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互聯網金融平臺的風險監控與治理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605587
- 條形碼:9787576605587 ; 978-7-5766-0558-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互聯網金融平臺的風險監控與治理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互聯網金融平臺為研究對象,以風險形成、風險特征、風險溢出、風險監控、風險治理為主線研究了其發展演進趨勢和規律,提出了治理方案。內容主要包括八個部分:首先,對互聯網金融平臺相關研究進行了綜評,構建本書研究的理論基礎;其次,總結和梳理互聯網金融平臺的發展歷程和現狀;第三,解構互聯網金融平臺風險事件的特征,分析了其形成的驅動因素;第四,探討互聯網金融平臺對金融體系的風險溢出效應;第五,分析互聯網金融平臺的風險特征,研究建立風險評估與監控模型;第六,基于算法研究互聯網金融平臺個人信用的評估手段和方法;第七,解剖代表性互聯網金融平臺的數據治理結構,評價其數據治理水平;第八,提出互聯網金融平臺風險治理的對策建議。
互聯網金融平臺的風險監控與治理研究 目錄
**章 互聯網金融平臺相關文獻綜述
1.1 問題的提出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及發展動態分析
1.2.1 關于大數據及其對互聯網金融的影響與技術應用研究
1.2.2 關于互聯網平臺價值形成機制研究
1.2.3 關于互聯網平臺的價值效應研究
1.2.4 關于互聯網金融的風險與監管研究
1.2.5 聯網金融平臺與數據治理
1.3 對現有研究的評述和研究趨勢分析
參考文獻
第二章 互聯網金融平臺的發展歷程和未來
2.1 互聯網金融平臺發展背景
2.2 互聯網金融平臺的發展
2.2.1 互聯網金融的含義
2.2.2 聯網金融的典型交易模式
2.2.3 互聯網金融平臺競爭優勢分析
2.2.4 聯網金融平臺的類型
2.3 互聯網金融平臺的未來
2.3.1 互聯網金融平臺的發展方向
2.3.2 聯網金融平臺面臨的挑戰
參考文獻
第三章 互聯網金融平臺風險事件特征與驅動因素
3.1 互聯網金融平臺風險事件分析
3.1.1 泛亞與日金寶
3.1.2 e租寶
3.1.3 招財寶與僑興債
3.1.4 蛋殼公寓與租金貸
3.1.5 河南村鎮銀行取款難
3.2 互聯網金融平臺風險特征分析
3.2.1 互聯網及平臺特性擴大了風險影響范圍
3.2.2 互聯網金融平臺風險事件具有突發性和擴散性
3.2.3 互聯網金融監管難度大,風險隱蔽性強
3.2.4 互聯網金融平臺降低信息不對稱風險效果有限
3.2.5 主要風險種類隨互聯網金融發展周期變化
3.2.6 互聯網和平臺特性放大了壟斷風險
3.3 互聯網金融平臺風險事件驅動因素分析
3.3.1 政策變動、新冠疫情等宏觀因素沖擊
3.3.2 互聯網金融平臺的資金期限錯配問題
3.3.3 互聯網金融平臺缺乏投資者適當性管理
3.3.4 互聯網金融平臺準入門檻低
3.3.5 互聯網金融平臺缺乏風險控制和投資者保護
參考文獻
第四章 互聯網金融平臺對金融體系的風險溢出效應
4.1 研究背景
4.2 文獻回顧
4.3 理論機制分析
4.4 實證分析
4.4.1 模型介紹
4.4.2 互聯網金融平臺對商業銀行風險溢出效應的實證分析
4.4.3 互聯網金融平臺對區域金融的風險溢出效應的實證分析
4.5 結論
參考文獻
第五章 互聯網金融平臺的風險評估
5.1 互聯網金融平臺的主要風險類別
5.1.1 信用風險
5.1.2 道德風險
5.1.3 監管風險
5.1.4 流動性風險
5.2 信用評級模型評價標準與數據處理
5.2.1 評價標準
5.2.2 數據標準化
5.3 評級模型構建
5.3.1 層次分析法的構建
5.3.2 熵權Topsis的評價模型構建
參考文獻
第六章 基于大數據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個人信用評分模型
6.1 研究背景
6.2 文獻回顧
6.3 理論框架與模型
6.4 實驗分析
6.4.1 指標與樣本
6.4.2 指標有效性驗證
6.4.3 數值實驗
6.4.4 結果分析
6.5 結論
參考文獻
第七章 互聯網金融的數據治理結構解析
7.1 代表性互聯網金融平臺樣本選擇
7.2 服務層級分析
7.2.1 服務菜單功能剖析
7.2.2 **層級比較
7.2.3 第二層級比較
7.2.4 第三層級比較
7.3 12家互聯網金融平臺的企業特征分析
7.3.1 企業特征衡量標準
7.3.2 平臺企業特征的比較
7.4 互聯網金融平臺的數據治理分析
7.4.1 數據治理水平的衡量標準
7.4.2 數據治理總體水平的比較
