章,為全國工人階級和工會組織在即將到來的大革命高潮中發揮先鋒和骨干作用作了重要準備。大會通過的《中華全國總工會總章》, 使中國工會**次有了正式章程, 在組織上進一步加強了全國工人運動的團結與統一, 保證了奮斗方向與行動的一致。
中國工人運動史概論(2023版) 作者簡介
全國工會干部培訓基礎教材編寫委員會,編委會主任由中華全國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徐留平擔任,編委會成員分別來自全國總工會及直屬單位共20個部門的主要負責同志。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
- >
自卑與超越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虎
- >
推拿
- >
隨園食單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