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別打擾,我在畫畫:線條與涂鴉中的自我發展之旅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2015991
- 條形碼:9787572015991 ; 978-7-5720-1599-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別打擾,我在畫畫:線條與涂鴉中的自我發展之旅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家長和幼兒教育工作者、美術教育者、心理治療師著名藝術家瓦西里·康定斯基曾說:涂鴉代表了創造過程的開始,表現了幼兒自身情感的發展,傳遞了他們內心的聲音。從涂鴉到畫人,幼兒的繪畫進程有一個固定的順序,并遵循心理和情感的發展邏輯。理解這個順序,可以讓你更深入地了解幼兒的內心世界和情感世界。本書介紹了1.5—6歲兒童繪畫的發展過程,呈現了幼兒繪畫與心理發展的關聯;描述了父母或其他觀察者在不同發展階段可以如何鼓勵幼兒,對其產生積極影響,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對養育者、幼兒教育工作者、繪畫教師觀察并理解孩子的繪畫會有極大幫助。本書還用少量篇幅介紹了成人的繪畫與心理,對繪畫心理學及藝術療法感興趣的成人也可從中獲得啟發。
別打擾,我在畫畫:線條與涂鴉中的自我發展之旅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了1.5—6歲兒童繪畫的發展過程,解釋了這個過程的意義。根據幼兒繪畫發展的不同階段——從涂鴉到畫圓再到畫人——向讀者呈現了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其繪畫能力逐漸發展,以及其繪畫與心理發展的關聯;描述了父母或其他觀察者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可以如何鼓勵幼兒,對其產生積極影響。本書提供以下問題的答案: 幼兒什么時候開始涂鴉? 什么時候開始畫線條? 涂鴉和畫線條是怎樣開始的? 為什么說涂鴉和畫線條具有重要意義? 幼兒畫的圓上面什么時候開始“長角”? 幼兒畫的三角形是什么意思? 幼兒什么時候開始畫十字形?這其中有什么特別之處? 在圖形繪畫的發展過程中,幼兒的情緒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本書還用少量篇幅介紹了成人的繪畫與心理,對繪畫心理學及藝術療法感興趣的成人也可從中獲得啟發。
別打擾,我在畫畫:線條與涂鴉中的自我發展之旅 目錄
目 錄
引言 如何幫助幼兒變得富有創造力且充滿自信?
藝術療法初探
“亂涂亂畫”、畫畫與自尊:它們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
畫畫、“我”與幼兒的心靈:一起變化,一起發展
從涂鴉到畫圓,再到畫人
開始涂鴉:1—3歲
圓的誕生:2.5—3.5歲
十字形出現了,畫出的畫隨之越來越復雜:3—4歲
這個點是我:3—4歲
圓上長出了“角”:3—4歲
基底出現了,三角形也出現了:4—5歲及以上
我現在能把一個人畫得栩栩如生嗎?
我現在能把一個人畫得栩栩如生嗎?4—6歲
怎樣畫一座房子,或者說畫一座不只是個正方形的房子?
怎樣畫一座房子,或者說畫一座不只是個正方形的房子?4—5歲
情感的色彩:彩色畫
情感的色彩:彩色畫
女孩和男孩的畫:從涂鴉到畫人
從涂鴉到畫圓:一種普遍現象
成年人的心靈、涂鴉與圓
身體里面的圓
從涂鴉到畫一個有“角”的圓
圓與生命的意義“
一個三角形。比圓有趣多了”
幫助選擇一條道路甚至兩條道路的十字形
十字形:我應該“爬上去”,還是“隨波逐流”?
十字形:幻想軸與接地軸
影響人生經歷的注視:從總覺得錯過了什么到接納
“別打擾,我在畫畫”工具箱:孩子畫畫時,我們應該怎么做?