7.4.3 數據治理5項環節的比較
7.4.4 互聯網金融平臺的社會責任分析
7.5 互聯網金融平臺數據治理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7.6 互聯網數據治理平臺搭建方案
參考文獻
第八章 互聯網金融平臺風險治理的對策建議
8.1 互聯網金融平臺風險治理體系
8.2 互聯網金融平臺風險的組織治理
8.3 互聯網金融平臺風險的業務治理
8.4 互聯網金融平臺風險的數據治理
1.1 問題的提出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及發展動態分析
1.2.1 關于大數據及其對互聯網金融的影響與技術應用研究
1.2.2 關于互聯網平臺價值形成機制研究
1.2.3 關于互聯網平臺的價值效應研究
1.2.4 關于互聯網金融的風險與監管研究
1.2.5 聯網金融平臺與數據治理
1.3 對現有研究的評述和研究趨勢分析
參考文獻
第二章 互聯網金融平臺的發展歷程和未來
2.1 互聯網金融平臺發展背景
2.2 互聯網金融平臺的發展
2.2.1 互聯網金融的含義
2.2.2 聯網金融的典型交易模式
2.2.3 互聯網金融平臺競爭優勢分析
2.2.4 聯網金融平臺的類型
2.3 互聯網金融平臺的未來
2.3.1 互聯網金融平臺的發展方向
2.3.2 聯網金融平臺面臨的挑戰
參考文獻
第三章 互聯網金融平臺風險事件特征與驅動因素
3.1 互聯網金融平臺風險事件分析
3.1.1 泛亞與日金寶
3.1.2 e租寶
3.1.3 招財寶與僑興債
3.1.4 蛋殼公寓與租金貸
3.1.5 河南村鎮銀行取款難
3.2 互聯網金融平臺風險特征分析
3.2.1 互聯網及平臺特性擴大了風險影響范圍
3.2.2 互聯網金融平臺風險事件具有突發性和擴散性
3.2.3 互聯網金融監管難度大,風險隱蔽性強
3.2.4 互聯網金融平臺降低信息不對稱風險效果有限
3.2.5 主要風險種類隨互聯網金融發展周期變化
3.2.6 互聯網和平臺特性放大了壟斷風險
3.3 互聯網金融平臺風險事件驅動因素分析
3.3.1 政策變動、新冠疫情等宏觀因素沖擊
3.3.2 互聯網金融平臺的資金期限錯配問題
3.3.3 互聯網金融平臺缺乏投資者適當性管理
3.3.4 互聯網金融平臺準入門檻低
3.3.5 互聯網金融平臺缺乏風險控制和投資者保護
參考文獻
第四章 互聯網金融平臺對金融體系的風險溢出效應
4.1 研究背景
4.2 文獻回顧
4.3 理論機制分析
4.4 實證分析
4.4.1 模型介紹
4.4.2 互聯網金融平臺對商業銀行風險溢出效應的實證分析
4.4.3 互聯網金融平臺對區域金融的風險溢出效應的實證分析
4.5 結論
參考文獻
第五章 互聯網金融平臺的風險評估
5.1 互聯網金融平臺的主要風險類別
5.1.1 信用風險
5.1.2 道德風險
5.1.3 監管風險
5.1.4 流動性風險
5.2 信用評級模型評價標準與數據處理
5.2.1 評價標準
5.2.2 數據標準化
5.3 評級模型構建
5.3.1 層次分析法的構建
5.3.2 熵權Topsis的評價模型構建
參考文獻
第六章 基于大數據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個人信用評分模型
6.1 研究背景
6.2 文獻回顧
6.3 理論框架與模型
6.4 實驗分析
6.4.1 指標與樣本
6.4.2 指標有效性驗證
6.4.3 數值實驗
6.4.4 結果分析
6.5 結論
參考文獻
第七章 互聯網金融的數據治理結構解析
7.1 代表性互聯網金融平臺樣本選擇
7.2 服務層級分析
7.2.1 服務菜單功能剖析
7.2.2 **層級比較
7.2.3 第二層級比較
7.2.4 第三層級比較
7.3 12家互聯網金融平臺的企業特征分析
7.3.1 企業特征衡量標準
7.3.2 平臺企業特征的比較
7.4 互聯網金融平臺的數據治理分析
7.4.1 數據治理水平的衡量標準
7.4.2 數據治理總體水平的比較
7.4.3 數據治理5項環節的比較
7.4.4 互聯網金融平臺的社會責任分析
7.5 互聯網金融平臺數據治理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7.6 互聯網數據治理平臺搭建方案
參考文獻
第八章 互聯網金融平臺風險治理的對策建議
8.1 互聯網金融平臺風險治理體系
8.2 互聯網金融平臺風險的組織治理
8.3 互聯網金融平臺風險的業務治理
8.4 互聯網金融平臺風險的數據治理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史學評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虎
- >
隨園食單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