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用詩歌喚醒黎明——《晨誦課》指導用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0793388
- 條形碼:9787540793388 ; 978-7-5407-9338-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用詩歌喚醒黎明——《晨誦課》指導用書 內容簡介
晨誦詩怎么選?晨誦怎么讀?晨誦課怎么上?如何讓孩子在晨誦中興發感動,從而寫出靈性詩句?如何讓老師在詩歌教學中得到有效提高?有名教學專家陳美麗老師總結多年晨誦課教學實踐經驗,編寫了這本可借鑒性強、可操作性高的晨誦課指導用書。書中細致闡釋了晨誦課的相關概念及實施流程,以加深廣大教師對晨誦課的認識和理解;詳細列舉了近20首適合小學各個年級的、各種類型的詩歌的備課案例,幫助教師學會整體感知詩歌、理解詩歌,并將詩歌與學生的生活進行編織;還精心選取了干國祥、陳美麗、嚴盈俠等名師的經典晨誦課堂實錄,展現了優秀課堂的無窮魅力。本書是晨誦課程的行動指南,有效引領教師按圖索驥,開啟美好的晨誦之旅。本書適合廣大教師和其他教育工作者閱讀。
用詩歌喚醒黎明——《晨誦課》指導用書 目錄
**輯 晨誦,是一種存在方式 /001
003 童詩與古詩,孩子憑什么去感受天地萬物
005 晨誦,讓聲音舞蹈起來
005 一、老師的范讀
006 二、復習時的朗讀
008 三、學習整首詩時的朗讀
009 四、綜合階段的朗讀
012 一節晨誦課,就是一趟美妙的旅程
--一節晨誦課的完整流程
013 晨誦的流程一:唱主題歌
013 晨誦的流程二:復習詩歌
014 晨誦的流程三:整體感知
015 晨誦的流程四: 理解
016 晨誦的流程五:綜合呈現
017 晨誦與兒童詩仿寫
025 二十四節氣·教育·課程
--二十四節氣課程如何進行
030 草木·農人·詩句
--“農歷的天空下”課程的價值
第二輯 晨誦,就是練習三步舞曲 /033
035 選一首詩開啟新學期的 天
035 一年級《我和小鳥和鈴鐺》
036 二年級《早安,小松鼠》
037 三年級《向著明亮那方》
039 四年級《有天》
040 五年級《生命幻想曲》
041 六年級《阿什拉姆學校》
043 《勞作》
045 備課樣例一 一年級上冊 單元童謠兩首
046 一、《搖啊搖》
048 二、《拉大鋸》
050 備課樣例二 二年級上冊 單元童詩兩首
050 一、《早安,小松鼠》
052 二、《村小:生字課》
056 備課樣例三 三年級下冊詩兩首
056 一、《種子的夢想》
059 二、《彈歌》
062 備課樣例四 四年級下冊古詩兩首
063 一、《春日》
065 二、《迎春花》
068 備課樣例五 四年級上冊道德人格課程兩則
068 一、孔子的開學典禮致辭
070 二、第 56 號教室的道德發展六階段
076 備課樣例六 六年級上冊儒家課程兩則
076 一、孔子自述
079 二、仁
第三輯 讓每次晨誦成為一趟美妙的旅程 /083
085 晨誦,讓教育安靜下來
086 一、 理解
087 二、相互編織
090 過不完的《元日》
--干國祥老師《元日》晨誦課錄
100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陳美麗老師《水調歌頭》晨誦課錄
100 弦歌時光
101 唱主題歌
101 導入詩歌
103 學習小序
104 理解詩歌
107 升華主題
108 回 聲
109 明日落紅應滿徑
--《天仙子》晨誦課錄
114 夢里花落知多少
--干國祥老師《春曉》《如夢令》晨誦課錄
127 自在飛花輕似夢
--《浣溪沙》晨誦課錄
127 意外的晨誦課
128 開啟黎明
129 漠漠輕寒上小樓
130 淡煙流水畫屏幽
133 用一首落花詩,跟春天說再見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教學手記
133 課 前
134 課 中
141 課 余
142 清明和白露:我們的二十四節氣詩詞之旅
142 清明:生死之間的冷與熱
147 白露:秋草生庭白露時
153 生命,是等一朵花開
--水仙花課程課錄
163 煙雨任平生,歸來是少年
--農歷的天空下·蘇軾課程分享
163 緣起·大地的漂泊者
164 板塊:時間的朋友(蘇軾)
167 第二板塊:時間中行走(我們)
172 第三板塊:時間的贈物(生命)
179 穿越春天,穿越詩歌,穿越狄金森
--四年級春狄金森詩歌課程
179 一、課程簡介、設想
209 二、生命的孤獨與豐盈--狄金森詩歌晨誦之旅
255 三、詩人只把那些燈點亮--狄金森課程告別儀式
270 詩歌,是我們的存在方式
--新月教室童詩之旅
270 不知道什么叫童詩,只知道要好好生活
275 童詩不是靈感,是誠摯地生活
281 刻意練習
288 詩歌,刻寫了我們的心靈
295 教育真正的魅力: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299 我的心被撞擊了二十四次
--走進《飛鳥集》
用詩歌喚醒黎明——《晨誦課》指導用書 節選
童詩與古詩,孩子憑什么去感受天地萬物
干國祥
我的朋友中,陳琴、戴建榮等,是古詩教育派代表人物,雪野、丁云等,是童詩教育派代表人物。他們分別站在一個教育重大問題的兩端: 兒童入學后,*早的那幾年,應該以古詩為主導還是童詩為主導?
