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科學幻想小說:入侵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8137728
- 條形碼:9787218137728 ; 978-7-218-13772-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科學幻想小說:入侵 本書特色
房龍*一部政治幻想小說,70多年后首次中譯出版;
房龍以自己為主人公,以親歷者的身份講述幻想中的納粹入侵美國,侵占紐約的危機時刻;
一部房龍用意頗深,投入極大的熱情與精力創作的,自信能夠暢銷全美、警醒國人的,對標希特勒《我的奮斗》的反納粹小說。
一部飽受爭議的房龍作品,作者自承,這是“極壞的”,對納粹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骯臟可鄙的小書”,房龍之子更視其為“自我美化,虛有其表”,“根本不值得印出來”,“是作者的白日夢”的小說。
科學幻想小說:入侵 內容簡介
《入侵》是一部政治幻想小說,為美國暢銷書作家房龍的晚期作品,同時也是房龍僅有的兩部小說作品之一。房龍稱,這部以他自己為主人公的小說作品是“一本極壞的戈培爾風格的骯臟可鄙的小書”。本書1940年在美國初版時,副標題為“納粹入侵美國的目擊者的描述”。本書戲劇性地表現了已發生在歐洲的事件將如何在大西洋這一邊的美國重演:紐約遭納粹入侵,為不激怒希特勒,美國當局隱忍退讓。為了使所寫的東西更具有文獻似的真實性,房龍將自己、家人、鄰居和友人都置于納粹入侵的中心舞臺,提到他們時用真實的名字或愛稱。鑒于后來發生的事件——日本利用航空母艦突然襲擊珍珠港和納粹破壞分子在紐約市附近的長島東端登陸,房龍所要傳達給美國人的危機感并不算牽強。房龍在寫給報紙編輯的信中,稱他所虛構的紐約遭入侵的情況已經在挪威發生了,他只是將奧斯陸換成了紐約,而他的用意是要激起人們對德國當政者的憎恨,并認識到現在已經無法再縮進象牙塔不問是非了。
科學幻想小說:入侵 目錄
01 譯 序
09 《我們的奮斗》譯者前言
001 序言:致孫兒們的信
007 悶熱的紐約
021 悲慘的比爾
043 恐怖的紅光
055 神秘的電話
065 逃過一劫
073 微弱的電波
101 你發瘋了,完全瘋了
117 諾沃克驚魂
127 傘兵偷襲
143 德國傷兵
153 將計就計
167 巴魯克·科恩太太
185 佛蒙特民兵
199 尾 聲
207 作者附言:致美國同胞
211 附錄:老房龍的戰爭
科學幻想小說:入侵 相關資料
序言:致孫兒們的信
那天我在翻檢一大堆舊手稿。現在你們也都長大成人,家里不久就需要有更多的房間給你們的孩子住。所以我就到閣樓上查看,那部分空間我們只是用作貯藏室,存放舊手稿以及裝滿校樣和散亂圖畫的箱子。假如在過去的40年你們也像我那樣忙得什么都顧不上的話,簡直都無法相信這么多廢紙是怎么堆積起來的。就在我想要迅速清理這堆廢紙時,意外發現了一只棕色的大信封。根據信封上的標簽,里面裝的是“美國遭受大入侵時親身經歷的記錄”。
我已完全忘記了這些記錄的存在。就在我想把它們扔掉時,卻產生了也許自己有興趣重讀一遍的念頭,這可以使我重溫這些不尋常的事件。你們的父母、威廉叔叔以及我們的幾個好友也都參與其中。我打開信封,發現自己已在某個時候將那些記錄編成一個頗為規整和連貫的故
事了。
如果你要求新聞報道也具有某種文學價值的話,那么正像我很快就發現的,它實在算不上是一篇故事。顯然我是在事件發生后的幾天內把一切都記錄下來,準備稍后有空的時候再重寫一遍。我不知道后來自己為什么一直沒有這么做。可能當時我正忙于寫“普通人”的歷史,這是我感覺難對付的一本書。要么就是那時我覺得人們對此事已不再關注了。況且對他們來說,這簡直就是一場噩夢,自己剛剛經歷了這么可怕的事情,實在不愿別人再對他們提起。不管是什么原因吧,反正這部手稿沒有出版。它被送進貯藏室,一直擱在那里,直到我們決定將閣樓的這部分空間改成臥室,我才偶然看到了它。
過了幾天,碰巧有個出版界的朋友來我家玩紙牌,我就把這部稿子拿給他看了。他要求把它帶回家去看。次日一大早他就打來電話。他在電話中說:“我昨晚讀這個故事幾乎讀了一整夜。我們干嗎不把它出版了呢?”
