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場內外金融衍生品的功能、效應與監管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774330
- 條形碼:9787504774330 ; 978-7-5047-7433-0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場內外金融衍生品的功能、效應與監管 本書特色
1990年10月12日,鄭州糧食批發市場作為我國首家期貨交易試點市場開業,標志著我國期貨市場建設從1988年開始的籌建正式走向落地運營。今年是我國期貨市場誕生的第三十三年,雖然和歐美成熟的期貨市場相比在時間上存在巨大差距,但是從無到有,摸索前行的三十余年也幾乎走完了它們的百余年歷程。如何與國際期貨市場進一步接軌、提高國際定價能力、加強相應金融監管也成為廣大期貨從業者關注的焦點。本書作者劉玄老師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及豐富的金融衍生品管理實踐經驗,他結合自己多年工作經驗深入淺出地為大家介紹了場內外金融衍生品的相關知識以及自己的思考,并對目前的金融監管提出中肯建議。
場內外金融衍生品的功能、效應與監管 內容簡介
本書首先從交易模式、清算模式和監管模式三個方面對場內外金融衍生品的特征進行對比分析。并按場內和場外的標準詳細介紹了股權類、利率類、外匯類、信用類以及其他類衍生品。其次,從宏觀視角分析了幾類金融衍生品的功能和作用,給宏觀經濟和金融管理當局的調控行為提出了決策建議。在以上內容的基礎上,本書從多個角度詳細研究了場外金融衍生品與次貸危機的關系以及股指期貨與股票市場異常波動的關系。*后,對2008年次貸危機之后全球金融衍生品監管改革進行進行了梳理,提出了推動我國場內外金融衍生品市場健康平穩發展的若干政策建議。
場內外金融衍生品的功能、效應與監管 目錄
**章 導論1
**節 問題的提出1
第二節 本書的結構安排3
第三節 創新、不足與困難4
第二章 場內外金融衍生品特征比較6
**節 交易模式的比較6
第二節 清算模式的比較9
第三節 監管模式的比較13
第四節 我國的場內外金融衍生品市場18
第三章 場內外金融衍生品現狀27
**節 股權衍生品27
第二節 利率衍生品34
第三節 外匯衍生品39
第四節 信用衍生品43
第五節 其他衍生品47
第四章 從宏觀視角分析金融衍生品的功能49
**節 金融衍生品功能的理論分析49
第二節 利率衍生品與貨幣政策傳導52
第三節 外匯衍生品的宏觀效應58
第四節 波動率指數及其衍生品的宏觀效應70
第五章場外金融衍生品與次貸危機81
**節資產證券化81
第二節與次貸危機相關的場外金融衍生品88
第三節危機前的資產價格泡沫94
第四節危機的擴散與傳導106
第五節場外金融衍生品與信息不對稱114
第六節本章主要結論131
第六章股指期貨與股票市場異常波動133
**節股指期貨的產生與發展133
第二節美國1987年股災回顧136
第三節有關“87股災”的核心報告比較138
第四節股指期貨市場的升貼水研究145
第五節次貸危機影響下的股指期貨市場157
第七章全球金融衍生品監管改革進展與趨勢168
**節場外金融衍生品監管改革168
第二節場內金融衍生品監管改革178
第三節金融危機后全球衍生品監管改革的趨勢187
第四節推動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健康平穩發展191
參考文獻204
后記218
場內外金融衍生品的功能、效應與監管 節選
從理論上看,利率衍生品通過影響微觀主體的投融資行為及經營模式,從而對貨幣政策利率及信貸傳導渠道產生兩方面的影響:一是提升貨幣政策傳導效率;二是在不影響貨幣政策整體執行效果的前提下,能減緩緊縮性政策對經濟主體的沖擊。根據以上分析,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場內外金融衍生品的功能、效應與監管 作者簡介
劉玄,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北京大學金融學博士后。2003年至2011年就職于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2011年5月進入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從事國債期貨產品的研發和上市工作,歷任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債券事業部總監助理、副總監。2016年和2017年掛職擔任陜西省延安市延長縣副縣長、延安市發改委副主任。現任北京金融衍生品研究院負責人,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碩士校外指導老師。主要研究領域為金融衍生品市場、宏觀經濟與貨幣政策等。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與地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煙與鏡