紀念活動
參考文獻
別打擾,我在畫畫:線條與涂鴉中的自我發展之旅 節選
“亂涂亂畫”、畫畫與自尊: 它們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 當我請一位熟人把她2 歲6 個月孩子的繪畫作品給我時,她回答說:“但這些只是亂涂亂畫的。” 是這樣的嗎?亂涂亂畫的作品(scribblings)真的只是亂涂亂畫嗎? “涂鴉”(doodling)一詞是表示亂涂亂畫更為專業的名稱, 它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正如著名藝術家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所說,涂鴉代表了創造過程的開始,表現了幼兒自身情感的發展,傳遞了他們內心的聲音。 涂鴉反映了生活中的情況。幼兒的涂鴉越快樂、越自然,他表達自己情感和思想的能力就越強,他的內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聯系也會隨之增強。涂鴉可以讓人表達與環境的關系。它是一種重要的表達形式,是一種甚至在文字出現之前就能采用的讓人難以置信的方式,可以用來表達情感,表達一個人內心世界的活力與豐富。如果一個人能理解涂鴉的意義,那他就能欣賞和重視其中的每一筆、每一畫。在建構這種欣賞的過程中,對幼兒的尊重也會加深,幼兒也會感覺到自己得到了更多的理解。這樣,幼兒的自尊就會增強, 就會更自由地表達自己,就會更重視自己是誰、正在做什么;而且, 他將更有勇氣去探索和嘗試。這樣,他就可以繼續快樂地涂鴉和畫畫,從而為形成自己的特色奠定基礎。 為什么視覺形象、涂鴉、畫畫和鼓勵性反應如此重要? 因為它們能讓我們進行嘗試,并為我們探索“我是誰?”這樣一個問題提供空間。它們能讓我們感受到幸福、樂趣、滿足和平靜。通過這個過程,幼兒獲得了一個可以了解自身能力的空間。 涂鴉和畫畫還能讓我們更自由地表達自己,給我們勇氣和信心,也讓我們有能力自力更生,并建立獨立的同一性。這些都是有助于建立高自尊的工具。 除此之外,涂鴉和畫畫還為我們開辟了一個不同的新空間。在這個空間里,我們可以坐下來觀察他人,也可以被他人觀察。這是一個供我們表達各種情感的地方:它是連接內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橋梁,是幫助我們了解和豐富我們的想象世界與真實的有形世界的工具。 涂鴉和畫畫可以幫助我們改進計劃和組織的方式,也可以提高我們堅持不懈地致力于一件事情的能力。它們是幫助我們發展想象能力和象征能力的奇妙工具。它們還能提高表達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這通常是拉近父母(以及幼兒生活中其他重要他人)與孩子之間關系的一種手段。 因此,對于一些母親問我的問題:“為什么我的孩子不畫畫?” 或者“為什么他幼兒園里本該畫畫的紙上總是空白的?”我通常會這樣解釋: 涂鴉和畫畫是可以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自然而然地憑直覺發生的過程。幼兒可能會在沙灘上、玩耍時或吃粥時涂鴉。 那些“不畫畫”的幼兒只要來我這里接受一次以上的治療,他們就會開始愛上畫畫,并享受畫畫帶來的樂趣。這是怎么發生的呢? 其實我并沒有做什么。我只是“簡單地”、不帶任何期望地傾聽他們畫畫的過程,對于他們畫出來的任何東西,我都表現出極大的欣賞。我這樣做很快就有了效果:幼兒開始愉快地愛上畫畫。 那么,為什么孩子們有時候不愿意在紙上畫畫呢?是因為期望。在紙上畫畫可能會讓幼兒對結果產生更大的期望(這種期望來自他所處的環境),并因為“表現焦慮”(performance anxiety)而影響他畫畫的能力。同一個幼兒,如果他生活在叢林里,或者生活在其他任何對即時結果的期待沒有破壞他作為幼兒的自然傾向的地方,那他就能夠自由地畫畫,就不可能發生這種情況。 誠然,并非所有幼兒的畫畫能力和控制涂鴉的能力都是一樣的。孩子們可能會表現出或多或少的控制,有些甚至可能有發育障礙(development disorder)、運動問題(motor problem)或注意缺陷障礙(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這些障礙值得研究),但是,對游戲本身的喜愛呢?為了純粹的樂趣而創造呢?在本書中,我們不會討論幼兒能力的差異,而是討論他們對游戲和創造的可能性的熱愛, 這對我們每一個人的發展來說都非常重要。正如創造性教育的先驅阿爾諾·斯特恩(Arno Stern)所說,繪畫行為是我們人類需要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它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的行為,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快樂。
別打擾,我在畫畫:線條與涂鴉中的自我發展之旅 作者簡介
作者 邁克爾·博金·范伯格(Michal Bogin Feinberg) 以色列貝特貝爾學院美術研究專業和海法大學藝術治療研究專業畢業。曾在萊斯利學院和貝特貝爾學院任教繪畫治療課程,目前在一家私人機構從事藝術治療工作,兼做藝術治療演講者和認證教員。 譯者 方紅 常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副教授。從事心理學專業翻譯二十年,出版《幼兒觀察——嬰兒觀察理論與方法的發展》《青春期的迷思:身體、自我與世界》《埃里克??弗洛姆:人類處境的探索者》《超越自由與尊嚴》等譯著共20余部。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朝聞道
- >
山海經
- >
姑媽的寶刀
- >
唐代進士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