我很是躊躇。“聽著,”我對他說,“這是我20年前寫的。當時我一定是寫得過于倉促,所以這故事有點連不起來。你現在要出版的話,我得把它從頭到尾重寫一遍。”
序言:致孫兒們的信
那天我在翻檢一大堆舊手稿。現在你們也都長大成人,家里不久就需要有更多的房間給你們的孩子住。所以我就到閣樓上查看,那部分空間我們只是用作貯藏室,存放舊手稿以及裝滿校樣和散亂圖畫的箱子。假如在過去的40年你們也像我那樣忙得什么都顧不上的話,簡直都無法相信這么多廢紙是怎么堆積起來的。就在我想要迅速清理這堆廢紙時,意外發現了一只棕色的大信封。根據信封上的標簽,里面裝的是“美國遭受大入侵時親身經歷的記錄”。
我已完全忘記了這些記錄的存在。就在我想把它們扔掉時,卻產生了也許自己有興趣重讀一遍的念頭,這可以使我重溫這些不尋常的事件。你們的父母、威廉叔叔以及我們的幾個好友也都參與其中。我打開信封,發現自己已在某個時候將那些記錄編成一個頗為規整和連貫的故
事了。
如果你要求新聞報道也具有某種文學價值的話,那么正像我很快就發現的,它實在算不上是一篇故事。顯然我是在事件發生后的幾天內把一切都記錄下來,準備稍后有空的時候再重寫一遍。我不知道后來自己為什么一直沒有這么做。可能當時我正忙于寫“普通人”的歷史,這是我感覺難對付的一本書。要么就是那時我覺得人們對此事已不再關注了。況且對他們來說,這簡直就是一場噩夢,自己剛剛經歷了這么可怕的事情,實在不愿別人再對他們提起。不管是什么原因吧,反正這部手稿沒有出版。它被送進貯藏室,一直擱在那里,直到我們決定將閣樓的這部分空間改成臥室,我才偶然看到了它。
過了幾天,碰巧有個出版界的朋友來我家玩紙牌,我就把這部稿子拿給他看了。他要求把它帶回家去看。次日一大早他就打來電話。他在電話中說:“我昨晚讀這個故事幾乎讀了一整夜。我們干嗎不把它出版了呢?”