民間對此截然相反、勢同水火的意見,比兩派代表人物更為極端。 朋友征詢于我,我的態度一貫鮮明:先兒歌童謠(幼兒園、一年級), 再自由童詩(二、三、四年級),再唐詩宋詞(四、五年級),再現代詩 歌(五、六年級)……
問題是:憑什么我這么確信?!
這來自對語言本質的沉思,也來自十五年晨誦課程的實踐。 我們如何感受天地萬物?憑我們的感官,還是憑我們的語言? 從形而上的開端處,我們就有了絕對的矛盾:沒有語言的贈予,我們 只能和動物一樣感受自然萬物;被語言規定了如何去感受,一個人是否還 擁有獨獨屬于他自己的感受?
古詩派強調的,就是傳統語言豐富的贈予。“語言是存在的家園”, 生活在怎樣的語言里,就是擁有怎樣的精神世界、思想國度。“蒹葭蒼蒼, 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一彈再三嘆,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 苦,但傷知音稀”……我們很難想象如果喪失了這一切,我們是否還是我們,我們又憑借著什么來思考和歌唱。
但是,一個孩子眼睛里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他并不關心人類遠大 的命運,他關心的是:大樹為什么要長耳朵(木耳)啊?它都聽到了些什 么啊?它會把聽到的故事,講給誰聽啊?
幾乎沒有一首古詩詞告訴孩子該如何去表達他自己的感受,每一首 古詩詞都在強調著你應該像它那樣高遠地去看、去聽、去感受……而保護好孩子的感受力,也就是保護好語言的原創力,讓未來的一代人,不因為繼承了豐厚的遺產,結果反而變成了只會借古人句子表達的鸚鵡。
矛盾的雙方各有道理,正如哲學啟發我們的那樣,矛盾并不意味著雙方必須你死我活,矛盾恰恰體現了事物的復雜性和成長性:無矛盾,不發展!
