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生死教育:讓生命更澄明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618585
- 條形碼:9787547618585 ; 978-7-5476-1858-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死教育:讓生命更澄明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向死而生”,回望人類的誕生與發展,凝視當下生存的真相,遠觀終極的歸途。
生死教育:讓生命更澄明 內容簡介
浩浩天地,茫茫宇宙,人類自脫離蒙昧狀態具備心智能力的時候起,就帶著迷惘的眼神,被一個*難解也*困惑的自身之謎所糾纏:白日朗照的世界,黑夜漫漫的大地,人究竟從何處來,又將往何處去?人活著的目的是什么?安身立命在何處?本書以柏拉圖的永恒三問——“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為邏輯框架,以海德格爾“向死而生”的理性智慧為邏輯起點,回望人類的誕生與發展,凝視當下生存的真相,遠觀終極的歸途,通過對現實生活中諸多真實故事的深刻解讀和闡釋,表達炊煙裊裊與哲思澄明合一的人生思索,在追問生死、直面生死、超越生死中撥開層層迷霧,幫助讀者點亮頭頂星空,詩意棲居大地,一生懷愛而行。
生死教育:讓生命更澄明 目錄
總序
序言
**篇 追問生死:回望原初,我們從何處來?
一、溯源洪荒:神話傳說中的人類源頭
泥土造人:遍及世界的追溯
動物變人:從澳洲到中國的記錄
植物成人:日耳曼遠古的回首
二、諸神有心:宗教解說中的人類始祖
天人下凡:人從光音天來
創造亞當:世上**人
三、繁星閃爍:科學研究中的人類原初
生命起源:氨基酸之謎
進化界碑:從猿人到智人
走出非洲:線粒體夏娃
第二篇 直面生死:詩意棲居,我們是誰?
一、遠觀人生,發現生命本真
人之一生:八段生命里程
融于萬物:天地與我為一
二、俯仰天地,激活生命覺知
草木有情:生命皆有靈性
生死危難:物我悲歡互通
路致遠方:洞悉生命本相
三、珍惜際遇,激蕩生命活力
相遇世界:我自不辱使命
安居歲月:清澈自我身心
穿越時空:持守自我本真
第三篇 超越生死:向死而生,我們往何處去?
一、了悟生命,洞悉生死大限
生寄死歸:傾情當下所有
照拂生命:珍惜夕陽微風
反求諸己:安享和光同塵
二、進取歲月,消解生死憂懼
行走在途:燭照漫漫長路行
安對此在:心有山海攬星河
俯瞰來日:善待每一個黎明
三、救贖身心,超越生死邊界
尊重生命: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珍愛生命:總有人給山河添色
拯救生命:人生就是萬里山河
后記
生死教育:讓生命更澄明 節選
一、 溯源洪荒:神話傳說中的人類源頭 作為人類早期的文化瑰寶,全世界各民族的神話都有著大體相同的內容,諸如天地的開辟、萬物的生成、神靈的產生、神靈的譜系、自然的神奇、英雄的神勇和人類的起源等。“昔者初民,見天地萬物,變異不常,其諸現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則自造眾說以解釋之:凡所解釋,今謂之神話。” 在人類的童年時期,面對無所不在的強大自然力量,在各種讓人震撼畏懼的事件面前,先民們無法弄明白自己賴以生存的自然是什么樣子的。他們會贊嘆種種神奇美好,也會害怕各種侵襲傷害;他們嘆息自身的軟弱和渺小,也會從心底冒出一連串的疑問: 人是從哪里來到這個世上的? 為什么人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人為何會死? 自然界的風雨雷電、種種災難是怎么發生的? …… 當這些疑惑像一道道山梁橫亙在心中、無法理解的時候,先民們就幻想天地間有許多不為人所知的神秘力量,牢牢掌控著人類,支配著人類的命運。于是就把耳聞目睹的諸多現象,用近乎荒誕的想象描繪出來。其中關于人是怎么產生的種種神奇,就是神話中*瑰麗的部分。 泥土造人:遍及世界的追溯 在全人類的心靈中,關于大地的溫暖記憶*初也*深的,就是原野,那是人們的棲身之所,也是心靈家園。對遠古時代的先民來說,原野記憶始終陪伴左右。大地以及大地上的古樹、草叢,各種植物、動物等意象,成為生命中不可剝離的部分。泥土不僅是他們魂牽夢繞的托身之處,更是如影隨形的生命氣息,同時也是作為寄身者、創造者的身份象征。 中國當代杰出戲劇家曹禺,以他優美的筆觸寫出了對大地的靈性感悟: 大地是沉郁的,生命藏在里面。泥土散著香,禾根在土里暗暗滋長。巨樹在黃昏里伸出亂發似的枝椏,秋蟬在上面有聲無力地振動著翅翼。巨樹有龐大的軀干,爬滿年老而龜裂的木紋,矗立在莽莽蒼蒼的原野中,它象征著嚴肅、險惡、反抗與幽郁,仿佛是那被禁錮的普饒密休士,羈絆在石巖上。 世界各地關于人是泥土造的古老神話傳說,就是在人類對大地懷有深厚情感的基礎上產生的。
生死教育:讓生命更澄明 作者簡介
楊敏 上海開放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主持完成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等各級研究項目30余個,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出版學術著作《天干地支的源流與應用》《細說天干地支》《文史工具書應用基礎》《返景入深林:中國文學意象的文化解讀》《從優秀到卓越:教師文化力的12項修煉》(主編)《家庭美學》《清正廉潔》《給孩子正確的愛》《你是孩子一生的港灣》等9部;出版散文隨筆集《古代美人傳奇》《飛鴻踏雪泥》《愛上那首歌》《讀書,一生的修行》等4本。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朝聞道
- >
我與地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