我很是躊躇。“聽著,”我對他說,“這是我20年前寫的。當時我一定是寫得過于倉促,所以這故事有點連不起來。你現在要出版的話,我得把它從頭到尾重寫一遍。”
“不,我可不想要你這么做。”他回答,“我看得出來這不是你好的作品。它比不上你寫的《倫勃朗傳》,也比不上你的那本《藝術》。可它寫得很傳神,可以使我們這些有親身經歷的人回想起那段擔驚受怕的日子。我把這部稿子拿給出版社別的同事看了,他們都記得這事,讀過之后也深有同感。他們很想把這樣的回憶以書的形式讓他們的兒女看,讓孩子們知道那些日子我們的處境有多么兇險,當時希特勒想要把美國變成另一個法國。年輕一代只是從教科書中了解這個事件。對于他們,這就跟獨立戰爭或南北戰爭一樣,那么遙遠,遠到令他們難以置信。不,一個字都不要改。書中的一切既然是當時寫下的,可以讓他們感同身受。他們不會計較什么文學價值的。因為那些有趣的細節,或許就因為那種粗率的寫作風格,他們不僅喜歡它,而且還能理解它,甚至能‘感受’它。”
我說我要跟妻子吉米商量之后再決定。我和吉米商量了幾天,認同了朋友的看法。我們把稿子交給他處理,這本書也就這么出版了。
孩子們,在這封信結尾之前,我還有幾句話要對你們說。你們要記住,這是美國剛遭受入侵的48小時親身經歷的記錄。在書中你們會看到許多人稱的單數和復數形式,這跟一般公認的好的文學作品不同,但在那種境況下,這么寫是無法避免的。
還有一點我要強調一下。我們不是英雄。我們只不過是很普通的人,在初幾個恐怖的日子里,我們就像有親身經歷的數以百萬的其他人一樣感到極度恐慌。等到事態平息,我們不免總是懷疑這些不尋常的冒險是否真的發生過,不明白我們為什么竟能幸存下來。不過我想,原因顯而易見。突然遭受險些使我們國家覆滅的大禍,使我們面對生死存亡的選擇,我們自然想要活下去,于是拼盡全力要讓自己活得更久一些。親愛的孫兒們,那便是我們能幸存下來的原因。
亨德里克·威廉·房龍
1960年10月3日寫于康涅狄格州老格林威治
科學幻想小說:入侵 作者簡介
亨德里克·威廉·房龍
Hendrik Willem van Loon
亨德里克?威廉?房龍(Hendrik Willeto van Loon,1882―1944)是荷裔美國作家和歷史學家。生于荷蘭鹿特丹,1911年獲得德國慕尼黑大學博士學位。在其求學前后,曾先后從事多種職業,并游歷過世界很多地方,具有豐富的人生閱歷。
房龍在寫作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從1913年部作品問世到1944年去世,房龍寫了二十多部作品。其主要作品有:《荷蘭共和國衰亡史》、《人類的故事》、《房龍地理》、《發明的故事》、《寬容》、《圣經的故事》、《與世界偉人談心》等。房龍的作品飲譽世界,先后在荷蘭、德國、法國、瑞典、日本、丹麥、希臘、印度、中國等二十多個國家翻譯出版。
亨德里克·威廉·房龍
Hendrik Willem van Loon
亨德里克?威廉?房龍(Hendrik Willeto van Loon,1882―1944)是荷裔美國作家和歷史學家。生于荷蘭鹿特丹,1911年獲得德國慕尼黑大學博士學位。在其求學前后,曾先后從事多種職業,并游歷過世界很多地方,具有豐富的人生閱歷。
房龍在寫作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從1913年部作品問世到1944年去世,房龍寫了二十多部作品。其主要作品有:《荷蘭共和國衰亡史》、《人類的故事》、《房龍地理》、《發明的故事》、《寬容》、《圣經的故事》、《與世界偉人談心》等。房龍的作品飲譽世界,先后在荷蘭、德國、法國、瑞典、日本、丹麥、希臘、印度、中國等二十多個國家翻譯出版。
房龍寫書文筆睿智幽默,文風清新。他的著作往往涉及多種領域,包括音樂、繪畫、歷史、地理及科學知識,內容旁征博引,史料信手拈來。郁達夫曾分析過房龍的寫作藝術:“實在巧妙不過,干燥無味的科學常識,經他那么一寫,讀他書的人,無論大人小孩,都覺得娓娓忘倦了。”然而,真正使其著作歷時而不衰的原因是他看待問題的獨特角度。他始終站在全人類的高度,以深厚的人文關懷,關注人類的生存,關注人類的發展,形成自己獨特的歷史觀和發展觀,給后人以深深的啟迪。
房龍博覽群書,知識豐富,其著作通俗易懂 ,趣味性強。郁達夫曾說過:“實在巧妙不過,干燥無味的科學常識,經他這么一寫,讀他的書的人,無論大人小孩,都覺得娓娓忘卷了。”
- >
回憶愛瑪儂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