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平面構成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627715
- 條形碼:9787302627715 ; 978-7-302-62771-5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平面構成 本書特色
讀者對象 《平面構成》適用于專業院校師生的藝術基礎課程學習,對于從事平面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服裝設計、工業設計等行業的從業人員基礎知識學習也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本書特色 ★★本書著眼于藝術設計類專業,采用全新的教學理念和獨特的教學方式。 ★★贈送PPT課件、教學大綱、教學教案和課后習題及答案。
平面構成 內容簡介
平面構成不僅是一門美術學科的理論知識,更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學科。《平面構成》開拓性地介紹了設計者的藝術思維、革新設計者的藝術觀念以及新的平面藝術形式,為提高藝術修養和藝術水平創造了嶄新的契機,為讀者揭示了新平面構成的奧秘。 《平面構成》適用于專業院校師生的藝術基礎課程學習,對于從事平面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服裝設計、工業設計等行業的從業人員基礎知識學習也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平面構成 目錄
目錄
第1章 平面構成概述
1.1 平面構成的概念
1.2 平面構成的確立與發展
1.3 平面構成的目的
1.4 平面構成研究與解決的問題
1.5 從具象到抽象的訓練
1.6 課后作業
第2章 平面構成的設計原則
2.1 平衡
2.2 律動
2.3 多樣性與統一
2.4 比例
2.5 聯想
2.6 對比和強調
2.7 課后作業
第3章 造型的基本要素
3.1 點
3.1.1 點的概念
3.1.2 點的分類
3.1.3 點的表現方法及效果
3.2 線
3.2.1 線的概念
3.2.2 線的分類
3.2.3 線的表現方法及效果
3.3 面
3.3.1 面的分類
3.3.2 面的表現效果
3.4 形與空間的關系
3.4.1 正負形
3.4.2 圖地反轉
3.4.3 圖與空間的應用
3.5 形與形的關系
3.5.1 基本形的組合
3.5.2 單形的群化
3.5.3 形組合的應用
3.6 單體形在商業設計中的應用
3.6.1 基本形
3.6.2 基本形的變化
3.6.3 單形的切割變化
3.6.4 形的群化
3.6.5 多形的組合
3.7 課后作業
第4章 平面構成的重復與近似
4.1 重復構成
4.1.1 重復構成的概念
4.1.2 重復構成的組成部分
4.1.3 重復構成的形式
4.1.4 重復構成在設計中的應用
4.2 近似構成
4.2.1 近似構成的概念
4.2.2 近似構成的特點
4.2.3 基本形近似
4.2.4 骨格近似
4.2.5 近似構成在設計中的應用
4.3 課后作業
第5章 平面構成的分割和打散重組
5.1 分割構成
5.1.1 分割的目的
5.1.2 分割的特點
5.1.3 分割的方式
5.1.4 分割構成在設計中的應用
5.2 打散重組
5.2.1 打散重組的特點
5.2.2 打散重組的方法
5.2.3 打散重組在設計中的應用
5.3 課后練習
第6章 平面構成的漸變與發射
6.1 漸變構成
6.1.1 漸變構成的形式
6.1.2 漸變構成在設計中的應用
6.2 發射構成
6.2.1 發射構成的概念
6.2.2 發射骨格的構成因素
6.2.3 發射構成的形式
6.2.4 發射骨格與基本形的關系
6.2.5 發射構成在設計中的應用
6.3 課后練習
第7章 平面構成的對比與特異
7.1 對比構成
7.1.1 對比構成的概念
7.1.2 對比構成的主要形式
7.1.3 對比構成在設計中的應用
7.2 特異構成
7.2.1 特異構成的概念
7.2.2 特異構成的主要形式
7.2.3 特異構成在設計中的應用
7.3 課后練習
第8章 平面構成的肌理效果
8.1 肌理的分類
8.1.1 視覺肌理
8.1.2 觸覺肌理
8.1.3 自然肌理
8.1.4 人工肌理
8.2 肌理的表現方式及應用
8.2.1 繪畫中的肌理表現
8.2.2 肌理在設計中的應用
8.3 課后練習
平面構成 作者簡介
王開瑩,數碼藝術設計專業,碩士。多項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省級建設項目導師,國際、國j級、省級多項學生團隊參賽作品金獎、特等獎指導老師。中國水彩粉畫藝術家聯盟委員會會員,陜西當代水彩粉畫研究院創作員,敦煌設計形態學研究院聯盟會會員。
- >
二體千字文
- >
山海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虎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