于是就有了我的方案,這個方案的原則就是:所有美好,各安其時。兒歌童謠才是真正的母語,母親和母親的母親們創造的歌謠——這是語言的奶水。
不被押韻和字數所束縛的童詩,告訴孩子可以怎樣自由地捕捉自己對天地萬物的感受——這是語言的蜜糖。
古典詩詞,把這個語言家園里**精美、**動人、**深邃的表達,贈予孩子——這是語言之鹽,融在文化之湯里。
而現代詩歌,以它形式和表達的自由、內涵的豐富和開放、個性的張揚和奔放,吸引著正在成長著的少年們——這是語言的飲料,每個人都可以各取所需。
語言是存在的家園,生活在怎樣的語言里,就是擁有怎樣的精神世 界、思想國度。我們要保護好孩子的感受力,也要激發孩子的創造力,讓他們在繼承中華大地上豐厚的遺產的同時,能夠向著未來、向著世界發出自己的聲音。 晨誦,讓聲音舞蹈起來
陳美麗
我們都知道晨誦是聲音的舞蹈,這聲音,應該宛如清晨林間的鳥鳴, 劃破黑暗,帶來黎明,喚醒沉睡的生命。因此,朗讀在晨誦課堂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晨誦課的朗讀,不同于舞臺上的朗誦表演,它同樣指向表現力,但不止于表現力;也不同于語文課堂上的朗讀,它同樣指向精確,但又不止 于精確。
晨誦課的朗讀在不同的階段,有著不同的目的和方法。
一、老師的范讀
常常有老師問我,如何指導學生朗讀?這應該是被問得*多的一個問題。一開始,我會教老師們朗讀的技巧:從停頓到重音到延長音,我邊讀邊給大家講解;從兒歌童謠到自由童詩到古典詩詞到現代詩歌,我邊解 釋邊給大家示范……
但*終,我會將指導學生朗讀的秘訣歸結為一句話:要讓學生讀好詩歌,老師自己的范讀首先要到位。
我們都知道,*初的學習都是從模仿開始的,而在學習上,對孩子來說*直接也*有影響力的模仿對象就是老師。對于熱愛教育的老師來說,一個書寫漂亮的老師,教出來的學生的字一定也寫得很漂亮;一個吉 他彈得很出色的老師,教出來的學生的吉他彈奏一定也不會差。同樣的,一個朗讀很精彩的老師,天長日久,班上孩子的朗讀一定也會非常精彩。
也就是說,要指導學生朗讀,老師要先從自己練好朗讀開始。
在晨誦的理念中,晨誦是小鳥(學生)跟著大鳥(老師)一起放聲 歌唱(朗讀)。老師就是晨誦中的領唱者,老師的朗讀就是給孩子*好的 示范。
二、復習時的朗讀
在學習新詩前,老師會帶著孩子復習一到兩首前面學過的詩歌。這 時候,我們看到的現象常常是,為了復習而復習,為了朗讀而朗讀,看不到更明確的指向。而事實上,我們要問的是:復習的目的為何?也就是復習詩歌的時候,為何朗讀?
在這個階段,朗讀不外乎三個目的:
1. 為了指導朗讀。
為了讀而讀,可以說是毫無意義的。有時的復習是為了指導朗讀。一般情況下,如果前一天講課的時候,學生在個別字的讀音上經常出錯,或者有的詩句朗讀時情感不到位,那么復習的時候,可以標出朗讀時需要注意的地方,或者標出需要提升的地方,然后再讓學生讀。
2. 為了練習背誦。
我們的晨誦不強調死記硬背,但提倡熟讀成誦。如果前一天學習新詩的時候,學生的朗讀已經挺好了,那么第二天復習的時候,就可以用來練習背誦。這時,可以先只出示題目,讓學生嘗試著背誦。如果學生背不下來,就出示詩歌內容;如果能背下來,就等學生背完全詩后再出示內容。這樣的背誦方法我們可以稱為“背誦式朗誦”。
晨誦中,新學一首詩歌后,往往會在后面兩天繼續復習,如果采用這樣的“背誦式朗誦”的方式,基本上全班學生都能將學過的詩歌背下來了。這樣既減輕了學生背誦的壓力,又教給了學生正確的背誦方 法——背誦應該是理解后的有意識的記憶。
3. 為了再次感受詩歌的意境、主題。
我們的晨誦不只是詩歌的積累,也不只是知識的學習,而是一次生 命的融合,一次精神上的洗禮。因此,一首詩歌往往可以帶給我們新的啟發或激勵。
我們要利用好《晨誦課》后的導語,將那些凝練的美妙的語言再次刻寫進孩子的生命。我們可以這樣來處理:將需要溫習的、重要的導語再次提出來,可以老師口頭說,也可以直接出示在詩歌的旁邊。并且根據不同的目標設置不同的導語,或者在不同的日子復習的時候選取不同的 導語。
以《歸園田居》為例。下面大家看到的,是學新詩時的總結語,這 時候的總結語往往是詩歌在前,導語在后。
用詩歌喚醒黎明——《晨誦課》指導用書 作者簡介
陳美麗,原新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員,首批“完美教室”締造者。南明教育全人之美課程聯合創始人,全人之美晨誦項目負責人。曾任南明教育旗下學校校長。“擔當者行動”兒童閱讀課程研發總顧問。著有教育紀實文學《走出大漠的女孩》,主編《晨誦課》12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煙與鏡
- >
史學評論
- >
姑媽的寶刀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