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國門文化(典藏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7852240
- 條形碼:9787507852240 ; 978-7-5078-5224-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門文化(典藏版) 本書特色
* 雙扇為門,單扇為戶,甲骨文字“門”畫下兩個象形符號。《詩經·陳風》:“衡門之下,可以棲遲。”這便是門。從《詩經》的“衡門棲遲”到《晉書》的“抗志柴門”,古代的清貧者托物言志。從橫木為門到帝王門前的連闕,門,既是建筑必不可少的臉面,又是中國文化的承載者,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被繪在色彩斑斕的門飾中,被寫進各式各樣的門聯里。本書以門為切入點,以雅趣順達的語言、富有民俗旨趣的圖片,向讀者展示了在中華歷史的悠悠長河中,門文化這道獨具韻味的倒影。
* 中國民俗名家講述中國門文化的歷史演進和文化傳承,帶讀者領略不同時期的門和不同地域的門,開啟一段難忘的風俗史探索之旅。
中國門文化(典藏版) 內容簡介
本書從建筑意義、歷史傳承和民俗文化等層面深入淺出地探討了門的發展與演進,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文化傳承意義。中國的門,以其獨特的樣式、紛繁的材料以及特有的門飾,成就了獨特的中國建筑,并衍生出了豐富的門文化。
中國門文化(典藏版) 目錄
**章 門是建筑物的臉面
一、門和戶
二、門的建筑
三、門之飾
四、門前附設物
五、門對空間的標志及分割
第二章 門的民俗
一、門之神
二、對聯和匾額
三、歲時習俗
四、五行四象與門的厭勝
五、門鏡門符辟邪物
六、建房風俗
第三章 面向歷史的洞開
一、夜不閉戶的理想
二、門第門閥
三、城門——社會活動的特殊空間 318
四、看門者與守關人
五、前后門·公私門
六、門名的文化含蘊
再版后記
中國門文化(典藏版) 節選
**章門是建筑物的臉面 一、門和戶 門臉,門臉,門是建筑物的臉面。就說門框,上橫框叫門額,額頭的“額”;左右立框叫門頰,臉頰的“頰”;門額要美化,還可以裝門簪。這額、這頰、這簪,給門之“臉”一個形象化。
門之“臉”,不施粉黛,還是濃妝、淡抹——白板扉,抑或朱漆門、黑漆門?
門之“臉”,砌上瓦檐高翹的門罩,像是一頂漂亮的帽子。一對鋪首好似它的眼睛,兩個福字即是它笑時的酒窩兒,一副對聯像發辮,大紅燈籠高高掛起,如同戴上大紅花。要半遮面,就筑一道影壁,猶抱琵琶。
門的“臉形”多樣,東北地區有別于西南省份,京城四合院不同于陜北窯洞。
門,可以板著臉孔,臺階高高以顯高傲,石獅把門帶幾分威嚴;門,也不妨僅僅開關而已,仿佛面含平和的微笑……
于是,中國的建筑文化有了這一頁色彩紛呈的篇章。
(一)有巢氏之前之后
誰是*先步入華夏建筑文化之門的**人?上古神話的回答是:有巢氏。
請注意這個“有”字。《韓非子·五蠹》描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圣人作,構木為巢以避群害,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曰有巢氏。”《周易·系辭下》說:“上古穴居而野處,后世圣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或言為避禽獸,或言以待風雨。總之,自從天下出了個有巢氏,思前人所未想,做前人所不能,由無到有——有巢,實現了人類居住史的一次偉大變革。
關于有巢氏神話的詮釋,如尚秉和《歷代社會風俗事物考》所論,架木巢居,得免穴居之苦。有巢氏之巢,不必在樹上;壘土石,上架以木,簡陋有類于巢,實近似于房屋。西安半坡遺址,顯示的正是這種形制的“有巢”遺跡。
有巢氏之前,大約是沒有獨立的門意識的。穴居雖必有出入口,但那太必然了。
構巢筑屋是門意識的真正開始。這時,為解決棲身問題,先民們要做的事情是人為地造成一個相對隔絕的空間,在封閉這個空間時,須設想留出缺口,以備出入。這個出入口,在漫長的歲月間派生出絢麗多彩的門文化。
西安半坡村的仰韶文化遺址,以豐富的信息遺存,讓今人推想六千多年前四五十座房屋組成的聚落。憑借柱洞及其他遺存,考古學家繪出一幅幅建筑復原圖。這些房子以木柱、木檁為構架,墻壁和屋頂用木棍枝條排扎,上鋪敷泥和草。房子出入口的設置,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一些方形房子,房內下凹于地面,其出入口修一段門道,門道的斜階連接著室內地面。門道設有防雨篷架,既可遮擋雨雪,又可起到掩蔽居寢的作用。
圓形房子室內地面一般高于室外,其入口,門限高若檻墻。這種高門檻,能防雨水的灌入,也能減少地面塵土的吹入。門內兩側建短墻,可以限制和引導氣流,有助于冬日室內保暖。同時,門內兩側的隔墻具有類似屏風的作用,在室內造成兩個退隱空間。
對此,研究者給予高度評價,楊鴻勛《仰韶文化居住建筑發展問題的探討》認為:“隔墻背后的隱奧,實際上初步具備了臥室的功能……居住建筑所**的隱奧的出現,標志原始建筑空間組織觀念的啟蒙。”這是建筑文化的啟蒙時代。
中國門文化(典藏版) 作者簡介
吳裕成,天津今晚報社高級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任中國民俗學會理事、天津市政協文史委委員。著有《十二生肖與中華文化》《中國的門文化》《中國的井文化》《酉雞有吉》《賀歲書 · 中國龍》《生肖與中國文化》《十 二生肖》等,獲天津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學術著作獎。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與地壇
- >
煙與鏡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經典常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