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從圖像到意識:寒地建筑的本原解構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282920
- 條形碼:9787112282920 ; 978-7-112-28292-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從圖像到意識:寒地建筑的本原解構 內容簡介
本書系寒地建筑理論研究系列叢書。 在當下科技表象的高歌猛進中,寒地建筑正面臨被工具化和審美化的兩難境地:前者對功能的過分強調使寒地建筑桎梏于實用性和經濟性之中,后者將寒地建筑抽象為可計算、可操作的視覺效果。本書提出將現象學中的圖像意識認知范式引入寒地建筑的認知研究,將現有的技術、理論“懸置”,從更為本原的方式去解構寒地建筑,提出觀者從建筑圖像到寒地意識的建構結構。使寒地建筑可以更為生動、鮮活地呈現在建筑師面前,從而實現啟發設計、回歸建筑本原的目的與意義。 本書以圖像意識中從圖像到意識的認知結構性為錨點,從(1)圍繞客體直觀的物——材料、(2)圍繞主體用具的物——空間,以及(3)圍繞主客一體作品的物——場所三個層面,探討了寒地建筑圖像從抽象、到沉淀、再到綜合的意識過程,并通過反觀這一過程,實現對寒地建筑的反思。 寒地建筑本原的解與構,是理解和思考寒地建筑的根本方式,為寒地建筑設計理論發展、創新和創作提供了一種哲思模式。
從圖像到意識:寒地建筑的本原解構 目錄
前言
**章 緒論
1.1 問題的提出
1.1.1 當代建筑設計的本原危機
1.1.2 我國寒地建筑創作所面臨的困境
1.1.3 哲學思辨下建筑意識的理性回歸
1.2 國內外研究發展
1.2.1 國外研究發展
1.2.2 國內研究發展
1.3 解構寒地建筑本原的目的及意義
1.3.1 目的
1.3.2 意義
第二章 基于圖像意識的當代寒地建筑本原解譯
2.1 當代寒地建筑的本原思悟
2.1.1 建筑本原的概念發展
2.1.2 寒地建筑的本原展開
2.2 圖像意識的認知理論和方法
2.2.1 圖像意識的認知原論
2.2.2 作為認知論的圖像意識
2.2.3 作為認知方法的圖像意識
2.3 圖像意識在寒地建筑本原建構中的應用
2.3.1 建筑本原認知與圖像意識的結構性關聯
2.3.2 基于圖像意識的寒地建筑本原分解
2.3.3 基于圖像意識的寒地建筑本原重構
2.4 本章小結
第三章 直觀圖像下的寒地建筑材料呈現
3.1 疊合寒地圖像的材料認知
3.1.1 材料本性與材料顯現
3.1.2 表面屬性與感性經驗
3.1.3 物質返魅和覺知氛圍
3.2 反映寒地界面的表皮建構
3.2.1 圍合概念與表皮界定
3.2.2 多維分解與表皮流動
3.2.3 時空關系與表皮體驗
3.3 適于寒地肌理的秩序原生
3.3.1 古典秩序與人文理性
3.3.2 感官經驗與現實理性
3.3.3 文化圖形與行為理性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身體圖式下的寒地建筑空間知覺
4.1 基于寒冷氣候的感知空間
4.1.1 身體的知覺
4.1.2 感知的統覺
4.1.3 意向的顯現
4.2 基于寒地環境的行為空間
4.2.1 身體的定位
4.2.2 行為的結構
4.2.3 體驗的再現
4.3 基于寒地文化的內化空間
4.3.1 自在的秩序
4.3.2 自為的秩序
4.3.3 自立的秩序
4.4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本原存在下的寒地建筑場所精神
5.1 描述寒地現象的知覺場
5.1.1 感知的奠基
5.1.2 聯覺的體驗
5.1.3 領受的相通
5.2 透視寒地知覺的行為場
5.2.1 行為的結構
5.2.2 空間的秩序
5.2.3 意識的流動
5.3 延伸寒地意象的意識場
5.3.1 行為的基礎
5.3.2 聯覺的展開
5.3.3 想象的再現
5.4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圖像意識下的寒地建筑反思與啟示
6.1 基于感知的材料體驗
6.1.1 寒冷觸覺的反思與理解
6.1.2 寒冷身體的空間與時間
6.1.3 寒冷行為的敘事與場所
6.2 基于聯想的身體啟示
6.2.1 寒地知覺的刺激與通感
6.2.2 寒地行為的激發與疊加
6.2.3 寒地意識的發散與返回
6.3 基于意識的場所綜合
6.3.1 寒地知覺場的分解與重建
6.3.2 寒地行為場的關聯與延展
6.3.3 寒地意識場的展望與迷宮
6.4 本章小結
結語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
- >
山海經
- >
推拿
- >
月亮虎
- >
二體千字文
- >
史學評論
- >
回憶愛瑪儂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